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位於湖南益陽市,面積168000公頃。地處長江中游平原最大的過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每年在保護區越冬的水禽約1000萬隻,是白鸛、白鶴等許多水禽的重要棲息地。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魚類中華鱘的棲息地。該濕地對長江的洪水調蓄作用極其重要。

簡介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保護區位於長江中游的湖南省,面積168,000 公頃,經緯度28°50'N 112°40'E。湖區內有大量的白鸛(CICONIA boyciana)、白鶴(Grus leucogeranus)、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以及許多經濟魚類。南洞庭湖在調節長江洪水上有很大作用。湖區內有居民1.4萬人,以捕魚和人工養魚為生。此外每年生產12萬噸蘆葦。由於長江上游的森林採伐,導致下游洪水和大量泥沙淤積,加上工業污染,對保護區構成威脅。保護區開展愛鳥周活動,對學校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每年來此觀鳥人數為2.4萬人。國際重要濕地編號1151。

湖南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西南面,總面積16.8萬公頃。其中核心區3.9萬公頃、緩衝區6.1萬公頃、實驗區6.8萬公頃。1997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2年2月被批准加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廣闊的湖泊星羅棋布地分散著118個生態類型多樣的湖洲和島嶼,具有“水漲為湖、水落為洲”的自然特色。過水性湖泊的典型特徵使其成為了各種珍稀、瀕危物種的天然基因庫,同時也是它們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場。獨特的自然景觀、多樣的生態類型,構成了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東北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地理位置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湖南省南洞庭湖濕地水鳥保護區位於洞庭湖西南,沅江市境內,地跨東徑112°18′15″至112°56′15″,北緯28°113′30″至29°3′45″。保護區內有15個鄉、鎮、場,30萬人口,總面積16.8萬公頃。

南洞庭湖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地處長江南岸,它的東、南是我省湘江和資水的出口。

自然條件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1、地貌:該區屬長江中下游洞庭平原堆積而成的沼澤地貌。境內河岔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全區由118個湖洲和18個湖泊組成。

2、土壤:南洞庭湖濕地土壤,主要為潮土、沼澤土和沼澤化草甸土。

3、水質:洞庭湖屬過水性湖泊,湖水更換周期最長為19天。據檢測,水質屬國家標準Ⅱ類。

4、氣候:南洞庭湖區屬華中地區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其特點是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日照和無霜期都比較長。

鳥類資源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已被國家列為“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上生活著多種珍稀瀕危水禽和其它野生植物。南洞庭湖有118個人跡罕至的湖洲和湖島,有植物863種,鳥類164種,魚類11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鱘、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等10種。

保護區內鳥類資源極其豐富,據調查記錄表明,本區有鳥類16目43科164種,其中鴨科30種,鷸科19種,鷺科14種,鷹科6種,隼科4種,雉科3種,雀科4種,秧雞科9種,杜鵑科4種,翠鳥科4種,反嘴鷸科3種,伯勞科3種,鴉科6種。據專家測算,在此越冬的候鳥有1000萬隻左右,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有白鸛805隻,黑鸛300隻,白頭鶴200隻,白鶴400隻,白琵鷺1000多隻,大鴇30隻,白忱鶴400隻,天鵝400多隻,灰鶴1000隻,中華秋沙鴨20多隻,白額雁30000隻,豆雁35000隻。1997年,日本雁類協會池內俊雄測出此處小白額雁30000多隻,遠遠超出世界記錄的18000隻。另外,保護區有植物154科475屬863種,獸類23種,爬行類23種,兩棲類8種,魚類12目23科114種,蝦類4科9種,貝類9科48種。

保護區描述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由於湘、資、沅、澧和長江水匯流注入,使南洞庭湖濕地具有水浸皆湖,水落為洲的沼澤地貌特徵,境內河汊縱橫,洲島密布,廣闊的湖面上星羅棋布地散布著118個人跡罕至的湖洲和湖島。2002年,南洞庭湖被確定為國際濕地自然生態保護區,其核心區在沅江市境內的魯馬湖,面積達80多平方公里。

湖洲蘆葦面積達2.4萬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葦荻群落。湖洲上生長的野芹菜、野藜蒿、蘆筍和蓼米被譽為“洞庭四珍”,是地地道道的野生的綠色食品,倍受人們珍愛。

景點

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南洞庭湖濕地和水鳥保護區

南洞庭湖主要景點有萬頃蘆盪,百里柳林、萬洲迷宮、湖上草原、蘆花飛雪、洞庭觀日、凌雲塔、鎮江塔、自然漁村等。

巍然屹立於茫茫洞庭中的凌雲塔和鎮江塔,以及散布於湖島之上的范蠡祠、西施墓、楊麼墓等眾多的人文景觀,演繹著一個個神奇故事和美麗傳說,無不使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秀美,驚異於洞庭歷史的悠遠和湖鄉文化之絢麗。萬子湖原生態濕地景區在沅江市城區東南,是南洞庭湖濕地和水禽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

重要性

2002年2月2日,南洞庭湖因其擁有目前世界上功能類型最齊全的濕地生態系統與豐富的生物資源被中國政府作為獻給地球的第71份禮物之一而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中國21塊國際重要濕地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