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參

吉林人參

關東三寶之一.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百草之王”美稱。

概述

吉林人參吉林人參以品質上乘、產量大而被譽為中國人參的正宗。長白山野山參,是人參中的最名貴者。園參因產地不同而分為集安路和撫松路兩種。
人參是吉林名副其實的“土特產”,地道長白山中藥材,同時也是進補佳品,被稱為百草之王,位居“東北三寶”之首。在吉林東部,參業曾是很多縣市的經濟支柱,被寄予厚望。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它沒能向人們期待的方向發展。為什麼這樣說?有人評價,吉林人參的轉折點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充滿神秘色彩的吉林人參突然堆積如山,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從一公斤50元跌到10元以下,最低時只有6元。更不幸的是,吉林人參失去的不僅僅是價格,還有林區生態,可謂代價慘重。林地栽參開始受到嚴格限制。這一時期被稱作吉林參業的低谷,原因是人參購銷渠道放開後,調控失衡,大批農民擁向參業,人參從“大躍進”到“大豐收”。當時正是市場經濟起步初期,一切都在重新定位,吉林人參於是與大蘿蔔扯到了一起。在此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業內人士發現了另一處傷口。吉林農大中藥材學院的一位教授分析認為,吉林參業體系雖然龐大,但集約化程度低,各個環節無法形成有機聯繫,加上低水平重複現象嚴重,市場運作不規範,導致經營混亂,無序競爭,資源流失嚴重。
吉林省人參究竟有多大潛力?有人參照韓國水準評估後認為吉林參業年產值能達到100個億。吉林有關部門曾在上海召開了一個“振興吉林人參研討會”,參會專家各自談了看法。上海醫藥工程研究院一位教授認為“4000個億,吉林人參有這樣的發展潛力”。4000個億,可以說對吉林參業是一個天文數字,很多人視其為又一個美麗的人參神話,一笑了之。

長白山產參

長白山脈中國唯一保存下來的人參起源地。不久前,吉林省白山通化延邊吉林四個市州的14個縣市,被定為中國“吉林長白山人參”原產地域保護縣,保護品種為地域保護範圍內生產或採挖的山參、園參及其加工產品。吉林人參有了地域標誌,這是絕對的好訊息,為吉林人參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吉林有關部門的同志介紹,“吉林長白山人參”作為國家正式批准的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生產全過程將嚴格遵守國家強制性標準,產品質量得到保證,並由國家進行擔保,可在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得到認可。據這位同志介紹,他們有個構想,用3至5年時間,對吉林現有人參品牌進行達標改造,質量達到“吉林長白山人參”強制性標準,冠以“吉林長白山人參××系列”標識。對達不到標準的產品,則限制其生產並逐步淘汰。照此構想,吉林人參有望“修成正果”,成為法國的葡萄酒,古巴的雪茄。但這要求有一個很大的“深度開發”的前提,如果不加以深度開發,仍然實現不了價值最大化。正如一位參企負責人所說,如果仍然只是賣原料,我們就還是只有6個億。
吉林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尤其在人參研究領域,整體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韓國人難望項背。吉林研製的“人參精”與從人參中提取的Rg3單體“參一膠囊”,均是科技含量極高的人參末端產品,“參一膠囊”也是我國第一個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抗腫瘤一類新藥。另外,吉大、東北師大、吉林農大、長春中醫學院、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等眾多高等院校和專業研究機構,目前都在圍繞人參開展科研攻關。如人參單體皂苷,目前已分離出39種。此外還有人參多糖、多肽及胺基酸等,或入藥,或用於保健食品、護膚品。如果通過企業的有效運作,每一種都會有其開發空間。然而吉林原有的100多家人參加工企業中,現在多數已經運轉失靈,很多成果在該省無人問津,最後只能被別人買走。因而,“人參批發”的帽子,仍然只能沉重的壓在頭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