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超限戰

品牌超限戰是指跨越傳統界限、突破傳統手段的品牌塑造方法。

簡介

品牌超限戰是指跨越傳統界限、突破傳統手段的品牌塑造方法。其核心在於針對品牌的目標人群,用有限的企業資源、無限的創意手段激發全向度行銷行為,以實現品牌的既定目標。其現實意義在於為眾多資源短缺型的企業進行品牌突圍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維方式和市場作戰方法。

品牌策劃的"三光原則"

其一,眼光原則。

策劃必須具有前瞻性,也就是說策劃人要有“眼光”,要看得遠,要看到他人沒有看到的,這樣才能搶占先機,出奇制勝,反之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整日被瑣事纏身,裹足不前。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說得也是這個道理。這一原則很容易理解,很多策劃人都在實踐中努力遵循這個原則,只是程度存有差異。例如,很多企業沒有做品牌戰略策劃,就忙著請廣告公司發布廣告,大量資金砸下去之後,可能會有一定的收益,但必然是事倍功半。

其二,陽光原則。

這個原則是指策劃必須見得著陽光,經得起日光的“曝曬”。換句話說,策劃人必須心胸坦蕩,不能做昧著良心的策劃,亦即策劃不能欺詐消費者,不能損害消費者利益,更不能有悖於社會道德和倫理。不容樂觀的是,不少策劃案都違背了這一原則,現在仍就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今年3·15被曝光的企業,以及其它出現類似危機的企業,儘管在一定時期內取得了經濟效益上的成功,但是其顯然是違背了策劃的陽光原則。

其三,X光原則。

X光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波長在~10nm到~0.1nm左右,有很大的穿透能力,被廣泛套用於科技和醫療等方面。這裡借指策劃人要有“掘地三尺”的精神和能力,洞穿問題的本質,或者說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再結合存在的資源進行策劃。這樣,策劃案實施後,才有可能實現釜底抽薪、藥到病除的效果,否則必然是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例如,某商場做了錯誤的品牌定位,卻熱衷於大搞一些不痛不癢的演出活動、促銷活動,結果自然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幾個月後,依舊是“門前冷落鞍馬稀”。

品牌策劃的“八項注意”

其一,品牌傳播違背社會公德的現象越來越多,從全球聞名的“跨國大碗”到隱藏街腳的“無名小卒”,都能找到很多“不聽話的”“壞孩子”,所以品牌策劃人首先要有嚴格的道德自律,肩負自己的責任,不要助紂為虐。
其二,品牌策劃人不僅需要幫助企業制定品牌戰略,還要幫助企業把戰略細化,協助企業執行,以一步一步的帶領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換句話說,品牌策劃人不是簡簡單單“賣方案”的人,而是會做冷板凳,能夠將品牌理想變為現實的人。
其三,有很多企業嘴上說自己做品牌不是為了短期利益,但在實際合作過程中,依然是為了追求快速的短期利益,剛開始投入,就馬上想著要收益,殊不知做品牌實質就是做投資,獲取收益肯定需要一定時間,就像開花結果總需要一定的時日一樣。因此,品牌策劃人要幫助企業建立正確的品牌觀,不能急於求成,老盤算“今天投入,明天就要產出”。
其四,品牌策劃人要有足夠的“防範”意識。品牌策劃人的利潤是建立在企業利潤增長基礎上的,只有企業的利潤增加了,品牌策劃人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利潤。所以,很多品牌策劃人都喜歡說自己是在幫別人帶孩子,孩子大了,卻很有可能就不認這個“娘”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兔死狗烹的現象的確很多,“兔沒死,狗已烹”的現象也不少見。加上一些尋求諮詢公司合作是假,騙取方案是真的無恥企業,可以說,許多品牌策劃人在沒見到“兔子”時就被企業給“烹”了,委實“悲壯”,也的確卑鄙。
其五,品牌策劃人要具有企業家精神,也就是說,要具有“誠信、創新、合作、敬業”四種精神元素。具體闡釋可以參考拙作《品牌策劃人必須具有企業家精神》。
其六,不僅企業在決定打造品牌之前要精心選擇品牌策劃人(或者說選擇品牌策劃公司),品牌策劃人更要精心選擇企業。對於“不可救藥”的企業,不能為了賺取策劃費而盲目承諾,盲目合作。例如,遠卓品牌策劃公司始終堅持“雙向選擇”,對於“感覺不適”的企業,公司堅決不與其合作。至於“不可救藥”的具體表現,限於篇幅,筆者在此就不贅述了。
其七,品牌策劃人也要懂得“售後服務”。服務契約到期後,不能代表服務完全結束。品牌策劃人需要定期關注曾經服務的品牌,給予其適當的提醒和建議,以幫助其健康成長。
其八,品牌策劃人要注意天天“練內功”。品牌策劃是一種需要廣博知識作為基礎的職業,加之面對的客戶“五花八門”,對知識“補充”速度要求近乎苛刻。所以,品牌策劃人必須養成天天學習的良好習慣,以提高學習能力,擴大知識視野,適應不同類型的客戶,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