哈里·S.杜魯門

哈里·S.杜魯門

哈里·S·杜魯門(英語:Harry S.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美國民主黨政治家,第34任副總統(1945年),隨後接替因病逝世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成為了第33任美國總統(1945年-1953年)。

資料

哈里·S.杜魯門哈里·S.杜魯門
哈里·S.杜魯門:美國第33位總統(1945年4月12日--1953年1月20日)
綽號:"Give 'Em Hell Harry"
出生:1884年5月8日,拉馬爾里,密蘇里
死與:1972年12月26日,堪薩斯市,密蘇里
父親:約翰·安德森·杜魯門
母親:瑪莎·艾倫楊杜魯門
夫人:伊莉莎白·貝絲·維吉尼亞·華萊士(1885-1982),於1919年6月28日結婚
孩子:瑪莉·瑪格麗特·杜魯門(1924-)
宗教:浸禮會教友
教育:參加堪薩斯大學民法學校
職業:農場主,官員
政黨:民主黨
其他政府位置:傑克遜郡法院法官,1922-24
傑克遜郡法院首席法官,1926-34
國家參議員,1935-45
副總統,(在F.D.羅斯福總統下)1945
總統年薪:75,000美元/年

簡介

哈里·S·杜魯門生於拉馬爾,密蘇里州。父親是騾馬商。杜魯門由於出身貧苦沒有上過大學,被人們稱為“密蘇里的小人物”。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杜魯門參加了炮兵,並且成為一名上尉,在法國作戰。返回時,他與伊莉莎白·維吉尼亞華萊士結婚,並且在堪薩斯市開服飾雜貨業。杜魯門退役後逐步進入政界,1922年任縣法官,1926年後又任首席法官、縣長。他得到民主黨領袖漢尼根支持,於1944年獲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並在競選中獲勝。
1945年4月羅斯福總統病逝後,在美國歷史的重大時刻,杜魯門接任總統。作為總統,面對一系列棘手問題,杜魯門作出了許多與美國、世界有關的重大決定,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際關係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杜魯門執政後國內政績平平,但國際上卻有許多大事要他處理。他上台不久即對制定聯合國憲章做出安排。部署接受德國無條件投降事宜;參加波茨坦會議;簽署命令在長崎、廣島投放核子彈;提出遏制政策,與蘇進行冷戰;提出並推行杜魯門主義;批准並推行“馬歇爾計畫”;訂立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中央情報局;發動侵朝戰爭。
1953年1月,杜魯門離開白宮過起退休生活。他有若干著作傳世。死於1972年12月26日,終年8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