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拜物教

品牌拜物教

《品牌拜物教》是由李光斗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229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9067583
條形碼:9787309067583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40 g
ASIN:B002MTR9G0

作者簡介

李光斗,自1990年開始從事市場行銷和品牌策劃工作,先後擔任伊利集團、蒙牛乳業、廣日電梯、民生藥業、古越龍山、招商銀行、長虹、德爾惠、喜臨門集團等全國數十家著名企業的常年品牌戰略和行銷廣告顧問,親歷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品牌發展的歷程,具有豐富的品牌建設和市場行銷經驗,榮獲中國策劃業傑出功勳獎。 李光斗出身於市場行銷第一線,參與並策動了中國VCD和乳業行銷大戰,被評為影響中國行銷進程的風雲人物,並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EMBA品牌學特聘教授。李光斗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曾任復旦大學研究生會副主席。1988年代表中國大學生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大專辯論會,榮獲冠軍。
李光斗著作甚豐,出版有:《僅次於總統的職業》、《商戰兵法新36計全書》、《品牌秘笈:廣告策劃基本原理》、《卓越品牌7項修煉》、《解密創意》、《擴張:跨國公司憑什麼?》、《品牌競爭力》、《如何讓品牌快速崛起一中央電視台黃金段位廣告招標完全解密》、《插位:顛覆競爭對手的品牌行銷新戰略》、《品牌戰:全球化留給中國的最後機會》、《情感行銷:如何讓消費者愛上你的品牌》、《升位:中國品牌革命》、《故事行銷:世界最流行的品牌模式》、《品牌拜物教:上層社會的消費密碼》等。

編輯推薦

《品牌拜物教》
李光斗結合多年的品牌策劃與行銷實踐經驗,並藉助經濟學、心理學、市場行銷學等理論,以生動博深的文字講述了拜物的歷史和人們的拜物心理,分析了拜物教本身的可解釋性以及與品牌宗教現象的關聯性,並以案例探討了中國企業品牌的提升方式。
李光斗中國品牌第一人全新力作
品牌崇拜是品牌建設的最高境界,成功品牌建設就是讓自己的品牌成為宗教。
世界上有三個“上帝”:
一個是宗教信徒們心中所信仰的“上帝”;
一個是商業社會中被企業所尊重的“上帝”——消費者;
而第三個“上帝”則是消費者所崇拜的品牌。
對每個品牌而言,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上帝,讓每個消費者都成為自己的忠實信徒,應是自身追求的最高境界。
上層社會的消費密碼

目錄

第一章 品牌拜物教
第一節 拜物的歷史
第二節 商品崇拜
第三節 品牌崇拜
第二章 像宗教一樣經營品牌
第一節 宗教發軔與品牌建立的天然相似
第二節 品牌是一種商業宗教
第三節 品牌信徒的崇拜思維
第四節 尋找品牌宗教的DNA
第三章 品牌價值
第一節 價值觀——品牌宗教的基礎
第二節 核心價值的類型
第三節 核心價值觀的魔力
第四節 讓品牌成為“上帝”的“上帝”
第四章 品牌教主
第一節 教主的個人品牌
第二節 教主神聖化
第三節 代言人
第四節 虛擬形象
第五節 無所不在的教主
第五章 品牌教徽
第一節 品牌圖騰體現品牌價值
第二節 品牌圖騰的標示作用
第三節 圖騰殖民——拜物教徽
第四節 品牌圖騰的誤讀
第五節 品牌圖騰要與時俱進
第六節 方寸之間,價值無限
第六章 宗教信仰與品牌s Jogan
第一節 品牌s]ogan中的利益訴求
第二節 品牌口號需“量體裁衣”
第三節 有史以來最讓人動心的廣告語
第七章 品牌教史
第一節 充滿愛與浪漫的鞋子——Bal]y
第二節 為戰爭而生的眼鏡——雷朋
第三節 皇后鍾情的那抹藍色——T1ffany
第四節 英國高級軍服——Burberry
第五節 女人的秘密——維多利亞的秘密
第八章 傳教vs品牌整合傳播
第一節 視覺識別
第二節 宗教集會vs品牌俱樂部
第三節 公益行銷:宗教與品牌異曲同工
第四節 目錄行銷
第五節 品牌的借勢傳播
第六節 宗教氛圍與品牌氛圍
第九章 品牌改革
第一節 百年青啤的年輕化運動
第二節 國際品牌的改革之路
第十章 新拜物時代
第一節 珠峰冰川水——高端水中的貴族
第二節 哈根達斯——冰激凌中的奢侈品
第三節 雀巢的秘密武器——旗下高端產品與奢侈品
第四節 快消品中的奢侈品——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蹺蹺板原理

文摘

第一章 品牌拜物教
曾幾何時,拜物成為一個被妖魔化的辭彙,被視為傷風敗俗而為人詬病。其實從人類歷史角度考察,人類的拜物情結可謂由來已久,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從先人牌位的祭拜延伸出積善行孝的美德。明月高懸,不僅今人發出“嫦娥孤棲與誰鄰”的遐思,還誘使阿波羅號親臨廣寒,一探究竟。偶若人們沒有把玫瑰當作愛情的象徵,羅密歐們該錯過多少次表白的機會。印度教將黃牛視為神靈的化身,人類和動物因此又多了份難得的親密和諧。
人類親手創造偶像,藉此遙寄追思、表達敬畏、祈盼美好,同時又三拜九叩虔誠有加,儘管偶像扮演者歷經變遷,但千百年來香火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