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棟

吳作棟

吳作棟(Goh Chok Tong),出生於1941年5月20日。早年就讀於新加坡歷史悠久的萊佛士學院,後在新加坡大學學習,獲一等經濟榮譽學位。是繼李光耀之後的新加坡第二任總理,1990年起接任李光耀任總理、1992年起擔任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至2004年8月為止。2011年5月14日,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發表聯合聲明,雙雙宣布不進入政府新內閣。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吳作棟 吳作棟

吳作棟是繼李光耀之後新加坡第二任總理,1990年起接替李光耀任總理、1992年起擔任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至2004年8月12日為止。

吳作棟父親是福建永春縣湖洋鎮人。他身高1.9米,據說與他小時候喜歡游泳有關。

1955年就讀於當地著名的英校萊佛士書院,曾是萊佛士書院學生會主席。1961年進入新加坡大學學習,1964年獲經濟學一等榮譽學位,同年開始任職於政府部門。

1966年赴美國威廉斯學院深造,獲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職於新加坡海皇輪船公司。1973年出任公司董事經理。

1976年獲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佰列選區國會議員並當選。

1977年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

1979年成為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後先後出任過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

1990年李光耀決定交棒後,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由吳作棟接任總理,但是李光耀依然擔任內閣資政。

1992年12月接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帶領該黨贏得1997年、2001年兩次大選勝利。

2003年末,吳作棟宣布最快將在2004年中辭職,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吳作棟在2004年8月12日把棒子交給李顯龍,而他自己便就任國務資政。由於李顯龍是李光耀之子,這項任命遭到很多質疑與擔憂。

吳作棟的妻子陳子玲是一名律師,他們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女。

新聞動態

吳作棟 吳作棟

2013年4月7日上午,身任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的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與理事會一同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詳細介紹

吳作棟1941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為中國福建。

1955年就讀於當地著名的英校萊佛士書院,曾是萊佛士書院學生會主席。

2003年與布希簽署新加坡與美國的自貿協定 2003年與布希簽署新加坡與美國的自貿協定

1961年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1964年獲經濟學一等榮譽學位,同年開始任職於政府部門。1965年與身為律師的中學同學陳子玲結婚(現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女)。

1966年赴美國威廉斯學院深造,獲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職於“新加坡海皇輪船公司”,1973年出任公司董事經理。

1976年獲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百列選區國會議員並當選,1977年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1979年成為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後先後出任過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

1990年李光耀決定交棒後,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由吳作棟接任總理,但是李光耀依然擔任內閣資政。

1992年12月接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帶領該黨贏得1997年、2001年兩次大選勝利。

2003年末,吳作棟宣布最快將在2004年中旬辭去總理一職。

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正式請辭,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總理職位,而吳作棟本人則轉聘為國務資政,並與前國務資政(現內閣資政)李光耀共同履行輔助政府決策的義務。

2011年5月15日,吳作棟同李光耀共同宣布正式退出內閣,吳不再擔任國務資政一職,而轉受委為榮譽國務資政。

個人經歷

吳作棟 吳作棟

吳作棟總理於1979年擔任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1989年任該黨第一助理秘書長,1992年12月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

1993年4月、1994年2月、1995年5月、1997年4月、2000年4月和2003年11月多次來華訪問。

2001年10月到中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2年5月在新加坡接見道教太極派陳賢金大師。

2006年4月訪華。

2007年4月23日至26日訪問中國並出席第二屆中博會開幕式。

2008年來華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他的夫人陳子玲是一位律師,早年畢業於新加坡大學。他們有1子1女。

2018年4月9日,博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決議吳作棟離任理事將進入論壇諮詢委員會。

任職經過

吳作棟於1990年接任總理一職。

當時新加坡經濟蓬勃發展,吳作棟一執政就享有7年的高經濟成長期。但一般認為,這是“李神”(李光耀)當年所創下的“經濟奇蹟”,是“李神”的“遺贈”,與吳作棟施政無太大關係。

1997年中葉,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新加坡經濟就此陷入泥沼,面對獨立以來最嚴重的國際競爭定位危機,經濟欲振乏力,近乎7年的時間,吳作棟政府束手無良策,吳的領導威信面對嚴峻挑戰。

溫家寶會見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溫家寶會見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吳作棟曾一度被“李神”要求提早下台。但他堅持獅城經濟好轉後方卸任總理職,而得以延續其政治生命。

他說,“如果解決經濟問題須耗上5年,那我得留任5年。”如今,新加坡上半年經濟已有復甦現象。2008年新加坡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10%。新加坡經濟剛有起色,但就此斷定“新加坡經濟已經好轉,進入穩健成長期”,尚言之過早。倘若以吳作棟本身所定下的卸任目標(即成功解決新加坡經濟問題)相比,吳此時卸任有點倉促。

吳本身的說法,此刻已是卸任的“最佳時機”。卸任後的吳,將會被委為“國務資政”,及擔任金融管理局主席職。或許就新加坡政治而言,這已經是吳作棟最好的下台階。1993年,吳作棟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化政策”,動用國營企業,鼓勵民營企業,投資亞洲區域,擴大新加坡經濟版圖。

具體的說法是,新加坡資源匱乏,但可以通過海外投資而擁有海外資源,如馬來西亞的樹膠園,香港的電訊。但是,這些海外投資多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損失慘重。1997金融風暴後,新加坡政府經濟政策轉向“全球化”,正面回響崛起的中國。為了擴大新加坡小島國的經濟體,新加坡已經積極建立遠距自由貿易區塊。

與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的國家有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國家、澳大利亞和美國;尚在談判中的有印度、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即將展開談判的還有正在崛起的中國。去年吳作棟也成功說服東南亞國家,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與中國龐大的市場互動。此外,吳作棟政府也通過政策和國營企業,積極整合零散的優勢領域,修補落後領域的競爭差距,投資高科技領域如生物藥物科技。當然,這些“經改”是否會在吳卸任後奏效,在現階段只能拭目以待。

政治方面

吳作棟參加會議 吳作棟參加會議

就國內政治而言,吳作棟顯然非改革型領袖。他從李光耀手中承繼了威權統治政體後,並沒有從事深化民主改革。他施展親民作風,強調協商,給新加坡人民比較自由的空間,鼓勵人民使用“正確管道”提出意見,但又不願意撤除政治地雷禁區。對於公共政策,今天新加坡人民還是噤若寒蟬,不敢以身試法。

在國際社會,吳作棟亦非魅力型領袖,在國際舞台上曝光率不高,處理國際雙邊事務,手腕不強,常常需要依賴李光耀出面。

過去新馬關係緊張,吳作棟就需要靠李光耀出面,與前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談判。然而,在處理SARS方面,吳作棟政府高透明度,高效率的處理手法,為新加坡在國際社會上贏取崇高信譽。

過渡演說

吳作棟 吳作棟

每年新加坡國慶,總理吳作棟都會在電視上致詞,但他只用英文。而今年的8月5日,吳作棟親自用中文、英文、馬來文3種語言錄製了國慶演說,他說:“我投入了更多的個人感受。”因為這同時也是他的告別演說。

就在昨天,他結束了14年的總理生涯。

上個月吳作棟宣布交棒的時候,有記者問他有何感想,他說:“我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我在辦公室正常工作到傍晚6點才下班,然後宣布交棒的文告就發出去了。”

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的辭呈正式生效。

評價中國

吳作棟生活照 吳作棟生活照

吳作棟回憶說,他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71年,如今3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變化有目共睹,令人驚嘆。以往,中國的大街上腳踏車擁堵,而今,除了腳踏車外,小汽車、高級商務車也加入到擁堵的行列,很顯然,中國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四大件”這一概念的變遷可以證明中國人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吳作棟說,在70年代,這四大件是手錶、腳踏車、半導體收音機和縫紉機;到80年代,“四大件”變成了冰櫃、電視機、石英手錶和洗衣機;到了90年代,空調、計算機、手機和小汽車則成了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再談論四大件已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很多中國家庭都可購買大額的消費品。

10年前,中國人希望成為“萬元戶”,但如今,這個詞在中國廣東,僅意味著剛剛脫貧,“十萬元戶”也只是一個並不算高的起點,吳作棟的演講令會場笑聲一片。“展望未來,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迅速成長,預計到2020年將達1.6億人到2億人,他們為新加坡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

相關活動

吳作棟其人 吳作棟其人

吳作棟表示東協應與澳大利亞建立密切合作關係。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10日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的經濟關係日益加強,東協應該與澳大利亞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

吳作棟當晚在這裡出席一次活動時說,亞太地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許多國家已經意識到加深與其他國家經濟合作的價值,許多雙邊及地區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簽署或正在進行談判。

吳作棟指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5個貿易夥伴有3個在亞洲,而東協及東北亞的中國、日本和韓國占據了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量的一半左右。澳大利亞的未來已經與亞洲緊密聯繫在一起。亞洲國家及地區組織的積極接觸已經使澳大利亞從中受益,而澳大利亞與亞洲地區的合作也有益於促進亞洲地區的安全、穩定與繁榮。

吳作棟表示,東協與澳大利亞的夥伴關係可以通過加強在能源及環境等領域的合作來予以強化,同時應嘗試加快東協與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步伐。

人物辭任

2011年5月14日,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發表聯合聲明,雙雙宣布不進入政府新內閣。他們說,現在是時候讓年輕一代在更加艱難和複雜的局面下,帶領新加坡繼續前進。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元老之一,被稱為“新加坡國父”和現代新加坡的“建築師”。在他的治理下,新加坡經濟迅速發展,稱為亞洲最繁榮國家之一。

14日,李光耀和吳作棟的聯合聲明說:“我們研究新的政治局勢並考慮這一局勢對今後的影響……是時候讓年輕一代推動新加坡在更加困難和複雜的情況下向前。”

李光耀和吳作棟分別是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兩人卸任總理後,繼續留在內閣。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國會選舉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繼續占據國會壓倒性優勢,但得票率跌至60%左右。李光耀之子、總理李顯龍承認,選舉具有里程碑意義,人民行動黨需要改變。

李光耀和吳作棟的聲明說:“在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選舉後,我們決定離開內閣,讓更年輕的內閣成員團隊聯繫並接觸年輕一代,塑造新加坡的未來。”

兩人提醒,老一代人為新加坡作出貢獻,應得到良好照顧,李顯龍領導的團隊必須“時刻考慮老一代的利益”。

路透社說,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內閣第一次沒了李光耀的蹤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