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粗榧

台灣粗榧

台灣粗榧是一種植物,該植物主要生長於台灣中海拔山區,生長緩材質細緻,屬於中國特有的稀有植物。台灣全島海拔1400~2700公尺天然森林,零星散生在原始闊葉林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台灣粗榧雄花頭狀排列台灣粗榧雄花頭狀排列

俗名:台灣三尖杉、威氏粗榧 學名:Cephalotaxus wilsoniana Hayata 
原產地:台灣原生種 
科屬:粗榧科 粗榧屬 
樹型:常綠喬木 
葉型:單葉線形,葉色亮綠色,葉背氣孔帶灰白色
花型:單性花,橢圓型短穗狀花序。
花色:綠色果實。
核果,成熟時紫紅色。 
株高:5~10公尺。 
花期:2~4月。 
果期:10月。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
耐性:稍耐寒。

分布

台灣全島海拔1400~2700公尺天然森林,零星散生在原始闊葉林中。

形態

台灣粗榧果實台灣粗榧果實

中喬木,樹皮光滑,枝條下垂。葉線形呈鐮刀狀,長3~4公分,先端突尖,中肋兩面凸起,背具二條灰白氣孔帶,螺旋狀著生排成兩列。雄花5~11朵成頭狀花序由數對心皮組成,每花序僅1~2種實成熟,橢圓形核果狀種實具長梗,熟時假種皮呈紫色。
 

景觀套用

台灣粗榧樹形優美,生長台灣中海拔山區,可供自然公園、風景區、森林步道、行道樹栽植。

辨識要點

主要小枝先端的側枝常對生,形成端部三枝丫狀,單葉線形,葉背氣孔帶灰白色。

稀有性

屬於下白堊紀至中新世之化石植物,生長緩材質細緻;特產台灣省,僅見單株散生於中海拔森林。種子發芽困難,次代幼苗不易形成,數量明顯減少。

瀕危等級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易危 VU B2ab(iii)
依據標準:分布地點少於10個,種群受威脅較嚴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