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出版業

台灣省出版業

台灣省出版業,日本統治時期,該省出版業相當落後。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到台灣時,全省僅有出版社100餘家,期刊100餘種。其後,出版業發展較快。1987年,全省出版機構約6200家,其中圖書出版社2968家,有聲出版社650家,余為報刊出版社和非盈利出版機構。1987年全省出版圖書12010種(不含教科書和翻印書),期刊3177種、有聲出版物1453種。官方出版物(包括內部發行期刊1200種)多數是非賣品。全省70%以上的出版機構集中在台北市。小出版社居多,只有800餘家圖書出版社2年之內有書出版。年平均出書50種以上的中型圖書出版社有22家。年平均出書100種以上的大型圖書出版社是:台灣商務印書館、聯經出版公司、皇冠出版社等。全省出版社會科學書籍和刊物分別占全部書刊品種總數的80%和86%。因省內市場狹小及競爭激烈,書刊的售價低、銷量小。除教科書和外國暢銷書的中譯本外,一般圖書銷量不超過2000冊。期刊也因銷量小,年停刊率在10%以上。

台灣省出版業

正文

台灣省出版業 1958年台灣當局頒布《出版法》,規定“行政院新聞局”為管理全省出版業的官方機構,負責出版物的註冊登記與審查(教育出版物由“教育部”審查)。全省出版物須呈交“新聞局”、“中央圖書館”和出版單位所在地主管官署各一份。台灣省當局對出版物審查與限制很嚴。凡內容觸犯或不符當局意圖的出版物將據情況分別受到警告、罰款、停緩出版、註銷出版社的處罰。查禁出版物和註銷出版社的現象屢有發生。當局對商業性圖書徵收營業稅,期刊和教科書免稅。1976年起,“新聞局”每年舉辦一次評選優秀出版物和出版人士的“金鼎獎”活動,屆時還委託某一出版機構舉辦全省圖書展覽。省內的出版行業組織有:“圖書出版事業協會”(1973)、“雜誌事業協會”(1965)、“有聲出版事業協會”(1977)。1987年7月14日“行政院”宣布廢除“台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後,台灣出版界很快出現一股“大陸熱”,競相出版大陸出版物。
台灣省現有書店和零售書攤2000個。最大的書店是金石堂書店。全省有書刊批發社10餘家,控制著全部出版物發行量的70%。出版社給書刊批發社的折扣是6折。書刊批發社給書店折扣是7折。
1985年,全省書刊出口量為1000萬份。主要向香港和東南亞國家出口。書刊進口量為1300萬份。主要從美國、日本、英國和香港進口。全省有書刊進口代銷商60餘個。由於台灣紙價上漲,且對進口書刊免稅,省內出版業盛行“外印內銷”之風。許多出版社將精裝書和發行量大的書刊運往日本、香港等地印刷後再返銷台灣省內。省內翻印外國圖書的品種和數量很大。這些售價低廉的書不僅在省內公開銷售,而且出口外國。1985年7月頒布本省“著作權法”後,翻印現象有所減少。“中央圖書館”每年出版一次全省《圖書出版目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