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刀

名刀

歷史上有名的刀有很多,中國歷史中,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名刀的誕生及記載。日本的鑄刀工藝也有受中國影響。這裡將列舉一些中日舉世聞名的刀。

基本信息

簡介

就是有名的刀的稱謂,日本使用這種稱呼比較多,雖然又稱之為劍,不過在國人看來還是刀.....所以實在搞不清日本人為什麼把刀稱之為劍,以下是名刀列表:

最常見的日本武士刀型最常見的日本武士刀型

天下五劍日本國寶

1.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後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後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三池光世
2.數珠丸恆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3.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
4.三日月宗近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具體情況不明。
5.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鎌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裡的所說的北條氏與戰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後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雲後形成。
名刀2:菊一文字則宗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
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名刀3:長曾彌虎徹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
刀銘:長曾彌虎徹入道興里
名刀4: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銘: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斗者皆陣烈在前。這句語出《抱朴子》的話(原文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在戰場上很流行,據說可以起鼓舞士氣的作用。
刀銘:和泉守兼定
刀5:堀川國廣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
刀銘:堀川國廣
名刀6:葵紋越前康繼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鬥)。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
刀銘:葵紋越前康繼
名刀7:肥前國忠吉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
刀銘:肥前國忠吉

名刀8:長船(名物大般若長光)
長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
刀銘:長船
名刀9:正宗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於鎌倉末期,戰國時為石田三成所有,關原合戰後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後來不知為何流落到薩菲羅斯手裡(笑)。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
刀銘:(無銘)
名刀10:村正
村正,刀,刃長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勢州村正所作,斬切能力出類拔萃,被德川家視為“不吉”的象徵,斥之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時的長州倒幕派中人氣極高。

中國古代十大名刀

1、鳴鴻刀(《棋冢雕龍》中的神刀)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金劍出爐之時,原料尚有剩餘,由於高溫未散,還是流質的鑄造原料自發流向爐底,冷卻後自成刀形。黃帝認為其自發的刀意太強,足以反噬持刀者。黃帝恐此刀流落人間,欲以軒轅劍毀之,不料刀在手中化為一隻雲鵲,變成一股赤色消失在雲際之中。
該刀長為三尺,其餘資料無記載。後由漢武帝得到,轉贈東方朔
評定:光從材質的資歷上來看,鳴鴻刀足以與軒轅劍相提並論,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戰中取得一些戰績的話,其地位不亞於天下第一劍的軒轅夏禹劍。然而黃帝恐其“喧賓奪主”,封殺了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中華苗刀,日本刀的剋星

苗刀,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逐鹿之戰中,敗給了軒轅劍。
苗刀自東漢以來,有了新的發展和演變,漢、唐時期,外國人來華朝覲,皇帝們就經常把長刀(苗刀)作為回贈的禮品、賞賜給外國使節,從東漢靈帝、三國曹魏以及魏明帝都向日遣使贈送過中國長刀。明代愛國將領戚繼光鎮守邊江,對苗刀技法進行了研究和創新,大大提高了戚家軍的戰鬥力,逐漸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倭寇之亂。並於1560年著成《辛酋刀法》。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保存的一則《苗刀考證》上記載:“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迨明戚繼光將軍,改鑄精絕,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此刀法,威鎮華夏……。”第二種苗刀就是現在大家常到談的苗刀也是日本刀的原形。據我朋友講當你看到苗刀刀法後就會明白日本劍道並未完全發揮此種刀形的威力。
評定:為什麼鳴鴻、苗祖著兩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敗給了軒轅劍呢?難道注定是天意,軒轅劍下不容第二……

3、龍牙(上古三刀之一)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
夏朝末期為君主夏桀所有,之後暴政開始。上古三刀被供奉於夏朝太廟,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蔗天,鬼哭神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史載:“中平二年,李傕掘得三刀,銘曰龍牙、虎翼、犬神,傕常服之。”《三國志》:“傕帶三刀,手復與鞭合持一刃(傕帶三刀,執一刀)。侍中、侍郎見傕帶仗,皆惶恐,亦帶劍持刀,先入在帝側。”
時代遷移,北宋朝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由韓蘄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鍘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包拯成為第一個“開封三鍘”的持刀人。
評定:又是軒轅劍……唉,沒什麼話好說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軒轅劍擊碎之後,長年封印,日後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真可謂物極必反。

4、虎翼(上古三刀之一)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
夏朝末期為君主夏桀所有,之後暴政開始。上古三刀被供奉於夏朝太廟,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蔗天,鬼哭神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史載:“中平二年,李傕掘得三刀,銘曰龍牙、虎翼、犬神,傕常服之。”《三國志》:“傕帶三刀,手復與鞭合持一刃(傕帶三刀,執一刀)。侍中、侍郎見傕帶仗,皆惶恐,亦帶劍持刀,先入在帝側。”
時代遷移,北宋朝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由韓蘄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鍘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包拯成為第一個“開封三鍘”的持刀人。
評定:又是軒轅劍……唉,沒什麼話好說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軒轅劍擊碎之後,長年封印,日後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真可謂物極必反。

5、犬神(上古三刀之一)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
夏朝末期為君主夏桀所有,之後暴政開始。上古三刀被供奉於夏朝太廟,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蔗天,鬼哭神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史載:“中平二年,李傕掘得三刀,銘曰龍牙、虎翼、犬神,傕常服之。”《三國志》:“傕帶三刀,手復與鞭合持一刃(傕帶三刀,執一刀)。侍中、侍郎見傕帶仗,皆惶恐,亦帶劍持刀,先入在帝側。”
時代遷移,北宋朝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由韓蘄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鍘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包拯成為第一個“開封三鍘”的持刀人。
評定:又是軒轅劍……唉,沒什麼話好說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軒轅劍擊碎之後,長年封印,日後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真可謂物極必反。

6、大夏龍雀

古代名刀,為春秋五霸中之晉文公所有,後世相傳,在後來的第三次晉楚戰爭時,敗給了名劍湛盧。
評定:刀為什麼一定要敗給劍呢?或許可以這么理解:劍代表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徵,而中國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為主流的,所以刀這種武器就被時代所壓制了。

7、青龍偃月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實在是名副其實的“眾所周知”。
評定:青龍偃月跟關羽一樣,都已經變成了中國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說是今天我所評點的刀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把了,不論其材質、資歷、戰績、神韻,都是無可挑剔,實可當為“中華刀祖”。

8、新亭侯

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隨身佩帶。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候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評定:純屬剋死主人的“邪器”。其實不然,張飛曾執此刀,縱橫沙場,懲奸除惡,經年累月受其正氣渲染,能引天地正氣,專斬天下妖邪。

9、毒匕寒月刃

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氣四射。後燕國皇室花重金購買,交由宮廷匠師反覆淬鍊之後,終於成為一把見血封喉的毒刀,其強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斬斷當時的秦王佩劍——干將莫邪。
燕國刺客荊柯攜寒月刃刺殺秦王,失敗被殺,後寒月刃不知下落。

10、庖丁菜刀

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製成,然而由於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遊刃有餘”,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評定:幾乎所有的刀都是殺人的利器,而唯獨這把刀宣揚的卻是道家經典的養生之道,隨波沉浮,消極無為,一切順其自然,則再普通的事物都能“遊刃有餘”,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樸實無華的刀,卻可能是最完美的刀。

10.昆吾刀( 另一種說法)

昆吾刀:古代名刀。昆吾乃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山海經。中山經》:“伊水西二百里有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晉郭璞註:此山出名銅,色赤如火,以之做刃,切玉如割泥也。”傳言割玉須用昆吾刀。《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昔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為不疑。議由是定”

其他中國古代名刀

項羽刀

相傳為項羽所佩之刀,《王侯鯖》:“董卓少耕野得一刀,無文四面隱起山雲文,斫王如木。及貴,以示蔡邕,邕曰此項羽刀。”

龍鱗刀

三國時曹丕所造九把寶刀之一,各憑其身姿定名,因其刀紋“狀如龍紋”,而名之曰龍鱗。又曰:龍有逆鱗,觸之則怒。故其刀身隱藏機關,一觸即發,令人防不勝防。

刈鹿刀

殺氣之刀。春秋戰國時鑄劍巨匠徐夫人之嫡裔徐魯子耗其終生精神鑄成。其名取意“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唯勝者得鹿而刈之。”刀色淡青,殺人後不沾血跡。

沉虹斬

春秋時空靈子所鑄的最為恢弘絢麗的名刀。相傳此刀初成,晴空即起傾盆大雨,雨畢,七彩飛虹高掛雲天,艷麗不可方物。待其刀出,氣激長空,飛虹斷為兩折,徐徐而落,故名之:沉虹斬。

大快刀二十一工

這就是以前流傳的十大名刀加補充,這些名稱來自遊戲,介紹東抄西抄,你加他加,變成大雜燴!)
1.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鋒刃極長,刀身細且薄,刀柄上刻有16瓣菊花。16瓣菊花是皇室的象徵。後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匠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號稱一文字派的第一名刀,因為刀柄上的菊花,被命名為“菊一文字”。傳說後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 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這個這個,哎)
2.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匠虎徹於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所有,明治go-vern-ment處斬近藤勇時用的也是此刀刀銘:長曾虎徹入道興里
(數據是脅差,和近藤勇的打刀有什麼關係?)
3.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匠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刀銘:和泉守藤原兼定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兵闘者皆陣烈在前。這句話被稱為密宗九字印,每一個字都代表一個手印,形狀奇特。原出《抱朴子》的話,原文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在戰場上很流行,據說可以起鼓舞士氣的作用刀銘:和泉守兼定
(“九字兼定”和“和泉守兼定”完全就是兩振刀,“九字兼定”是2代兼定作,又是新選組情節,喜歡的就都搞一起)
4.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匠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裡的第一傑作。後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 堀川國廣
5.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匠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於戰鬥)。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說是由於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於慶長十一年左右 刀銘:葵紋越前康繼 (越前康繼好東西多了去了,放口脅差上來做甚?)
6.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匠肥前忠吉所作,後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肥前國忠吉
7.長船:太刀,刃長73.63CM。又稱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匠備前長船長光的作品。長船派視光忠為鼻祖,在長船一帶很興盛,南北朝、室町時代最為繁榮。此刀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後來經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長筱合戰後,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 刀銘:長船 (有這樣的銘么。。。)
8.備前長船長光:野太刀,又稱物乾焯(汗死,“物乾竿”,這個“焯”字是咋出來的?),刃長三尺二寸(約98.45CM),刀柄奇長,名刀匠備前長船長光鍛造,為劍豪佐佐木小次郎所有。因刀整體太長(三尺九寸),所以無法挎在腰間,所以只好背負在肩上。此刀作為一對一戰鬥的劍客使用來說,則是十分少見的特例。 刀銘:備前長光 (汗,野太刀不能用來實戰是常識)
9.備前長船兼光:太刀,其長度超過三尺,豪華壯麗。是由備前長船派的刀匠兼光打造的。 刀銘:備前兼光
10.影秀:太刀,是伊達政宗所喜歡用的刀。在朝鮮壬辰戰爭中將對方武將甚至連馬鞍子都被其以此刀砍下,因此也稱其『斬鞍』。他奶奶的死,此刀與我天朝有深仇大恨! 刀銘:影秀
11.雷切:刀,名將立花道雪的配刀。道雪被稱為雷的化身,因此他愛用的寶刀也被稱為雷切。傳說道立花雪曾用其斬殺雷神 刀銘:雷切
12.國光:短刀,刀身筆直而沒有彎度,是由刀匠新藤五國光打造的,國光是做短刀的高手。織田信長手下的大將蒲生氏鄉蒲生氏鄉喜用此刀。 刀銘:國光
13.紅雪左文字:短刀,相模國刀匠左文字所作,僅有一點彎度,裝飾華麗。是猴關白豐臣秀吉的愛刀 刀銘:紅雪左文字
14.小龍景光:太刀,備前刀工景光所作。南北朝時期武將楠正茂的佩刀,因為劍身上有細小的龍形浮雕,因此得名。 刀銘:小龍景光
15.天國:太刀,平安時代起就流傳於世的名劍,平氏討伐藤原純友立功後從朝廷處拜領,是平氏家傳寶刀,以的雙刃形狀聞名,刀的彎度大,雙刃占刀的大半部分,其形狀怪異。 刀銘:天國
16.戒杖刀:野太刀,刀身筆直,備前刀匠國宗所作。上杉謙信喜用的刀,刀柄、刀鞘是以5尺長的自然原木製成,因此得名,後來成為了上杉家代代相傳的佩刀。 刀銘:(無銘)
(汗死一個,上杉謙信會流淚的)(又見野太刀。。。)
17.貞宗:刀,是由相模國的刀匠貞宗打造的。貞宗是初代相州“正宗”岡崎五郎正宗的義子,且完全繼承了其製造風格。 刀銘:(無銘)
(這個也相當能扯,正宗的風格沒人能完全繼承,繼承的最好的是正宗十哲(正宗10位弟子)里的大和志津)
18.吉光骨食:太刀,由京都名刀匠栗田口吉光打造。由大友家獻至足利將軍,後來又經由松永久秀重回到大友家,但九州征伐後又被獻給豐臣秀吉。 刀銘:吉光骨食
19.壓切:刀,是織田信長所喜歡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連同架子一起被織田信長用此刀給砍了,由此而得其名。 刀銘:壓切
(看到這個想到很有趣事情,織田信長的“へし切長谷部國重”,為日本國寶,刀銘:長谷部國重 本阿 黒田筑前守(金象嵌銘),這有本阿彌光徳花押及黑田家名稱的刀,世上僅此一振。在國內曾經一度出現過一種極劣質的現代假冒日本刀,上面竟然也是這幾個字,實在是十分的搞笑,“又見黒田筑前守”一度成為笑談)
20.真恆:太刀,由備前國的刀匠真恆打造。後來,此刀被將軍德川秀忠供奉於久能山東照宮。 刀銘:真恆

21.定利:太刀,是由山城國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形典雅,十分優美。 刀銘:定利

海賊王中的名刀

海賊王中名刀主要分為“無上大快刀12工”、“大快刀21工”和“良快刀之五十工”。

無上大快刀12工(已知2工)

1 夜
喬拉可爾·密佛格所用之刀,為大黑刀,刀刃是亂刃,重花丁字。號稱世界最強的黑刀。
2 初代鬼徹
相傳第一代鬼徹擁有毀滅世界的能力。當然越強的能力,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鬼徹的每一個主人都死於非命。所以這把刀被稱為不祥之刃”。

大快刀21工(已知3工)

1 和道一文字
價值一千萬貝里以上。直刃、白塗鞘太刀拵。原為古伊娜所有,在她死後得道場老師的準許得到此刀。

和道一文字和道一文字
典型的為戰鬥而設計的刀具,厚度較大的刀隔(鐔),呈圓形,可以有效地防止敵人的打擊,保護手掌,但是裝飾不是很精緻(其實是毫無裝飾),頭與小尻幾乎無裝飾,可以說是卓洛的刀裡面最不顯眼的一把,就連目貫也沒有,但有柄鮫和柄卷,握持感應該不錯,絕對是樸素中透漏著殺氣。和道一文字刀刃:刀刃也是毫無特色的摺疊鍛打覆土燒刃,打磨也是毫無特色,所以刃紋樣子也極為普通,刀鞘為白色,無逆角,栗型,下,這可能和索隆帶刀的方法有關,因為他的三把刀都沒有這些東西。
刀刃上面,鋒較長,無血槽,全刀弧度較小,不太適合劈砍,看樣子比較適合劍的套路,而不是刀的套路,應為它的劈砍效果估計不會太好。
刀身長88cm,刀寬1.9cm,刀鋒約有0.9mm寬,刀柄長22cm,寬2cm ,刀鞘長89cm,寬外為2.1cm,內為1.9cm 。
2 黑刀秋水
大逆丁字、黑刀亂刃。斬龍武士龍馬所有,傳說中武士腰間的名刀。在索隆打敗武士龍馬之後,龍馬託付給索隆,不枉費寶刀之名。
刀刃:按照漫畫裡的說法,秋水是比較重的。長度卻並不比別的刀長,所以,秋水的刀脊一定比較厚實。而且摺疊鍛打的次數絕對比較多,密度較大,粗估在手工鍛打10萬次左右。索隆本人說過:"即使是恐龍踩到它上,它也不會彎曲1mm",這把刀的殺傷力絕對是索隆四把刀中最厲害的,再加上堅實的刀背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這把刀可以做到的,絕對是質的突破(龍馬和索隆對打時,索隆兩把刀造成的破壞和秋水一把刀造成的差不多,而且卓洛用二刀流居和斬羅生門都沒有斬斷它)。
在刃紋方面,這把刀跟和道一文字,雪走不同,是亂刃。同樣與其他幾把刀不同的,這把刀的弧度更大,更加適合劈砍,而且鋒也比較長,刺挑動作應該也不會差。
刀鞘上面 有一點裝飾 。
刀柄上,柄鮫和柄卷都有,這次還有點名刀風範,頭有一定裝飾,護守的外形是類似日本的鳴門卷。
3 二代鬼徹
鬼徹是日本傳說中的一把妖刀,迄今為止共有三把,即一代鬼徹,二代鬼徹,三代鬼徹。 鬼徹傳到第三代,法力已經弱了很多,但還是有很強的能力。當然越強的能力,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鬼徹的每一個主人都死於非命。所以這把刀被稱為“不祥之刃”。
良快刀之五十工(已知2工)

1 三代鬼徹

三代鬼徹三代鬼徹
三代鬼徹

屬於快刀,其系列二代鬼徹和初代鬼徹分別為“大快刀21工”和“無上大快刀12工”。亂刃。價值百萬貝里以上。之前曾擁有鬼徹的劍士均死於非命。在羅格鎮的武器店中,索隆於得悉此為妖刀後,仍以自身的運氣與之比試並勝出,武器店老闆賣一刀(5萬貝利的“妖刀”三代鬼徹)遂將此刀免費贈與索隆。
頭與小尻有裝飾,刀隔為十字形,比較樸素,有柄鮫和柄卷,三把刀中刀身最窄。
刀刃:刀鋒較長,弧度較大,無血槽,刃紋是典型的火焰花紋鋼燒刃,摺疊鍛打而成。
刀柄:沒有貫目,無目釘,有鯉口,刀柄以及刀鞘上為的一小段白色布條。
刀身,長88cm、刀寬1.7cm、刀鋒約只有在0.8mm,“刀柄”長22cm、寬2cm,“刀鞘”長89cm、寬外為1.9cm,內為1.7cm。
2 雪走(已亡,葬在Thriller bark)

雪走雪走
雪走
“良快刀50工”之一。黑漆太刀持、亂刃小丁子。為羅格鎮的武器店的鎮店之寶,武器店老闆受索隆與三代鬼徹比試運氣之舉所震懾,將此鎮店之寶免費贈與索隆。後來在逃離司法島時於猶豫之橋上被海軍本部上校修恩所毀(銹銹果實,一擊必殺--動畫309),剩餘的部份便被埋在在Thriller bark上。
刀鞘:比較精緻,小尻,鯉口,逆目齊全,簡單的裝飾
刀刃:一貫的特點鋒較長,弧度小,無血槽,其他中規中矩。刃紋樣子與和道一文字略有不同,主要是開鋒手法不同,研磨手法不同造成的,但還是摺疊鍛打的覆土燒刃。
刀柄部分:沒有柄鮫,柄卷,以一整塊木頭代替,有頭(還是缺少裝飾)。在目貫的位置有一個大釘子,兼顧了固定刀與柄和裝飾兩個作用,還是沒有目釘。

當代名刀

KABAR1217

在戰時超過一百萬把的KABAR1217被製造出來,受到了廣大的士兵的

KABAR1217KABAR1217

一致好評。

冷鋼三美武士

第一把批量生產的“三美”鋼利刃。排行榜上的後起之秀。三美的意思就是三層,三美鋼是一種專門製作高檔日本刀的鋼材。是專門為了製作刀鋸而發明的,也是唯一一種制刀專用鋼。這種鋼材的最大特色就是他是採用3種不同的鋼材合成在刀上。簡單的比喻這種鋼材就像一個三明治。三美鋼的中心是極其堅硬的高碳鋼,兩側各鑲嵌了一塊韌性和彈性都很好的不鏽鋼板。三美鋼之所以採用三層結構是因為,三美武士的刀刃部分非常堅硬,而且鋒利!但是如果整個刀身都採用高硬度鋼材,在嚴酷的使用過程中刀身有可能損壞!一把高檔刀的鋼材在強度高的基礎上還必須具有很高的韌性,可以抗擊側面的壓力。所以才有了三美鋼!三美鋼的結構使這款三美武士在高硬度刀鋒的同時(硬度可達到60以上),刀身也具有非常好的韌性,三美結構使這把刀的Tanto刀頭增強了25%的強度,不愧為一款經典日本刀。

BUCK夜鷹平刃

此刀的質量之優異是其他刀具所不能比擬的,刃口驚人的鋒利!即便是柔軟的傳真紙也能橫切成絲!美國特種部隊人手一刀的全部配備著巴克的653和650,能被軍方採用的刀具才是真正的好刀,這是勝過任何說明的。刀身厚達6毫米,能勝任野外惡劣的環境。刀身硬度58HRC。刀身和刀柄渾為一體,刀柄為塑膠防滑設計,握在手裡非常牢固!刀鞘為高強度工程塑膠為內襯,外裹尼龍,握把上方有按扣。

馬國森

馬國森(AlMar),1938年8月9日出生與美國西雅圖,越戰時服役於美國綠扁帽部隊且立下許多戰功,在服役期間便開始改刀子。他曾說過“雖然全身而退、毫髮無傷且獲得勳章,可惜沒有得到因負傷而可獲得的勳章。”戰後在Gerber公司設計刀子(70’),馬國森曾在第一特種兵部隊服役,退伍之後進入大學深造,獲得學士學位,繼而又在洛杉磯藝術中心獲得工藝設計碩士學位。1971年,他進入Gerber(戈博)刀廠擔任包裝設計師,後來又成為該廠的刀具設計師。1976年,馬國森因設計GerberMarkI而聲名大噪,這款刀是MarkII短劍的縮小靴刀版本,後者在1966-1973年越戰期間是美軍的頭號軍用刀具。
馬國森以他本人對藝術和制刀的狂熱愛好,令其所制刀具風格獨特,自成一格,被眾多刀具愛好者稱為武士之刃。馬國森刀具總是給人這樣的感覺,溫文爾雅中透著堅毅,勇敢但不好戰,好似刀中儒者,帶有一份難得的優雅。

美國M7軍刺

唯一的上榜刺刀,由於M9刺刀的刀柄中空,所以可靠性反而不如前輩M7。

保養方法

以純棉毛巾布、絨布或鹿皮,先輕輕擦去刀身上之殘油、灰塵,再以棉紗沾少許拭刀油均勻塗抹刀身。三分鐘後以原棉布來回用力擦拭,其目的乃為去除刃面雜質及促使鏻鈣起化學變化。若不是每天養刀或居住處所較潮濕,則刀歸鞘前必需塗上一層薄防鏽油,以避免與空氣接觸。但若每日皆能定時保養,則保持刀身光潔亮麗。
在桌上墊長條毛巾,將刀身平放其上,以布或皮包裹一小木塊,用平整的一面在刃面上用力來回盤擦使其微微發熱。等擦至看似有油卻又沒油時,在刀身上敷以少許拭刀粉,後再繼續盤擦持續約一刻鐘,其作用乃為去除刮痕及增加刀身毛細孔之收縮速度,以上動作均須平心靜氣,可使刀具達到最好的保養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