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錐共同市場

南錐共同市場

南錐共同市場(Mercosur or Mercosul),亦稱南方共同市場。是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委內瑞拉和巴拉圭等南美洲國家的區域貿易協定。南錐共同市場源於1985年阿根廷總統勞爾·阿方辛,與巴西總統若澤·薩爾內簽署的兩國整合、合作及發展協定。其成立宗旨為促進自由貿易及資本、勞動、商品的自由流通。1991年,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及巴拉圭四國簽訂《亞松森協定》,並於1994年增修《黑金市議定書》,確立共同市場組織架構。委內瑞拉於2006年6月17日簽署會員協定書,並於隔月成為會員國。其後,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及秘魯等國取得準會員資格。該組織有整合中南美洲的使命。

簡介

南錐共同市場旗幟旗幟

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4國總統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簽訂了《亞松森條約》,決定建立南錐共同市場。條約的宗旨是共同謀求解決經濟困難,走共同脫貧的道路。進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並推動拉美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條約規定,逐步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在1994年12月31日前實現商品、勞務和生產因素的自由流通;各國間協調在地區和國際經濟會議上的、協調巨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立法、採取共同的貿易政策等。

1995年1月1日,南錐共同市場正式開始運作,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開發中國家組成的共同市場。最高機構是由成員國外交部長和經濟部長組成的理事會,行政秘書處設在蒙行維的亞。

南錐系指拉丁美洲南部地區,除4國外還包括智利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等國。這8個國家從北向南延伸形成一個錐體,故被稱做南錐地區。

南錐共同市場包括了占拉美地區總面積59%的土地,占總人數44%的人口,4國國內生產總值占拉美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51%,因而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力。

組織機構

(圖)南錐共同市場理事會

理事會

理事會 (common market council)是最高決策機構。由成員國外交部長和經濟部長組成。理事會主席由各締約國外長輪流擔任,任期半年。理事會至少每年舉行一次有各國總統參加的會議,必要時可召開若干次會議。負責制定一體化進程的政策。

共同市場小組

共同市場小組 (common market group),是執行機構,負責實施條約和共同市場理事會作出的決議,就執行貿易開放計畫、協調巨觀經濟政策、與第三國商簽經貿協定等提出建議。共同市場小組下設貿易事務、海關事務、技術標準、稅收金融政策、陸路運輸、海上運輸、工業和技術政策、農業政策、能源政策和巨觀經濟政策協調等10個工作組。共同市場小組行政秘書處設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貿易委員會

貿易委員會 (trade commission),負責共同市場聯合商業政策,監督共同對外關稅的執行。

聯合議會委員會

聯合議會委員會(jointparliamentary commission),由成員國議員組成,職責是促進本國執行共同市場決定。

經濟和社會協商論壇

經濟和社會協商論壇 (consult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forum),由成員國商業團體和工會代表組成,起顧問作用。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每半年舉行一次。

經濟合作

(圖)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在加拉加斯簽署委內瑞拉成為南方共同市場(南共市)正式成員國的檔案。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在加拉加斯簽署委內瑞拉成為南方共同市場正式成員國的檔案。

南共市成員國間絕大部分商品實行無關稅自由貿易,共同對外關稅則為23%。南錐共同市場為各成員國帶來了巨大的現實利益。南共市成員國間貿易和對外貿易增長顯著。4個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從1991年的40多億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10多億美元,平均每年遞增20%。1995年,南共市和歐盟簽署框架協定,計畫於下世紀初實現兩集團間自由貿易,去年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550億美元。1998年4月南共市還與安弟斯共同體簽署了框架協定,力爭在2000年以前實現兩集團間的自由貿易。

共同市場充滿活力的運轉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投資者,2006年流入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已超過350億美元。成員國之間的相互投資也隨之增多,各個領域的合作關係均有長足進展,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加深。

但是2007年年初以來,南共市最大的成員國巴西因本國貨幣雷亞爾大幅貶值而引發金融動盪,使巴西本國的經濟陷入嚴重困境,也給拉美其它國家帶來不利影響。南方共同市場面臨著組建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在這種背景下,南共市4個成員國於07年2月份舉行會議並發表聯合公報,重申將全面加快和深化該地區經濟集團的一體化進程。此舉能否使其渡過難關,將是區域內外共同關注的問題。

主要活動

1992年6月,第4次首腦會議決定,在“南方共同市場條約”中增加“實行民主體制”條款。

1993年7月1日,第4次首腦會議宣布自當年7月1日起內部貿易減免75%的關稅,以後每半年再減少7個百分點,1994年底基本消除所有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形成自由貿易區

1994年12月16日,第7次首腦會議宣布南方共同市場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運行,關稅聯盟開始生效,實行統一對外關稅稅率。

1996年6月,南共市與智利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確定在8~15年間相互逐步降低關稅,最終實現自由貿易。9月,智利正式成為南共市聯繫國。同年12月,同玻利維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雙方承諾於2015年實現自由貿易。1997年3月,玻利維亞正式成為南共市的第二個聯繫國。1997年6月南共市同秘魯就以“4+1”模式接納秘魯為成員問題開始談判。

1997年底南共市決定,從1997年12月1日起至2000年12月31日止,將共同對外關稅提高3個百分點,即最高共同關稅達到23%(烏拉圭、巴拉圭暫不實施)。

1997年第13次首腦會議決定,就成員國之間開放服務貿易開始談判,並討論制定有關政府採購制度。

1998年4月16日,南共市和安共體簽署了一項旨在2000年建立集團間自由貿易區的框架協定,6月29日兩集團相互交換了互惠關稅產品清單。此後兩集團間的談判一直徘徊不前,巴西單獨與安共體達成關稅優惠協定。

1998年7月第14次首腦會議就相互開放電信交通金融能源等領域的服務貿易達成了一致。會議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南共市及其聯繫國為“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和平區”,強調民主體制是一體化進程的根本保障。

(圖)南錐共同市場峰會現場

1999年2月21日至22日,南共市成員國首腦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會晤,重點討論了就巴西金融動盪和南共市國家經濟形勢,協調了立場。會晤後發表了聲明,強調南共市現行運行機制有利於尋求解決危機,重申加強自由貿易的原則。

1999年6月15日,南方共同市場第16次首腦會議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舉行。會議主要討論了地區政治、民主化、經貿及同歐盟自由貿易談判策略等問題,會後發表了《聯合公報》。會議決定成立巨觀經濟協調高級小組,確定了通過協調成員國巨觀經濟政策,建立本地區貨幣聯盟的戰略目標;協調了同歐盟就建立自由貿易區談判的立場;重申願和安第斯共同體繼續談判,推動建立南美自由貿易區。

1999年6月召開的第16次首腦會議確定了通過協調成員國巨觀經濟政策,建立本地區貨幣聯盟的戰略目標。會議重申,南共市內不允許獨裁政府存在,持續實施民主體制是南共市一體化進程得以發展的基本條件。對經歷了3月政治危機之後成立的巴拉圭新政府表示支持。會議認為加強內部協調,加速一體化進程有利於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嚴峻挑戰。

1999年8月南共市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磋商解決阿根廷和巴西間貿易爭端,但未取得實質結果。

1999年12月8日,南共市第17次首腦會議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舉行。成員國總統和烏拉圭當選總統及聯繫國智利總統和玻利維亞外長與會。會議發表了聯合聲明和兩份公報,重申實施民主體制是推進南共市一體化發展進程的政治保障和動力;呼籲各成員國克服經濟困難,解決貿易磨擦;對西雅圖世貿組織部長會議無果而終表示遺撼,決心在新一輪世貿談判中努力維護髮展中國家的權益。各國表示將加強國際事合作,決定建立成員國外交部間人權問題磋商制度。

1999年2月,南共市—歐盟第一屆商務論壇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南共市四國首腦及私營企業界人士與會。 6月,在第一屆拉美和歐盟國家首腦會議上,南共市與歐盟決定於11月就建立自由貿易區談判的原則、方式和非關稅問題正式開始磋商,2001年7月1日啟動關稅和敏感商品的談判,計畫於2005年建成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1999年6月,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分別同南共市簽署了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的協定。

2000年第18次首腦會議決定在2001年3月前制定統一巨觀經濟政策,並提議建立歐盟“馬約”式的貨幣同盟和解決貿易爭端機制,確定相互投資準則及加強社會領域合作的具體協定。同年第19次首腦會議確定自2002年起,各國通脹率控制在5%以下(巴拉圭除外),自2010年起,各國公債和財政赤字分別控制在GDP的40%和3%以內。會議決定將南共市共同對外關稅下調0.5%。會議就爭論已久的汽車貿易達成協定,2001-2006年,烏、巴(拉圭)兩國可對進口汽車徵收23%的關稅,巴、阿兩國將徵收35%關稅。同時,允許烏每年向巴、阿各出口2萬輛國產率不低於50%的汽車和價值6000萬美元的汽車配件。

2001年6月21-22日,南方共同市場第20屆首腦會議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召開,各成員國和智、玻兩個聯繫國總統與會,委內瑞拉和莫三比克總統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會議決定要加強內部協調與合作,以集團形式與美國和歐盟開展自由貿易對話並為此分別成立貿易談判小組,年底前重新啟動與安共體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會議決定從2002年1月起降低共同對外關稅。2001年12月15日成立貿易爭端仲裁法庭。

2001年7月,南共市同歐盟就建立自由貿易區舉行又一輪談判,歐盟答應將肉類、糧食食糖和奶製品等“敏感產品”貿易問題納入談判。

2001年10月,南共市成員國在拉美一體化協會總部正式簽署了汽車貿易協定。規定自2001年10月1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南共市成員國內部生產並銷售的各式汽車及配件關稅降為0,對地區外汽車、農用機車和配件分別徵收35%、14%和2%的共同進口關稅。

2001年12月20-21日,南共市第21屆首腦會議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召開。由於阿根廷爆發危機,總統德拉魯阿辭職,此會被迫改為非正式會議,所有原訂議題延至下次會議。本次會議僅通過了一項對阿局勢表示遺憾、呼籲國際社會對阿提供緊急援助的聯合聲明。

(圖)南錐共同市場南錐共同市場

2002年7月4日至5日,南共市第22次首腦會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墨西哥總統福克斯作為特邀嘉賓首次出席會議。南共市同墨西哥簽署了允許成員國單獨與墨發展雙邊自由貿易的框架協定;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國間就擴大汽車貿易簽署了雙邊協定。會議還責成南共市小組研究將行政秘書處改建成技術秘書處的可能性,並決定將世貿組織中的反傾銷條款運用於南共市常設仲裁法庭機制中。

2003年12月16日,在蒙得維的亞舉行的第25次首腦會議上決定增設常設代表委員會,阿根廷前總統杜阿爾德任委員會主席。他的任務是提出各項建議,協調成員國的經濟政策,代表南共市參加國際談判。在這次首腦會議上,南共市和拉美另一經濟組織安第斯共同體(安共體)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雙方將在10年內取消絕大部分產品的關稅,從而為建立南美統一大市場邁出重要一步。南共市和安共體幾乎涵蓋整個南美,總人口逾3億,年國內生產總值1萬多億美元。

2005年12月9日,南共市在設於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的總部舉行第29屆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建立南共市議會和南共市結構轉換基金規定等協定。同時,在南美能源合作、投資、南共市內部結構改革等一系列問題達成了廣泛協定。除南共市成員國的總統外,應邀出席本屆南共市首腦會議的還有南共市“聯繫國”智利、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秘魯領導人以及來自亞洲、北美、歐洲非洲等地區組織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使、建設部部長汪光燾也應邀出席了會議。

2007年1月,南共市首腦會議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與會領導人均主張消除分歧,加強團結,繼續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2007年12月,第34屆南共市首腦會議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舉行。與會七國領導人呼籲加強地區一體化進程。

2008年7月,第35屆南共市國家首腦會議在阿根廷北方城市圖庫曼舉行。會議通過的聲明強調將繼續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並強烈譴責歐盟的新移民法案。

對外關係

南共市積極發展同世界主要國家或集團的關係。1995年12月南共市與歐盟簽署了《區域性合作框架協定》,決定2005年建成跨洲自由貿易區。1998年7月22日,歐盟委員會決定啟動與南共市四國和智利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南共市第14次首腦會議對歐盟提出的談判倡議予以積極回應,在第16次首腦會議上協調了和歐盟談判的共同立場。1999年6月,歐盟與南共市和智利宣布將於當年11月就建立自由貿易區談判的原則、方式和非關稅問題正式開始磋商。

1998年7月,南共市及其聯繫國首腦與南非總統曼德拉共同簽署了關於擴大南共市與“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14個成員國間貿易的諒解備忘錄。2001年7月1日啟動關稅和敏感商品的談判。2002年5月,在第二屆歐拉首腦會議上,南共市與歐盟決定於7月開始新一輪自由貿易談判。

迄今南共市已同中國、歐盟、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建立了對話或合作機制。

與中國關係

(圖)開會首腦會議

1996年11月,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致函南共市時任輪值主席國巴西外長蘭普雷亞,提議建立中國──南共市對話機制,得到南共市的積極回響和支持。

1997年10月,由南共市輪值主席國、烏拉圭外交部埃斯皮諾薩大使率領的南共市代表團訪華,同中方舉行首次對話。代表團分別同外交部李肇星副部長和外經貿部孫振宇副部長就雙邊政治和經貿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進行了會談。錢副總理和外交部部長助理楊潔篪分別會見了代表團。雙方簽署了首次對話紀要。

1998年10月9日,中國和南方共同市場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第二次對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和外經貿部部長助理高虎城共同率團同由南方共同市場代理輪值主席、巴西大使雷納多·馬爾格斯率領的南共市代表團進行了對話。雙方一致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經貿和企業合作,並就促進技術合作問題進行了磋商。雙方簽署了第二次對話紀要,並舉行了企業家座談會。

2000年10月18日,應外交部邀請,南方共同市場輪值主席國、巴西副外長利馬率領的南方共同市場代表團訪華,在北京同中方舉行第三次對話。溫家寶副總理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和外經貿部副部長周可仁分別與南共市代表團舉行了工作會談。雙方就中國同南共市政治和經貿關係以及重大國際問題交換了看法,表示願意繼續加強在國際經貿領域的合作。楊潔篪副外長和南共市代表團團長、巴西副外長利馬大使簽署了第三次對話紀要。中國貿促會會長俞曉松會見並宴請代表團。

2003年9月,周文重副部長率團赴烏拉圭,舉行中南第四次對話,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對話機制和開展務實合作交換了意見。中方提出願在企業交流、農牧、醫療和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與南共市各國進一步開展合作。南共市提出擬於2004年在上海舉辦商展。

2004年6月,周文重副外長與以南共市輪值主席國阿根廷副外長雷德拉多為團長的南共市代表團在北京舉行中國—南共市第五次對話,雙方回顧了自1997年建立對話關係以來中南友好合作所取得的重要進展,一致認為對話為增進相互了解和推動雙方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發揮了積極作用;雙方決定正式啟動中國—南共市對話聯絡小組,並初步就中國—南共市自由貿易談判交換看法,決定各自開始進行可行性研究。

2005年12月,胡錦濤主席特使、建設部部長汪光燾應邀出席南共市第29屆首腦會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