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最近主流社交網路上比較流行的網路流行語。寓意友誼經不起考驗,說變就變。在“雞湯文”“標題黨”和微商廣告等“占領”朋友圈的今天,一些網友調侃“看朋友圈要交智商稅”,吐槽無效信息泛濫,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破壞友誼。

來源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是微博@喃東尼把翻船的過程畫了出來的漫畫《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友誼是一種很玄很玄的東西,他可以經受誘惑也堅韌不破,但也可以因為雞毛蒜皮說翻就翻。

引申含義

寓意友誼經不起考驗,說變就變。

引用示例

“乘坐在友誼之船的兩個好朋友,如果有一方變瘦,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喂,去校門口幫我拿個快遞”“我不在學校啊”“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衍生語

生活版:剛吃的晚飯說餓就餓了。
創業版:剛融的資金說沒就沒了。
親情版:親情的火苗說滅就滅了。
愛情版: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了。
友情版: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直男版:好好的直男說彎就彎了。

專家見解

南京市心理干預中心主任張純博士表示,有些容易出問題的朋友之間,由於沒有共同的追求,只有共同的利益;沒有共同的信仰,只有共同的目標,因此,儘管現代人對愛情、友情的渴望與日俱增,相互之間的關係卻更為脆弱,所以鬧掰如同“翻船”。
南師大心理學教授朱強表示,當下社會,大家工作壓力都很大,留給維繫“友誼”的時間、空間太少,再加上對行業的刻板印象,把自己對別人的希望轉化為一種“冒犯”。“網際網路傳播表達本身就是內容傳播,有時候跟形式並無關係,所以,不要太當真。用漫畫這種善意吐槽的方式表現出來,能引人警醒。注意不要被無心之過帶來的傷害影響彼此之間;也不用把主觀判斷取代客觀事實,有時候可能並不是你想像得那樣;更要放低身段,彼此理解。”

現狀

當社交網路給人天涯之遠近如身邊的便利之時,令人困擾的事情也隨之而生。“刷屏奇葩”讓不少網友直呼“不能忍”。

——群發助手檢測刪除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打開群發助手,群發此信息。彈出來好友驗證就證明對方把你刪了,別讓刪了你的人占用你的記憶體。”一年之內,上海市民陳嘉三次收到了同一個人發的這條微信訊息。

“第一次覺得沒啥,還挺理解的;第二次覺得有點煩;第三次就把他刪了。”陳嘉說,本來不常見面的朋友發來信息還挺高興的,但一看是群發助手驗證就興趣全無。

——微商面膜“三天變臉”,“三無產品”數不完

面膜使用前滿臉痘痕,用後皮膚馬上“吹彈可破”。在從事新媒體運營的高君說,自己的朋友圈之前有不少人在賣面膜、做微商,經常發這樣的對比圖。較之於一天發15條圖文並茂的動態、“不肯給熟人賺錢,結果被陌生人坑”的道德綁架,高君覺得微商最讓人難以接受的還是產品安全問題。“說什麼喝花茶能減肥、能美容,仔細想想,三無產品你敢喝?”

——老人常年“迷路”,孩子經常“被拐”

不轉發錦鯉本月必有災、起底披著國貨外衣的日貨、轉發此信息至微信群可獲得紅包……在廣州某銀行員工穆舒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謠言。最具迷惑性的是“真假摻半”“舊聞新說”的謠言。穆舒說,“看起來時間地點人物確鑿,但實際上不知道傳播了多少遍,從QQ空間到微博,現在又到了朋友圈。”穆舒說,對這類謠言長輩最容易中招,“一翻我媽朋友圈,騙局揭秘、老人小孩走失等謠言不少。她也不一定都信,但總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專家建議

提高個人媒介素養

針對朋友圈無效信息泛濫等情況,專家建議,公眾可提高個人媒介素養,學會鑑別信息,趨利避害,實在不喜歡,可以考慮關閉該功能。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濤甫告訴記者,事事都有兩面性,雖然說朋友圈存在很多無效信息,但也不可否認它還是有一些功能性信息的,要看公眾如何用辯證的眼光去鑑別。
對於“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言論,張濤甫認為這屬於個人的選擇,“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確實存在眼睛帶著大腦走的問題。公眾要學會去糟粕、取精華地使用朋友圈。”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位教授表示,使用微信朋友圈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不喜歡可以關閉該功能。不能片面的說它影響智商,“畢竟如何使用微博微信等傳播媒介,跟個人的媒介素養有關”。

“友誼小船說翻就翻”原作者喃東尼十分崩潰

“翻船”漩渦給喃東尼帶來知名度和閱讀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面積的抄襲。他在自己的公眾號發文稱,“這幾天崩潰了”。朋友、冬粉動不動就甩給他一個連結,打開一看,沒有署名,沒有出處,甚至侵權內容也有10萬次以上的閱讀量,“比我這兒都多”,喃東尼用了14個感嘆號表達自己的憤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