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梅

南陽梅

南陽梅,惠蘭名品,綠花梅瓣。本品為宜興顧同蓀氏所發現的秘藏品名花。葉姿,中闊的半立葉性。葉長一尺五、六寸。葉肉肥厚,堂堂大方姿勢。花容,三瓣圓頭,厚肉緊邊,合背分頭的半硬兜捧心,尖如意舌,為色綠,平肩開的名花

簡介

瓣型: 赤殼類綠花梅瓣

歷史: 民國時江蘇宜興顧同蓀選出,抗戰前流傳日本。

南陽梅 南陽梅

特徵: 外三瓣長腳圓頭,合背半硬捧心,放角劉海舌,紅塊鮮艷。一字肩,花色盡綠。

歷史

記載“南陽梅”的時間應在上世紀30年代以後。日本的《蘭華譜》是最早記載南陽梅的蘭著:“南陽梅,本品為宜興顧同蓀氏所發現的秘藏品名花。葉姿,中闊的半立葉性。葉長一尺五、六寸。葉肉肥厚,堂堂大方姿勢。花容,三瓣圓頭,厚肉緊邊,合背分頭的半硬兜捧心,尖如意舌,為色綠,平肩開的名花。附記,本品似較優勝於〔程梅〕。目前栽培不多。”留下一幀花葉全照和一幀花容特寫照。

自上世紀30年代以後,“南陽梅”一直在日本留傳,1966年《東洋蘭花物銘鑒》、1973年《中國春蘭銘鑒》、1979年《蕙蘭銘鑒》、1992年《中國春蘭銘鑒》以及《春蘭名品鑑賞栽培》、《春蘭銘品寫真集》、《一莖九華銘花集》分別都有此種的記載或照片。

1973年台灣董新堂《蕙蘭專集》中記入了此種:“南陽梅(Cym.Oiwakensis Hay.`Nan-Yong-Mai’):葉廣,厚肉,濃綠色,半垂性,長約四十七、八公分。花梗高出葉上,大花嫣然,破格優美,故屬稀品。小花莖赤紫色,花梗粗長,高約五十公分。花序井然,每梗著花七、八朵,赤徑(莖)中首位,堪與〔慶華梅〕比美。主副三瓣豐厚,緊邊,淡黃綠色,平肩,徑約五公分。捧心大,半硬。如意舌,幅廣,上有紅散點。本種系宜興顧同孫(蓀)氏培養,性質強,繁殖開花均易,惟如栽培管理不良,花帶濁色,應注意。”留下一幀黑白照。

上世紀90年代初,從日本返銷的“南陽梅”開始湧入國內,蘭友們對“南陽梅”的認識也是這個時期開始。國內蘭著記載較早的應屬成書於1992年、發行於1993年元月的《紹興蘭文化》,記載較為簡單:“南陽梅,梅瓣,瓣端有尖鋒,肉厚,半硬捧,紅色如意舌。”其後出版的有關春蘭蕙花的蘭著中大多有此品的記載和照片。北方蘭友見到“南陽梅”的時間更晚一些,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或以後,有人多次從日本帶回的蕙花中便有標有“南陽梅”的蕙花來。無花之草難能辨認,有花之草又似“元字”或其它名品(日本返銷草中少有冒名頂替的行花)。蘭界裡一直有“南陽梅”與“元字”為同種異名的說法,當然也有兩個品種的觀點。通州的嚴雄飛先生與台州的葛新星先生都曾談到過“南陽梅”與“元字”的區別,很值得參考,現將部分摘錄於下。嚴雄飛先生談到兩種的區別時說:

“元字清道光年間蘇州滸關愛蕙人選出。於1934年被日本人引進。南陽梅民國年間宜興顧同蓀密藏珍品。於1936年被日本人引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