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璜

吳兆璜

吳兆璜(1903~1962),書法家,碑帖、古籍鑑藏家。字稚鶴,滿族。江蘇江寧(今南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吳兆璜 (1903 ~1962),書法家,碑帖、古籍鑑藏家。字稚鶴,滿族。江蘇江寧(今南京)人。

1903 年4月3日生於江西南昌。

1919 年遷居北平,從師於“桐城派”國學大師吳闓生(字北江),與賀培新(字孔才)、潘伯鷹、曾克專(字履川)和齊燕銘同窗受業,研習經書、史籍、散文、詩詞、書法。愛好金石,潛心書法,崇尚魏碑,尤善隸書。

1927 年,即為吳北江《古文范》作序。曾在北平市政府任職。

1936 年赴南京教育部任職。

抗日戰爭期間,隨國民政府遷重慶、昆明。公務之餘,廣泛蒐集金石拓片,收藏了大量原拓精品。對其中四件舊拓『爨龍顏』尤為珍愛,故題齋名為“四爨齋”。

抗日戰爭勝利後赴上海,就職於中央銀行。

1949 年去職回到北京,任中國書法研究會理事。書法作品多次赴日本參展,備受青睞。

1959 年,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書法家》紀錄片中,攝有吳兆璜書寫隸書及書法藝術的片段。

1960 年以隸書體恭錄毛澤東詞《憶秦娥•婁山關》一幅,被國家收藏。

翌年,經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舉薦,任東北文史研究所研究員。

1962 年赴長春講學。是年初夏,因腦出血病逝,享年59歲。

主要成就

章士釗在1971年出版的《柳文指要.補記袁滋》中,有一段關於吳兆璜的文字,並賦詩一首。摘錄如下:吳兆璜,字稚鶴,與伯鷹同學於吳闓生之門,善分隸,最近在長春講《左傳》,未離講席,驟中風歿。吾錄此文畢,得詩四截為媵:

墨本留題憶故人,唐賢玉篆更丰神。文壇故事原如此,面輒相思背絕塵。

磨崖曾有幾人知?名帖佳書爛若泥。誰上孤桐高百尺,晚從柳外瞷華滋。

時文無處與推袁,古藝終唐近絕門。辜負東坡詩一句,檳榔生子竹生孫。

人生何處失膺懲?臧榖雙亡各有憑,洛誦銷沉詩味渺,書城誰見郅都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