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縣博物館

南漳縣博物館

南漳縣博物館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徐庶廟,又稱單公詞、徐公祠,是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基本信息

建築布局

南漳縣博物館南漳縣博物館
該祠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相傳東漢名士徐庶曾隱居於此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由門樓、前廳、後殿及過廊組成兩進小院。門樓三開間硬山頂,明間升高置大門。兩次間立面牆上分書“虎嘯”、“龍吟”行體大字。前廳、後殿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的硬山頂建築。

基本陳列

第一部分為“三國文化”,以湖北寺廟風格的徐庶故里為場所,反映三國歷史、徐庶生平簡介、名人字畫、明清碑刻拓片及古今碑刻;第二部分在博物館,展示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出土文物,唐宋以後各時代的傳世文物和地方革命史跡等。

館藏文物

南漳湖北鱷化石
1956年出土,為1.8億年前的鱷魚化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件完整化石標本,屬國家珍稀動物化石。
空心畫像磚
東漢。兩正立面豎向模印畫像,由上至下以單弧、雙弧狀高山分隔五層,形成崇山峻岭之勢,其間裝飾有單亭、雙闕、人物、動物(虎)、車馬出行、狩獵、幾何、圓錢、樹木組合圖案,製作工藝精細。
雙帶玉硯
明代。長方體,無雕刻紋飾,磨製精細,硯的二端各有二條天然石紋,形如白帶,故稱雙帶玉硯。
綠釉青瓷龍柄雞首壺
盤口、圓唇、束頸、鼓腹、平底。口及肩連豎鉤形龍柄,龍口含盤口。柄對應的肩部另一側飾一雞首。另外兩側附有對稱雙系(合為四系)。器體施綠釉,釉不及底,釉色晶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