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鎮

南雅鎮

南雅鎮位於重慶市開縣西南部,清初在馬嘶橋建場,中葉遷楠樹椏口,以“楠椏”諧音“南雅”為場名,南雅鎮便以南雅場而得名。海拔280米,政府駐地南雅場距縣城44公里,地處川渝結合部,為開縣、開江兩縣交界處,轄原南雅鄉、民主鄉、書香鄉所屬行政區域,幅員面積70平方公里,共24個行政村(即:南雅、大沖、三山、龍門、天龍、馬橋、新全、香爐、楊河、天津、民主、插旗、群力、民安、新民、印合、烏龍、三角、書香、巒洞、金銅、雲樂、石安、雙和)322個社,1個居委會,總人口40952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南雅鎮南雅鎮
2004年總戶數13370戶,總人口44036人,村組規模調整中,保留1個居委會,將24個村調整為10個村,將322個村民小組調整為98個村民小組。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296萬元,全鎮財政總收入59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8元,糧食總產量1700噸。

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南雅鎮地屬低山丘,最高點為香爐村朝天觀,海拔903米,最低處民主村羅家灣岔河口,海拔195米。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漁業、生豬、蠶桑樹、牛羊養殖較為發達,油料雪梨、雜水果、柑桔、藥材、竹業、花生、林業發展很快並漸成規模。
天然氣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可觀南雅鎮盛世。產天然氣,是開縣能源基地之一,著名的“五百梯”天然氣工程為天然氣氣田富集區開發工程之一。為更好地開發這些寶貴資源,南雅鎮大力發展硬體建設。近幾年來硬化集鎮街道,安裝程控電話1500門,定址敢無線電話傳輸基地,路燈、公共廁所、文化娛樂敲詐齊全。鎮域內商品流通繁榮,社會事業發達。全鎮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8座裝機容量125千瓦,酒廠3個,預製場2個,煤廠1個。學校有:鎮設國中一所、小電站1個、國小3所、村小21所、農校1所、農校1所、分校2所。

完成再生稻5000畝,1000畝撂荒耕地全部復耕,投資80萬元修建養牛場1個,全年出欄生豬1.8萬頭,家禽50萬隻,完成了500名勞動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8500人,獲勞務收入5000萬元,規範完善了28個村合作社,增加固定資產投入600萬元。

黨建建設

南雅鎮南雅鎮
一是重考核,突出工作實績。從組織、人事、紀檢等相關部門抽調48名幹部,組成了由區級領導幹部任組長的6個考核組,對全區14個鄉鎮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近5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考核,開展了重點工作社會評價、工作實績考核,“誠信度評價”、“滿意度評價”等,注重對領導幹部生活圈情況的了解。

二是重選配,強調德才兼備。以工作考核為基礎,對鄉鎮領導幹部隊伍進行全面分析,強調學歷而不唯文憑,注重實績而不唯數字,重視公論而不唯票數,把想幹事、能幹事、乾成事、乾實事的幹部選配到黨政正職崗位上。2008年,全區14個鄉鎮黨政一把手的平均年齡為38歲,最大的44歲,最小的32歲,鄉鎮黨政一把手學歷均為大專以上文化,其中大學23人,占83%。

三是重監督,體現民眾公認。區委出台了對黨政“一把手”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建立健全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監督制約機制。加大對“誠信度評價”、“滿意度評價”結果的運用,對工作考核中誠信度、滿意度低於50%的1個鄉鎮領導班子的2名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及時進行了調整。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不移地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去,把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旅遊開發

南雅鎮南雅大佛
旅遊景觀漸成規模南雅鎮以南雅大佛為龍頭,逐漸形成了以三山水庫水上樂無天龍八仙洞五百梯森林公園大鄉城太廟等自然、人文景觀為輔的旅遊觀光帶。其中南雅大佛是原四川三大佛之一,公認為渝東大佛之首,歷史悠久,雕塑精湛,雄偉狀觀,已成為方圓幾百公里的旅遊亮點。

獨具特色、遐邇聞名、堪稱巴渝一絕的開縣南雅大佛寺石佛,座落在開縣西南部的南雅鎮,為唐末寧元時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內大佛依山而立,就岩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頷首,盤腿打坐,成為巴蜀境內僅次于樂山大佛的第二大佛,現為重慶直轄市域內第一大怫,曾為重慶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開縣的標誌。
南雅鎮位於重慶市開縣、四川省開江縣交界處,距開縣縣城45公里。北緯31°04′,東經108°05′。原有的寺廟——大佛寺,20世紀50年代初為破四舊,拆除廟宇,廢作他用。在20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人炸掉了直徑一米多的大佛腦袋,唯佛身尚存。1997年初,當地抓住重慶直轄大力發展旅遊資源的契機,組織人力重新修葺大佛,恢復了大佛的本來面目,並修復了寺廟的正殿,在佛像周圍遍植風景樹。現在,經過修葺重現風采的大佛,參觀者絡繹不絕。1999年大佛寺旅遊區接待中外遊客8萬多人次,創稅利近百萬元,成為蜚聲巴渝的佛門聖地和旅遊聖地。
 
大佛寺座落在鎮區北部。大佛寺分為大雄寶殿、觀音閣、三聖堂等上三殿和下殿戲樓,大佛便居於大雄寶殿正中。佛像巨大,身高10.8米,佛座寬6餘米,掌中捧著巨大的佛珠,刻工粗擴,線條明快,神態慈祥,形貌生動。兩腳心間距3米,可容一成人睡臥。兩耳垂肩,慈眉善目,盤坐於蒲團之上。佛像完全雕鑿在整體懸崖巨石上,工藝精湛,雄偉壯觀。

南雅鎮南雅大佛
據考證,大佛大約始建於唐末,一馮姓石匠歷時43年鑿像立廟,直至無疾而終;接著北宋真宗景德3年,萬州一李姓巨商攜金來南雅,請工匠修上三殿,將大佛塑像鑿離於岩體,並給佛像鍍金;明神宗萬曆3年,破山海明來此暫居,廣植花草樹木,並在廟前親手栽植桂花樹兩株,後雲遊至梁平雙桂堂定居,雙掛堂開山祖師,成為我國西南佛學始祖。大佛寺歷經6朝954年連續修建,現已頗具規模,遠近聞名,成為重慶東北部地區重要的佛教勝地。

正殿右側建有藏經樓,收藏著幾十種數千冊經書。其中有出生於開縣中和鎮、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的留美院士智慧法師從1995年至1998年間陸續郵寄的千餘冊經書,包括極其珍貴的《千古名僧玄奘》《佛教修學要典》等書籍。殿外右邊的觀音閣內,排列著身高1.5米的十八羅漢塑像;左邊三聖殿供塑著西大三聖,耳樓分別塑有財神、韋馱、靈宮等各種神像。出得殿門,經甬道拾級而下,兩尊口含石寶的巨獅守護左右,圍牆兩側撐出兩株正在抽枝換葉的高聳的桂花樹,孕育著濃濃的香氣。這想必便是當年破山祖師親手栽植的桂花樹。

南雅的旅遊資源、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同時開發具有考古價值的文物古蹟“南雅橋廊”,傳奇神異、獨領風騷的“八仙洞”和已列入三峽文物保護區的恐龍化石群以及川主廟、百岩石刻、五百梯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積極塑造鎮區人文景觀,讓人工構築物與自然環境融合,相得益彰。

社會建設

南雅鎮南雅鎮
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協調統一。要廣泛開展文明社區、和諧鎮村等形式多樣的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農民自身綜合素質,進而提升農村社會“搞經濟面向世界,學政策看中央檔案,用科技‘換腦子’,用文明育孩子”的文明程度。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農村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成了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解決好這個問題,需要以農業產業化為動力,鼓勵和引導農民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健全和完善各類公共服務組織;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儲備、運輸、銷售等環節,大力發展科技服務型、市場行銷型、綜合服務型的行業協會和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壯大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傳統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

相關措施

南雅鎮南雅鎮
一是初步實現農村公路的通達和通暢,基本形成農村公路網路骨架。形成以“鐵南路”“鐵講路”為核心,10條通村公路為骨架,社社通公路,每戶村民距公路不超過700米的通暢新局面,廣大民眾的“出行難”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二是融洽黨群、乾群關係,推動各項工作開展。通過推動農村公路建設讓廣大民眾真切認識到本屆黨委政府是真真切切為民眾著想,踏踏實實為民眾辦實事的政府,是能夠帶領廣大民眾脫貧致富的實幹政府。
三是最佳化投資環境,推動產業發展。農村公路建設的大力推進,將切實改變閉塞、落後的形象,進一步最佳化南雅的投資環境和外部形象,徹底打破辣椒和“官溪蜜柚”產業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壯大特色產業提供有力的保障。

重慶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