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西女王

占西女王

占西女王亦稱詹西女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主要領袖之一,原為印度詹西邦土王甘加達爾·拉奧的王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章西女王(1835~1858年6月18日),印度民族大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印度民族英雄。一譯占西女王。原名拉克希米·巴依(一譯拉克濕米·巴依)。 自幼學習騎術、射擊,聰穎,勇敢。1842年嫁給章西王,為王后。1853年丈夫去世後,因無子嗣,以養子監護人身分登基。1854年,英國殖民當局以“絕嗣喪權”為由兼併占西王國。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後,於6月4日在占西發動起義。1858年3~4月指揮起義軍保衛占西。她身先士卒,浴血奮戰,失敗後退往加爾比,與唐底亞·托比率領的起義軍會合。6月1日奪取瓜廖爾後,整頓軍隊,部署城防,負責防守東門。6月17~18日指揮抗擊英軍進攻,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鬥,直至犧牲。

詳細介紹

拉克希米·巴依,1828年生於印度的貝拿勒斯。在三四歲的時候,她隨從父母前往馬拉塔最後一個首相巴吉·拉奧二世的王府居住,同拉奧二世的養子納納·薩希布和坦蒂阿·托皮結成了好朋友。巴依從小精通武藝,7歲就學會了騎馬。1842年,她14歲時嫁給了比她大二三倍的章西王公甘加達爾·拉奧,成了章西王后。
王公死時沒有兒子,葩伊在王公臨死時所生的一個兒子不久之後又死去了,所以,按照當時英國所定的規矩,哪個王公死後,如果沒有兒子繼承王位,那么就要廢除他的領地,收歸英殖民者所有。但是葩伊已經領養了一個兒子,並已經以養子的監護人的身份行使王權了。
英殖民政府不管這些,強行兼併了章西。葩伊拒絕英國人的無理要求,章西人民也全力支持葩伊,表示願意和女王一道,與英國殖民者作堅決鬥爭。
1857年,印度爆發了反英民族大起義(史稱印度民族大起義),全國上下都與英國侵略者展開了積極的鬥爭。章西人民也在女王葩依的領導下參加了起義,配合其他地方的起義軍抗擊英殖民強盜。6月4日,女王率領起義軍占領了軍火庫,打死了英國在占西的最高指揮官鄧洛普,並最後重新占領了章西,7月8日,英軍投降,女王葩伊重登王位。女王重新執政後,為了配合印度各地的反英鬥爭,率軍南征北戰,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者。
1857年9月,英軍攻陷德里,起義軍遭受重大損失。當英軍有了喘息的機會後,便調軍隊撲向章西,次年1月,中印度英軍總指揮羅斯將軍率軍來到章西。章西女王葩伊早已作好了一切準備。
女王葩伊親率起義軍抗擊英軍,但終因寡不敵眾,女王率軍棄城而走。英軍占領了章西。
1858年6月1日,女王葩依所率起義軍同托比的部隊匯合,進駐瓜廖爾。瓜廖爾是印度中部的一個軍事重鎮,應該說,義軍占領瓜廖爾後,對其他地區的起義軍也非常有利。但由於德里的莫臥兒王朝已投降英軍,各地起義軍群龍無首,盲目作戰。鑒於這種情況,葩伊和托比推舉他們的另一位好朋友、當時也是起義軍一個重要領導人的薩希布為起義軍領袖。同時,還任命其他各部大臣。托比擔任起義軍總司令。女王葩伊立下誓言:“我將全力以赴,擊潰英軍!”
羅斯看到起義軍到瓜廖爾,就立刻率軍前來圍剿。女王奉命鎮守東門,抗擊英軍。女王和她的女友曼達爾、卡希縱馬戰鬥。起義軍們見女王如此驍勇,信心倍增,士氣高昂,多次打退了英軍的進攻。

殉難過程

6月17日,瓜廖兒終於被英軍攻陷,為了掩護義軍主力突圍,女王率領一百多名義軍在東門外斷後。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女王揮舞著雙刀,來回衝殺,敵人聞風喪膽,死傷無數。由於叛徒的出賣和敵我實力的懸殊,義軍的人數越來越少。女王帶領幾十名親兵,殺出一條血路,來到一條河邊,只要跳過這條河就安全了。但是女王的白馬由於過度疲勞,卻怎么也跳不過河去,女王只好轉過頭來和敵人決鬥。勇敢的女王率先沖入敵陣,左右奮力拚殺。敵人倉皇舉槍對準女王射擊。一陣彈雨過後,驍勇的女王中彈了。她的左大腿上挨了一槍。 女王緊皺眉頭,左手用力按住腿上的傷口,右手仍然奮力揮舞著戰刀。聖潔的鮮血像無數條小溪,點點滴滴落到了腳下的土地上。奮戰了一天的女王體力漸漸不支了,鮮血又不斷地從傷口流出來,但她仍然硬挺著和敵人搏鬥。這時,敵人已經發現了女王的身份,把她團團圍在中間。美麗的章西女王身負重傷,血染戰袍,痛苦地伏在馬背上,那條傷腿已經完全麻木了。十幾名貼身女兵組成人牆,護衛著她們敬愛的女王。就在這萬分危急之際,另一名義軍將領託庇亞冒死殺入敵陣,將敵人引開,女兵們趁機把女王救到了安全地帶。她們把女王背到河邊的一棵大樹下,為她包紮了腿部的傷口,把一件軍大衣蓋在女王身上。女王躺在地上,此時已經十分虛弱了。然而,當得知託庇亞為了救自己而身陷敵陣之後,芭伊堅持讓親兵把自己抬到戰馬上,咬著牙再次投入戰鬥。她和託庇亞的部隊會合在一起,同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展開了決鬥。在激戰中,一名英軍的刺刀戳進了女王高聳的胸部。這一刀刺在右胸下方,雖然沒有傷到內臟,但頓時血流如注。芭伊再也支撐不住了,眼前一黑從馬上跌了下來。在她翻身落馬的一刻,她用盡最後的力量將那名刺傷她的英軍的一條胳膊砍了下來。女王掙扎著要從地上爬起來,就在轉身的那一刻,一名英軍近距離向她腹部開了一槍。罪惡的子彈貫入了女英雄的腹腔!女王捂著血如泉涌的肚子,再一次痛苦地倒下了……
幾名親兵見狀拚死擋住敵人,女王身邊的兩名女兵飛快地救起女王,把她抱到馬上,撤離了戰場。兩名女兵心急如焚,她們知道在這個樹林裡,有一間小屋,是義軍的聯絡站。小屋的主人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名叫阿比,是遠近聞名的神醫。只要女王能堅持到那裡,就還有救。她們終於來到了小屋門口,一名女兵把浴血的女王從馬上背下來,另一名大聲呼喚阿比。叱吒風雲的女王芭伊此時已奄奄一息,難以忍受的痛苦無情地折磨著這位堅強的女勇士,她艱難地喘著粗氣,身體劇烈起伏著。幾名逃出來的親兵關切地圍在女王身邊,個個泣不成聲。
女王的胸部、腹部都被鮮血染紅了。阿比含著眼淚為女王包紮傷口,然而腹部的一槍傷得太重了,無法止血,芭伊青春和生命的鮮血不斷地湧出來,很快染紅了她身子下面的床單……這位強壯的女英雄的鮮血已經快流盡了,女王臉色煞白,嘴唇發乾,雙目緊閉。這時,遠處傳來英軍的馬蹄聲,女王從昏迷中醒來,睜開那雙姣美的大眼睛,斷斷續續地說:“我不行了……你們一定要把小王子送到安全的地方……不要讓我的身體落到英國人手裡……”說完女王再一次地昏迷了過去。搜尋女王的英軍越來越近了,已經沒有時間了!幾名親兵只好含著熱淚,用恆河的聖水為女王擦洗傷口的血污,縫合住腹部的傷口。然後找來一張毛毯,包裹住那記載著姑娘英勇與光榮的年輕的身軀。
幾個人很快在門外搭起了一堆柴禾,按照印度教的儀式,高高抬舉著女王的忠軀,把一息尚存的女王抬到上面,點燃了柴堆。熊熊烈火吞噬了女王那不屈的嬌軀。這位印度人民的好女兒,勇敢而堅強的女王走完了24歲的光輝人生。但是她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印度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為自由而鬥爭的人們!

影響

拉克希米 芭伊的犧牲給印度民族起義造成巨大損失,不久,轟轟烈烈的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失敗了。儘管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起義軍卻給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軍費4000多萬英鎊,大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
年輕的章西女王為國捐軀了,但她的英名和光輝形象卻永遠留在印度人民心中。就連她的敵人也對這位讓他們聞風喪膽的年輕姑娘欽佩不已。女王犧牲後,英軍用最高規格的軍禮安葬了她的骨灰。英軍統帥羅斯將軍在回議錄中說:“章西女王出眾的美貌、智慧和頑強精神,使她成為所有叛軍領袖中對我們最危險的人物( "remarkable for her beauty, cleverness and perseverance" had been "the most dangerous of all the rebel leaders")”。現在,在瓜廖爾有拉克希米 芭伊墓,在章西和瓜廖爾都有女王策馬揮刀英姿的銅像。在印度軍隊中有拉克希米 芭伊女兵兵團,印度各處還有很多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女子學校、社團組織等。她的光輝事跡在她犧牲後不久就被編成詩歌在印度各處傳頌,後來又有大量的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出現。其中法爾瑪的小說《章西女王》被翻譯成中文,1981年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印度根據她的事跡在1953 年和2007年拍攝了兩部電影。其中1953 年的電影《章西女王》被編譯成中文,在我國各地上映,反響很大。章西女王的事跡也收入了我國中學世界歷史課本。
女王葩伊用她正值青春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的壯烈篇章。她是印度人民的驕傲,也為全世界人民所景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