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始建於1984年,建築面積3872.9 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始建於1984年,至今已有27年的歷史。占地面積2759.6平方米,建築面積3872.9 平方米。編委核定編制50人。現有教職工38人(兩人外借),臨聘21人。13個教學班,760餘名幼兒。本科4人,大專以上學歷22人,黨員20人。

工作特色

1、加強班子建設,發揮帶頭作用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按照“團結、學習、勤政、廉潔”四好行政的要求,認真學習,建立和完善了分級負責的管理體系,形成了“統一領導、統籌規劃、齊抓共管、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統一協調”的工作格局。
2、堅持園務公開,提升領導班子的廉潔力
一是積極發揮教代會的作用,有關幼稚園發展和改革的重大問題都提交教代會表決;二是豐富園務公開內容,如財務收支情況、職稱評定、獲獎、評優、考勤、考核、幼稚園重大開支等細節工作都進行公示。三是設立班子建設意見箱,形成對班子成員的有效監督。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文明素養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加強以“育師德、鑄師魂、練師能”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豐富學習內容,強化教育效果,在教職工中大力倡導、弘揚和培育5種精神:終身從教的敬業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遵紀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鼓勵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乾出不平凡的業績。開展“說說我身邊的人和事”、“教師的風采”、“我型我秀”、專題座談會、演講會、才藝表演等活動。同時,完善“一級培訓”和“二級培訓”體系,從創建學習型組織入手,建立了以年級組長、班主任為核心的骨幹隊伍,讓教師在合作與互助中自主發展,共同提高;構建學習網路,創建學習型年級組,形成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氛圍;構建發展型培訓機制,鼓勵教師自我超越,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激發教師內在的發展潛能和動力,引領教師不斷走向新的起點,邁向成功。
4、積極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教育活動。
日日有專題,月月有主題,形成了“五個結合”:一是愛國主義教育與各項重大活動相結合,促進幼兒熱愛祖國和中華民族崇高精神的形成;二是愛國主義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優秀的人文內涵“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到幼兒的心田;三是愛國主義教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讓幼兒在美的享受中,提升愛國情操;四是愛國主義教育與社會實踐、社會關注的熱點相結合,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五是愛國主義教育與幼兒自主發展、個性張揚相結合,為幼兒的自主發展提供平台。
5、狠抓“細胞”工程,提升辦園水平
實施“533工程”(“五愛”、“三雅”、“三課”)。“五愛”教育,即:“愛祖國、愛家鄉、愛老師、愛同伴、愛父母”;“三雅(禮儀)”教育,即行為儒雅、語言文雅、情趣高雅,還把“三雅”編成了兒歌讓幼兒誦讀。“三課”即:感恩課、安全課和社會實踐活動課。把“533工程”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一條紅線,貫穿於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使之真正成為師幼規範言行,約束舉止的“精神教鞭”。
6、民族團結教育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組織教職工學習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開展了民族團結“十個一”活動。即:開一次民族團結教育主題會;體驗一次民主團結實踐活動;了解一個民族團結英模;講一個民族團結故事;唱一首民族團結歌曲;創作一幅民族團結書畫;交一個不同民族好朋友;創作一副民族團結的手抄報;寫一篇民族團結的文章;參觀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還開展了每周學說一句民族話和民族團結結對子活動:領導和民族教師結對子、教師和民族家庭結隊子、民漢幼兒手拉手等活動,大家和睦相處、親如一家,促進了民族大團結,為幼稚園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7、堅持以法治園、以德治園、民主治園。
堅持黨組織領導下的園長負責制,建立教代會參與民主管理制;建立監督機制,推進園務政務公開制度,做到依法行政,自覺接受民眾監督評議。認真落實教代會的職權,對教職工的提案,條條解答,事事落實,件件有落實、有結果。認真開展民主評議,監督好領導幹部,積極為民眾排憂解難,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
8、強化安全防範措施。
領導親自抓,對建築、設備都有安全檢查制度,有安全檢查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制定應急預案,配有4名專職保全人員,負責幼稚園的安全保衛工作,安裝了視頻監控,實行24小時值班制。建立了“護園隊、夜巡隊”,加強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定期、不定期巡查天天有,消防安全專項清查月月有。五年來,連續被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9、充分發揮州級示範園的示範、引領作用
呼圖壁縣第一幼稚園與大風鎮中心幼稚園、雀兒溝鎮雙語幼稚園手拉手,結成“幫扶”對子,在師資、資金、教學設備上大力扶持,給他們贈送了書籍、玩具,捐獻了衣物、支援了部分設備。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一方面幫助他們培訓教師,同時接納他們的教師來我園“跟班”學習,開展教研活動;另一方面,派出中層領導和骨幹教師下鄉蹲園親自指導,發揮了示範園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10、家園共育,攜手提升辦園水平
成立了園級―年級組―班級的三級“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參與幼稚園管理,。建立了“家長信箱”、班級家園聯繫本,班級成長檔案、幼兒成長檔案,通過“千名教師訪萬家”、教師與幼兒家庭“結對子”、向家長發放評教表、問卷調查表、發放“家長會邀請函”等形式,邀請家長來園進行“膳食品嘗互動”,現場觀看幼兒食品的製作過程,品嘗幼兒食品的味道,搭建起了家園相互溝通的心靈之橋。開辦“心語屋”,創辦園長信箱、開通園長熱線、每周五園長接待日,編撰個性鮮明的園刊《教苑絲語》、家長專刊《家長心語》、德育專刊《彩虹》,教研組組刊《牽手》、《愛之源》、《苗圃》等刊物,拉進了家園距離,為家園共育、攜手提升辦園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礎。

所授榮譽

近年來,幼稚園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榮獲“區級文明單位”,“區級巾幗示範崗”;
2、榮獲州級“巾幗文明崗”、“州、縣級三八紅旗集體”、
3、榮獲縣級“三八紅旗集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巾幗文明示範崗、平安校園”;
4、榮獲教育系統“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5、2009年6月,代表教育系統參加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電信杯知識競賽獲團體第一名,同月在全縣檔案工作檢查中被評為優秀單位。
6、榮獲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教研組、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