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是呼和浩特市的一級國家行政機關,是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對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呼 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閉幕期間,向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1979年12月,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員會改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時期年代行政建城沿革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趙國雲中郡趙國建雲中城,城址在今托克托縣,為呼和浩特建城之始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前220年秦雲中郡地、漢雲中、定襄郡秦漢沿用雲中城,漢建成樂等23縣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220年~581年雲中、盛樂、朔州北魏沿用雲中城,在今和林格爾縣建盛樂城,為北魏都城
隋唐時期公元581年~907年隋榆林郡、定襄郡、唐雲州、雲中都護府、振武軍隋、唐沿用雲中城,建金河縣,單于都護府、受降城、振武城
遼金元時期公元907年~1368年遼、金、元豐、雲內州、東勝州遼始建豐州、雲內、東勝州,金、元沿用
明清時期公元1368年~1911年明東勝諸衛地、蒙古土默特部領地、清山西歸綏道明建歸化城(庫庫和屯),清建綏遠城
民國時期公元1912年~1949年民國派初設綏遠特別行政區,1928年設綏遠省1928年,歸化城、綏遠城合併,稱歸綏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1954年,綏遠省歸內蒙古自治區1954年,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

政府領導

市長:馮玉臻

副市長:羅青、劉文玉、黃繼剛、徐睿霞、畢國臣、周強、王繼平、雲新明、

市政府黨組成員:康存耀、張國平

政府部門

組成部門

呼和浩特市政府辦公廳

呼和浩特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

呼和浩特市經濟和信息委員會

呼和浩特市民委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

呼和浩特市司法局

呼和浩特市財政局

呼和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呼和浩特市國土資源局

呼和浩特市規劃局

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呼和浩特市城鄉建設委

呼和浩特市環保局

呼和浩特市交通運輸局

呼和浩特市農委

呼和浩特市水務局

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

呼和浩特市林業局

呼和浩特市園林局

呼和浩特市商務局

呼和浩特市文新廣局

呼和浩特市衛生計生委

呼和浩特市審計局

呼和浩特市外事辦

呼和浩特市國資委

呼和浩特市工商局

呼和浩特市質監局

呼和浩特市體育局

呼和浩特市安全監管局

呼和浩特市食藥監管局

呼和浩特市城管執法局

呼和浩特市統計局

呼和浩特市旅發委

呼和浩特市法制辦

呼和浩特市金融辦

呼和浩特市人防辦

呼和浩特市信訪局

呼和浩特市行政審批局

下轄政府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面積(平方千米)人口數量(萬人)郵政編碼行政區域編碼政府所在地
呼和浩特 17271 286.6615 010000 150100/150101(市轄區) 新城區
新城區 700 56.6255 010010 150102 成吉思汗大街
賽罕區 1013 63.5599 010020 150105 巧報鎮
回民區 175 39.4555 010030 150103 新華西街
玉泉區 213 38.3365 010031 150104 昭君路
武川縣 4885 17.8726 011700 150125 可可以力更鎮
托克托縣 1313 20.0840 010200 150122 雙河鎮
清水河縣 2859 9.3887 011600 150124 城關鎮
和林格爾縣 3401 16.9856 011500 150123 城關鎮
土默特左旗 2712 31.2532 010100 150121 察素齊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數據來源於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