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灘戰役

吉隆灘戰役

又稱“豬灣入侵”。1961年古巴人民在吉隆灘殲滅美國僱傭軍的一次重要戰役。古巴革命勝利後,美國對古巴抱敵視態度。1961年2月3日,美國總統J.F.甘迺迪下令執行一項扶植和利用古巴反革命流亡分子的“九點計畫”。4月15日,美制B-26型飛機同時轟炸哈瓦那、巴尼奧斯的聖安東尼奧和聖地亞哥。

基本信息

戰爭起因

1959年1月卡斯楚的領導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權。從那之後,卡斯楚就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政府擔心距離美國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將成為前蘇聯人威脅美國的灘頭堡,一直企圖顛覆卡斯楚領導的古巴新政權。從1960年起,美國中央情報局就開始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多米尼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糾集古巴流亡分子,隨時準備登入古巴,推翻卡斯楚政權革命政權的計畫。1961年初,訓練完畢的美國僱傭軍被編成代號為“2506”突擊旅,下轄4個步兵營、一個摩托化營、一個空降營、一個重炮營和幾個裝甲分隊。為了支援僱傭軍入侵古巴,美國派遣了8架C-54運輸機、14架B-26轟炸機、10艘登入艦艇。五角大樓還派了幾艘潛水艇前往古巴沿海偵察地形,物色登入地點。1961年4月4日,當選不久的甘迺迪總統在與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官員連席會議上,批准了代號為“冥王星”的戰役計畫。

戰爭過程

1961年4月17日,這支由1200多人組成的美國僱傭軍突襲古巴,他們在美國飛機和軍艦的直接掩護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維利亞斯省南部登入,占領了長灘和吉隆灘,並繼續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兵與入侵的美國僱傭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當年只有34歲的卡斯楚在吉隆灘附近一座製糖廠臨時改成的指揮部坐鎮指揮,他下令:“擊沉所有船隻!”他對親密戰友切·格拉瓦說:“現在我們真的在戰鬥了,勝利屬於我們!”。古巴軍民經過72小時的戰鬥,全殲了被包圍在吉隆灘的美國僱傭軍,共有114名僱傭軍被古巴軍隊擊斃,其餘1113人被俘獲。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吉隆灘之戰,美國稱之為豬灣事件

後續影響

吉隆灘戰役吉隆灘戰役

吉隆灘之戰發生的第二天,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寫信給美國總統甘迺迪,認為這場在古巴發生的“小規模戰爭”將在全世界引發連鎖反應。他緊急呼籲甘迺迪停止對古巴的侵略,並聲稱,蘇聯準備向古巴提供反擊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幫助。甘迺迪政府被迫聲稱,美國沒有支持推翻卡斯楚的行動。事實上,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不僅策劃了這次顛覆行動,而且損失慘重。甘迺迪總統不得不在美國大眾面前公開承認豬灣事件是一件絕不能再發生的錯誤,然後聲稱對該事件負全責。這起事件讓美國政府大為難堪,成為世界媒體嘲諷的對象。美國總統甘迺迪於24日被迫宣布承認美國參與了這次入侵事件,並表示由他“單獨承擔責任”。吉隆灘事件之後,甘迺迪政府撤換了應對這次失敗負主要責任的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吉隆灘事件是60年代初美國干涉美洲國家事物的一次嚴重失敗。

配圖與歷史意義

吉隆灘事件是一起美國組織顛覆古巴政權的惡劣事件。吉隆灘事件後,美古關係繼續惡化。1961年5月卡斯楚宣布古巴走社會主義道路,蘇聯與古巴進一步接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