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相思樹

台灣相思樹

別名相思樹、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歡屬。為常綠喬木,高達15米,胸徑在40-60厘米,樹幹灰色有橫紋,枝灰色無剌,葉退化,葉柄呈葉狀,披針形,頭狀花序葉腋生,花期5月份。花後結扁平莢果。原產台灣省,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韌,抗風力強。根系發達,具根瘤,能固定大氣中的游離氮。萌芽力強,生長較快。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瘠薄,病蟲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又是防護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當前也用於石場復綠、山坡綠化、生態綠化等,直接用種子撒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台灣相思樹 台灣相思

名稱:台灣相思
類別:常綠喬木
別名:台灣柳、相思樹、相思子、洋桂花
拉丁學名:AcaciaconfusaMerr.
科名:含羞草科Mimosaceae

豆科(Leguminosae)

主要花期:4月到8月

相思樹原產台灣地區;陽性植物,喜強光。適合生長的溫度23~30℃,生長快。耐熱、耐旱、耐瘠、耐酸、耐剪、抗風、抗污染、成樹不易移植

落葉喬木,二回羽狀複葉,羽片6-18對;小葉20-40對,狹矩圓形,長6-8毫米,寬約2毫米,
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背麵粉綠而疏生毛;托葉膜質,半心形,長可達2.5厘米,早落。

台灣相思樹 台灣相思
頭狀花序3-6個,呈圓錐狀排列,頂生或腋生,總花梗密生絨毛;花黃綠色,連雄蕊長12-25毫米;雄蕊綠白色莢果條形,扁平,長7-15厘米,寬約2厘米,嫩莢疏生毛,後變無毛。
分布於福建、 湖南、廣東、廣西、 雲南越南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印度錫蘭也有。
栽為行道樹或山坡疏林中及路旁。樹皮含單寧;木材供制家具及箱板用材。

木名。①有些具有紅色種子的樹種。如“紅豆樹、海紅豆”等。②《文選•左思〈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劉逵註:“相思,大樹也。材理堅,斜(邪)斫之則文可做器。其實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③古代傳說,戰國時宋康王舍人韓憑之妻何氏美,康王奪之。韓憑自殺。何氏也投台而死,遺書願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兩冢相望。宿昔之間,有大梓木生於兩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錯,又有雌雄鴛鴦棲宿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宋人哀之,因稱其木為相思樹。見乾寶《搜神記》卷十一。

戰國時期,宋康王霸占了韓憑的妻子,恩愛至深的韓憑夫婦因此雙雙殉情,康王大怒,命人將二人分葬,十天后兩個墳頭各長出一顆大樹,樹枝相擁,樹根相抱。人們為了紀念這段忠貞愛情,將此樹叫做相思樹。

 

種類

相思樹目前在全世界一共有1200多種。除了歐洲和南極以外,各大州都有分布,其中在澳大利亞最多,大約有800多種,其次為亞洲,大約有150種,在中國只有台灣相思一種。現在我國種植的相思樹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屬於三級保護植物,大多生長在長江以南,分布也比較廣。

大葉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 Cunn. ex Benth.

尖葉相思Acacia caesia (L.) Willd.

兒茶Acacia catechu (L.f.) Willd.

銀荊Acacia dealbata Link

線葉金合歡Acacia decurrens Willd.

光葉金合歡Acacia delavayi Franch.

金合歡Acacia farnesiana (L.) Willd.

灰金合歡Acacia glauca (L.) Moench

黑荊Acacia mearnsii De Wild.

鈍葉金合歡Acacia megaladena Desv.

阿拉伯金合歡Acacia nilotica (L.) Willd. ex Delile

羽葉金合歡Acacia pennata (L.) Willd.

粉被金合歡Acacia pruinescens Kurz var. luchunensis C. Chen & H. Sun

阿拉伯膠樹Acacia senegal (L.) Willd.

藤金合歡Acacia sinuata (Lour.) Merr.

無刺金合歡Acacia teniana Harms

雲南相思樹Acacia yunnanensis Franch.

 

形態特徵

台灣相思樹 台灣相思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株高可達16米。枝葉細緻緊密,如同一團團綠色的 雲朵,金黃色的花朵就像夕陽餘暉下的雲彩.小枝無刺。幼株2回羽狀複葉,長大後小葉退化。頭狀花序腋生,圓球形;花瓣淡綠色,具香氣;雄蕊多數,金黃色,伸出花冠筒外。莢果扁平,長4~11厘米,具光澤。種子橢圓形,長5~7毫米,褐色。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相思樹分布於低海拔丘陵野外,雖然是豆科的一員,但卻沒有羽狀複葉,原來它的羽狀複葉只在小時有,當成為大樹時,滿樹都成為鐮刀狀的假葉了.

 

 

生物學特徵

以種子萌發無菌苗研究台灣相思的組織培養,結果發現子葉、下胚軸是誘導愈傷組織的理想外植體,最適培養基為MS+BA2+2,4-D0.2+3%蔗糖.子葉及下胚軸誘導的愈傷組織在MS+BA4+NAA0.2-0.4培養基中的出芽效果較好,子葉直接在MS+4-PU0.5培養基中誘導叢生芽效果最好,出芽率達90%.根誘導培養基為MS+IBA2+NAA1,生根率為27.8%.

生長習性

台灣相思樹生長在低緯度的亞熱帶附近,中國以嶺南台灣島等瀕海處居多。喜暖熱氣候,亦耐低溫,喜光,亦耐半陰,耐旱瘠土壤,亦耐短期水淹,喜酸性土。

相思樹的生長速度非常快,適應性也非常強,在各種環境中都能正常生長,還有就是它自身的固氮能力,能自己製造肥料,對綠地的改善。另外長期載種這種樹木還能改善土壤條件。因此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好地種桉樹,差地種相思。”這些樹葉經過分解以後,就形成了腐殖質就是土壤當中的養分,枯枝葉分解完以後,土壤的肥力就增加了,所以它改土的性能特別好。相思樹它還有一個很好的一個特性,它就是根部有根瘤,有固氮的作用,能把空氣中的氮固定下來,形成養分,對增加土壤的肥力很有好處。

 

栽培技術

 

繁殖培育

相思樹的繁殖一般採用的是有性繁殖,它的種子表面有一層堅硬的蠟質層,正因為有了這層蠟質層,才使得相思樹的種子保存40年以上仍然有發芽的能力。然而也正是由於這層蠟質層也才使得它的種子發芽非常困難,因此如果用種子繁殖在播種前一定要作特殊處理。因為蠟質層,在種子的外皮很厚,要先破掉,種子拿來以後,要拿90度以上的開水,開了以後,種子放在桶裡面,直接開水衝下去,到它自然冷卻,把那個水換掉,要用冷水再泡12個小時,然後撈起來,等那個種子露白了再直接拿去點播,如果剩下部分還沒有露白再燙,不能那么高,要70到80度左右的水,再泡,再去曬陽,那個露白的部分我們拿出來,直接點播到袋裡面去。用來點播種子的營養杯中的營養土一

台灣相思樹 台灣相思種子
黃心土占50%、 火燒土占35%、 有機肥占10%、 過磷酸鈣鈣鎂磷占5%。每個營養杯中只能點播一粒種子。大約在一個星期左右種子就會破土而出,等到幼苗長到15-25厘米高時就可以出圃造林了。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造林成活率以及成材以後林相的整齊。所以造林的苗木必須是合格苗,高度在15厘米以上,地徑0.3厘米以上,至少要有3張假葉的苗木。
 

另外在造林前還要進行20-30天的煉苗噴藥防治病蟲害處理,這樣才可以保證造林的成活率。儘管相思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選擇在海拔350米以下,濕潤疏鬆的微酸性、中性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長最好。一般在造林的前一年冬季要把地整理好。這樣才能使土壤充分風化,營養更豐富。相思樹在栽植前10天要下足基肥,每穴100克複合肥磷肥500克,每大約種植83株左右。相思樹是一種速生的熱帶常綠樹種,要求高溫高濕的生長環境,如果不能滿足它的需求,便不能很好的表現出它速生的特性。所以一般選擇在雨季造林,最好是3月上旬至4月中旬。因為這段時間氣溫逐漸回升,對相思樹樹苗移植後的恢復生長非常有好處。由於相思樹生長迅速,一般1~2年後就可以鬱閉成林了。通常情況下相思樹的撫育管理主要在造林當年進行。全鏟撫育兩次以上,必須保持林地乾淨,不長草和雜灌木及藤木,第一次在5-6月進行,第二次是8-9月期間。在撫育作業時,要保持幼苗不歪斜,以減少成林後單坎多株的現象發生。

 

栽培管理

7月莢果熟時由青綠變為褐色,應及時採種,採回果實曬乾,取出種子,乾藏,千粒重26.5克,發芽率80%-90%。容器育苗,播前用沸水燙種不超過1分鐘,再用冷水浸種24小時,播後7天開始發芽,待長出葉柄狀後移苗上袋,苗高20-25厘米以後可出圃造林。與樟樹混交造林效果很好,是較理想的伴生樹種,混交比例1:1或1:2-3可採用行間混交或行帶混交。也可營造純林,造林密度可大些,株行距1.5×1.5米,每公頃大約4400株。培育用材林,造林8-10年開始間伐,間伐強度為20%-25%;6-8年後可進行第二次間伐。

 

營造技術

台灣相思3~5月開花,7~9月莢果成熟。莢果成熟時呈褐色,能自行開裂,宜及時採種,除雜曬乾。種子含水率以9~10%為宜,可混以石灰或草木灰,袋裝或陶器貯藏, 1年內發芽率與新鮮種子相差無幾。千粒重26~31克,每千克約32000~38000粒。種皮堅硬,富油蠟質,極難吸水,宜將種子浸於沸水中,攪拌約2~3分鐘,再用冷水浸種24小時,然後播種,發芽率可達70~80%。如為苗圃育苗,一年生苗高可達60~70厘米,宜在苗高30厘米時栽植。如為容器育苗,苗高20~25厘米時即可出栽,效果比裸根苗好。造林株行距一般宜1.5×1.5~2×2米,侵蝕裸露地可1×1.5米或1×2米,營造薪炭林或在坡度較陡或沖刷嚴重的地方造林1×1米。台灣多採用直播造林,生長與植苗造林相同。此外,在花崗岩石質山地還可用飛機播種營造台灣相思純林或與馬尾松的混交林。害蟲主要有茶黃薊馬、大蟋蟀、吹綿蚧、龍眼蟻舟蛾等。

 

病蟲害防治

炭疽病:一般發生在6~9月。初期苗幹上出現針頭大小褐色斑,後病斑擴大整株枯死。防治方法:①燒毀病株。②盛發時噴65%代森鋅600倍液或代森銨、多菌靈等藥液防治。

立枯病:病斑圍苗木基部一圈而致死。可噴1%的波爾多液或50%的退菌特1000倍液。

黑蚱、金龜子類、蝶蛾類、葉甲類,害蟲食枝葉;黑蚱產卵於枝梢內,使枝梢枯死。防治方法:①剪除燒毀黑蚱產卵枝。②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灑。

 

主要價值

 

園林套用

台灣相思樹冠婆娑,葉形奇異,花黃色,繁多,盛花期一片金黃色。適宜園林布置,道路綠化,同時本樹種生長迅速,抗逆性強,為荒山綠化的先鋒樹種,又可作防風林帶,水土保持及防火林帶用。

 

套用價值

台灣相思台灣相思

景觀用途:樹冠蒼翠綠蔭,為優良而低維護的遮蔭樹、行道樹、園景樹、遮蔭樹、防風樹、護坡樹。幼樹可作綠籬

樹。庭園、校園、公園、遊樂區、廟宇等,均可單植、列植、群植均美觀。尤適於海濱綠化。花能誘蝶、誘鳥。
 

樹皮、果實等部位含有單寧,能作為黑色染料;枝幹可以用來燒炭。其生長迅速,萌櫱力強,可抗颱風,能在海邊栽種,為良好的水土保持樹種。木質堅硬、木材可作紙漿材、人造板、家具,樹皮可提取栲膠,樹葉可製作飼料,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十分顯著。相思樹的木材呈粉紅色,極美觀,材質細,紋理直,韌度好,是上等家具材料.另外還可作工藝品和細木製品.是人造板和纖維板的主要原料.相思樹的嫩芽可以治跌打損傷,樹根還可以作染料。是最上等的薪炭材。

 

相思木

台灣相思木台灣相思木

相思木,又名國產黑胡桃,(Asian walnut),產地:中國。

產品特性:材質堅韌、細膩均勻、紋理多帶黑色,紋理與木節比較誇張抽象,帶條狀條紋,自然散開;不易開裂,抗菌抗白蟻,耐腐蝕。

產品規格 310-910*92/123*18MM

相思木木材來源:東南亞材性用途:材性用途:心材呈黑褐色或朱古力色,高貴典雅,圖紋生動,結構均勻,強度及抗衝擊韌性好,很耐腐,廣泛用於武器、家具

 

名字聯想

相思樹,一個十分浪漫的名字,是否會讓你想到那紅色的相思豆——戀人的愛情信物呢?可惜的是,它並不會長出美麗的相思豆。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集,此物最相思”的紅豆,也被稱為相思子,但它並非台灣相思樹所生,而是一種蝶形花科植物紅豆樹(OrmosiahosieiHemsl.etWils)所生。而另一種小實孔雀樹也生產紅豆,被稱為孔雀豆或海紅豆(Adenantherapavonina),但這種紅豆不是純紅色的,而是有一端紅,一端黑,極像人的眼珠子,因此,我們就把這種豆叫做眼珠子,這種豆也常常被人們認為是相思豆

台灣相思樹只會結出咖啡色的扁扁的小不點兒種子,並不好看,其貌不揚。知道這一點,也許有人會感到遺憾,認為台灣相思樹名不副實,徒有虛名,霸占了一個動聽的名字,卻生長不出那美麗的紅豆,台灣相思樹是堅貞的,即使焚燒成灰,本質仍然堅硬,散發淡淡幽香;它的木質堅硬,樹紋扭曲,是最好的防風林,當颱風正面吹襲的時候,它可以庇護村人。颱風過後,桉樹和其他樹橫七豎八倒滿一地,而台灣相思樹被颱風打下的只是些樹葉和細枝,樹幹很少斷裂,台灣相思樹依然巍然屹立,沒有倒下!木質堅硬,樹紋扭曲,不輕言放棄,不輕易就範,這就是相思樹的本質。

 

歷史文獻

相思樹的稱謂之源有一段哀艷的典故:“戰國時期,宋康王門下的舍人韓憑,娶妻何氏。何氏貌美無比,康王垂涎何氏美色,強搶為妾。韓憑十分怨恨康王,康王便將韓憑囚禁,強迫他去修築城牆,遭受勞役之苦。何氏思念夫

台灣相思樹 台灣相思
君,悄悄差人送了封信給韓憑。康王得到了這封信,把信拿給左右侍臣看,信上只有一三句:“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侍臣們都看不出何氏書信所指何義。臣蘇賀告訴康王,“其雨淫淫,猶言何氏對韓憑的思念猶如雨水連綿不絕,悠遠深長;河水大深,是指夫妻兩地分離,無法相見;日出當心,是暗示何氏對著正午的 太陽起誓,對夫君的心決不會改變,願以死 殉情。”

不久以後,韓憑便自殺了。其妻何氏悄悄將所穿的衣服腐爛。有一天康王帶何氏登台,何氏趁康王不注意,便投台自殺。左右侍臣慌忙用伸手去拉何氏,可只拉到代號何氏的裙邊,腐爛的衣服經不住拉扯,代何氏墜台身亡,人們在何氏身上找到一封遺書,遺書上寫著,“大王貪愛我活著的身體,今天我偏要讓她死去,現在只剩一付屍骨,希望能賜與我與夫君韓憑合葬。” 

康王大怒,並不理會何氏的遺言。叫當地人埋了何氏,何氏的墳墓與韓憑的墳墓咫尺相望。康王說,“你們夫妻既然如此相愛,如果能在墳墓中相會,我就不會阻礙你們了。”短短的幾天后,韓憑夫婦墳頭就長出了兩株高大的梓木,十天之後,樹身大可滿抱,樹冠相互靠近,樹根相交於地下,樹枝交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隻,經常棲息在樹上,晨夕不去,交勁悲鳴,戚戚催人淚下。宋人為韓憑夫婦的真情所感動,稱墳頭兩株樹為相思樹。相思樹就是因此而得名。很多人傳說那兩隻棲息在樹上的鴛鴦就是韓憑夫婦的精魂。

今宋國國都睢陽還築有韓憑城。傳說中何氏所作歌謠流傳至今。“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戰國時,宋康王愛上舍人韓憑之妻何氏並奪之。韓憑殉情自刎,何氏跟著撞台而亡,遺書求與夫合葬。康王嫉怒,叫下人分葬之,兩冢相望。宿昔間,有大梓木生於兩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錯,且有雄雌鴛鴦棲宿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宋人哀嘆之,稱其木為相思樹。”

相關詞條

 

相關連結

http://ent.sina.com.cn/f/v/xstree/index.shtml
http://user.qzone.qq.com/474997897/blog/1197107307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F%E0%CB%BC%CA%F7&z=0

http://user.qzone.qq.com/474997897/blog/1197107307

多彩花卉

生活中缺少不了的是色彩,試想灰暗的人生將會是多么的痛苦,乏味!在這裡,你將領略到五彩世界的美麗與神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