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

台灣獮猴,學名: Macaca cyclopis,英名:Formosan rock-monkey,俗名黑肢猴,英文俗名為Formosan macaque或Formosan rock-monkey,台灣特有種,屬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學名中cyclopis是指圓的,Macaca cyclopis意指「圓頭的獼猴」。屬於舊大陸猴(Old world monkey) ,在台灣是除了人類之外,唯一的靈長類。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台灣獼猴

頭軀幹長36~45公分,尾長26~46公分,體重約5~12公斤。頭圓臉平,面頰裸出具頰囊,耳殼小。全身毛被厚軟,冬季為暗石板色,夏季轉為橄欖綠色,腹面為濃灰白色,股間有明顯之紅棕色肉墊,四肢下部及尾端接近於黑色,尾部粗且長。
毛髮主要為灰褐色,但個體間會有個體差異,有的偏黃或偏黑;成年個體體長約50-60cm,一般雄猴比雌猴大,尾長約體長的三分之二長,體重約5-12公斤;面頰裸出具頰囊,進食時會先將食

台灣獼猴台灣獼猴
物塞滿夾囊,再跑到較隱密或安全的地方慢慢咀嚼。 齒式:2/2,1/1,2/2/,3/3=32臀部有兩塊大肉墊,稱為“胼胝”,為厚厚的角質化皮膚,有利於在銳利的珊瑚礁岩或粗糙的石頭、樹幹上活動。齒式:2/2,1/1,2/2/,3/3=32臀部有兩塊大肉墊,稱為“ 胼胝 “,為厚厚的角質化皮膚,有利於在銳利的珊瑚礁岩或粗糙的石頭、樹幹上活動。

生態習性

台灣獼猴台灣獼猴
雜食性,以植物之果實、嫩莖葉、漿果類為主,食物攝取種類依季節而改變,偶而也吃昆蟲。為群居性動物,一群約10至30隻左右集體行動,活動區域以樹林上層為主。白天活動,清晨和黃昏為覓食高峰,喜出現於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遇危險時會發出短促之吼聲或搖動枝幹來警告同伴。

棲地分布

為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各山

台灣獼猴分布圖台灣獼猴分布圖
區,棲息地從全島海拔100~3200公尺之濃密天然林帶皆可發現其蹤跡。廣泛分布於各山區,自平地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棲息環境以濃密之天然林為主,喜出現於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台灣的中央山脈及東部海岸山脈,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尤其是國家公園,其境內自然環境較不易為人所破壞,所以極適合台灣獼猴的棲息。台灣的中央山脈及東部海岸山脈,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跡,尤其是國家公園,其境內自然環境較不易為人所破壞,所以極適合台灣獼猴的棲息。

保育狀況

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動物之一,在

台灣獼猴台灣獼猴
高雄市,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研究者自1993年7月至1999年12月,平均每年觀察及追蹤壽山台灣獼猴超過180天以上。同時經由個體辨識, 來確定猴群之成員組成變化以及行為。目前壽山台灣獼猴之猴群數有22群,其中有2群,正在追蹤中;其數量約為780隻,但近年來增長率有趨緩之勢。

相關新聞

高雄市政府已訂定壽山自然公園管理辦法,並獲行政院核備在案,現正進行範圍之界定 ,及柴山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區。但自七十八年部份開放以來,經人類的踐

台灣獼猴台灣獼猴
踏與蹂躪,壽山孕育大 自然無數的生命及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卻逐漸地受到有形的破壞及無形的殺手,而走向資源枯竭 與生態毀滅的憂慮,使整個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

其實此種情形,有心人士與有關單位一再呼籲,其效果不佳,還是我行我素,有過之而無不 及,無知的行為使生態系之潛在危機,步步走向萬劫不復的境地。就目前而言:其整個生態環境可早已列為保護區、環境教育區等,在此過渡的階段,應有一套有效的經營與管理.並劍及履及地實行,否則為時已晚,再談復育工作,那談何容易?今日不做,明日就會後悔!藉此篇報告, 除對台灣獼猴有近一步的認知與了解外,更盼喚醒人類的良知,保育壽山整個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以達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盤點猴科動物

猴科,即舊世界猴,靈長目的一科,是與猿類最接近的猴,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類靈長目動物。今天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也分布於歐洲集少部分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