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亞鄉

吉亞鄉地處玉龍喀什河東岸,距和田市8公里,綠洲部分南北長17公里,東西平均寬4公里。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吉亞鄉地處玉龍喀什河東岸,距和田市區10公里。綠洲部分南北長17公里,東西平均寬4公里,國土總面積17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3萬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03畝。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全鄉共有19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4481戶,19488人。男10281人,女9207人, 其中非農業人口935人,農業人口18553人。全鄉人口中維吾爾族19444人,占99.77%,漢族44人,占0.22%(2008年)。

全鄉現有1個黨委和25個基層支部,村級黨支部19個,學校支部3個,醫院支部1個,有村委會19個,新建村委會15個。有“五好”村黨支部15個,“五好”學校黨組織3個,“民眾滿意站所”9個。

氣候地勢

吉亞鄉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氣候乾燥,多風沙,為典型大陸性乾旱沙漠氣候,年平均氣溫11.5℃,1月平均氣溫-6℃,歷年平均降水量為32毫米,無霜期為212天。因地處沿河地帶,地表水較豐富,年平均分水量4000萬立方米,有泉水溝,溢出泉水約15000立方米。各類灌溉渠系總長74.7公里,可灌溉面積2.65萬畝。全鄉已形成條田、林帶、道路、渠係為一體的條田林網化布局。

農業生產

吉亞鄉是典型的農業鄉。國民收入主要來自於農業及家庭手工業,土地貧瘠,沙質土壤,糧食作物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種植棉花為主,另外還有少量油料。2008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5554.2萬元,比上年增長14.9%。人均純收入達到2642.2元,比上年增加501.2元,增長21.6%。糧食總產達11342.64噸,棉花總產達777噸,經濟林嫁接完成20856株,牲畜存欄達到39500頭,勞務輸出3878人次,創收607萬元,村集體經濟累計達240萬元。

吉亞鄉現有糧食麵積25000畝,棉花7600畝,有經濟林13300畝,畜牧38300頭,商品畜23918頭,苜蓿面積5549畝,現有日光溫室大棚598座。

文物古蹟

吉亞鄉境內有隋唐時期的熱瓦克佛塔遺址,是一組以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築,也是和田地區保存較好的唯一具有印度鍵陀羅風格的佛寺遺址,熱瓦克為亭台樓閣之意,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伊瑪目阿斯木麻扎,現存墳墓2座,傳說安葬著伊瑪目阿斯木和伊瑪目阿什木兄弟2人,屬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吉亞特產

吉亞鄉除了久負盛名的和田玉以外,另一樣另這個地方聲名遠揚的就是和田地毯了。和田地毯選料講究,地產羊毛纖維強力大,拉力強,光澤好,織就的地毯質地柔軟,富有彈性。傳統的織毯採用立機織法,經三道緯線細緻耙打,耐磨耐用,即使局部破損也不影響整塊地毯的使用。這是和田地毯深受消費者喜歡的主要原因。海灣富油國的達官顯貴們,也都以擁有古老的和田地毯為榮。吉亞鄉是和田這從古絲綢之路就著名的絲綢之鄉的地毯主要產地之一,這裡的人自古養蠶栽桑,這裡的手工地毯久負盛名。

吉亞鄉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艾德萊斯綢產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生產歷史,至今仍保留著古代植物扎染技術和木製自造織綢機器。享有艾德萊斯綢之鄉的美譽。艾德萊斯綢以圖案古雅、色彩艷麗、質地優良、歷史悠久深受中外賓客的青睞。全鄉有艾德萊斯綢生產專業戶1587戶,艾德萊斯綢廠1家,年產量達30萬匹。再現了絲綢古道的傳統手工織綢風格。

社會事業

吉亞鄉全鄉有中學2所,國小10所,在校學生 3860名,有教職工238人。和田地區計畫生育優惠政策定點宣傳示範單位,目前全鄉領取計畫生育“兩證”家庭188戶,人口自然增長率14‰。有鄉級文明單位16個,地區級文明單位3個。有衛生院1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18538人,參保率98%。城市低保人員217名,農村低保2459人。2006年建抗震安居房800戶,2009年計畫建抗震安居房800戶。

旅遊產業

吉亞鄉具有異域迷人的田園生活,獨有的民族特色,獨特的風土人情飲食習俗,美麗的大漠風光。盛產優質的木那克杏、和田紅葡萄和薄皮核桃,具有歷史悠久的艾德萊斯綢、手工地毯和刺繡,獨特的手工藝品。年接待遊客達5萬餘人,具有很大的旅遊開發潛力。集休閒、娛樂、沙漠觀光、探險為一體的民族特色農家樂也在全鄉悄然興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