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鎮[廣州市番禺區]

南村鎮[廣州市番禺區]

南村鎮是番禺區的一個重要鎮,這裡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體育、教育方面等都獲得過多項榮譽,南村鎮與廣州市天河區、海珠區隔江相望,南距市橋鎮10公里,鎮域面積4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村鎮南村鎮

南村鎮,丘陵台地面積占75.9%、三角洲沖積平原占21.7%、水面占2.4%,海拔146米的大鎮崗是全鎮的最高點。截止至2006年底,該鎮下轄2個居民委員會,16個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51701人,外來人口37156人。

2005年,社會總產值突破了100億,達100.2億元,同比增長15.4%;工農業總產值63.56億元,同比增長14.8%;地區生產總值(GDP)21.54億元,同比增長19.5%。
2006年,南村鎮已進入了基礎設施迅速完善、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城鄉體制加快接軌的發展新階段,鎮村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各項事業均取得了可喜成績,適宜居住和創業的現代化生態型新南村正逐步崛起。2007年,總人口53128人,其中農業人口38931人。鎮內有完善的公路網:迎賓路、金山大道、南部快線、市新路、南大路、興業路橫貫本鎮,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自然環境

南村鎮地處低丘陵台地區,鎮內大鎮崗為最高點,海拔146米;瀝滘水道流經本鎮北部。全鎮丘陵台地面積占75.9%,三角洲沖積平原占21.7%,水面占2.4%。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暖,無霜期長,雨量充沛。瀦育性和潛育性水稻土為主,土壤有機質含量2-4%。

經濟概況

南村鎮南村鎮

2006年,南村鎮經濟保持了快速、健康、和諧的發展勢頭,在國家土地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南村鎮藉助廣州市“南拓”的機遇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促進工業龍頭企業健康發展,積極發展商業、餐飲業,不斷做大做強各類專業市場,鞏固特色經濟房地產業優勢,促進稅收大幅度增長。
2006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95.7億元,同比增長11.7%;工農業總產值60.23億元,同比增長15%;地區生產總值(gdp)27.99億元,同比增長13.64%;稅收總額10.64億元,同比增長57.68%,其中國稅3.95億元,同比增長75.86%;地稅6.68億元,同比增長48.6%;財政總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12.92%;全年共引進項目66個,投資總額3.6億元,其中國內新辦項目50個,總投資額2.2億元;外資新增項目16個,投資總額1735萬美元,契約利用外資1366萬美元,同比增長50%,實際利用外資2354萬美元。2006年,南村鎮農村人平均收入為9395元,勞動力平均收入為15901元,上規模企業職工人平均收入為19685元。

工業

該鎮2005年全年實現四級工業生產總值62億元,同比增長14.3%;四級國內生產總值12.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20.1%;出0貨值1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45%。工業企業健康快速發展,2005年有番禺電纜廠等10家企業實現產值超億元。

農業

2006年,南村鎮農業結構得到進一步的調整,規模種養不斷加大,特色種養迅速發展,農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有所增加。全鎮果樹、蔬菜、水產、花卉種植面積合計為6149畝。年上市量20萬隻以上的養雞戶有1戶,種雞10萬隻的1戶;全年生豬飼養量為23332頭,其中生豬上市量1000頭以上的有3戶。
2006年,南村鎮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對全鎮經管人員進行了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業務和農村集體經濟制度培訓,經管人員的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對16條村的財務進行了審計,製作了規範的村務公示欄,使村務財務公示制度更加落實。為了繼續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引導和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南村鎮從2006年6月開始推行農村股權固化工作,成立了專門機構指導村級股權固化工作。在對各村情況進行認真摸查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各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組織章程(草案)》,農村股權固化工作進展順利。
截止2006年12月,已有1個村通過了農村股權固化的表決工作,並進入實質性的撰寫和審議階段,其他各村也在積極推進股份固化工作。2006年3月,南村鎮召開了“鎮村共建”文明村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動員大會,全面開展創建文明村活動。9個月來,各村真抓實幹,各有關單位大力支持,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鎮16條村共申報了56個創建文明村項目,總投入6765.4萬元,鎮的補貼額度為2429.54萬元。
全鎮耕地面積為7819畝(含復耕地面積)。畜牧業是南村鎮農業的重要產業之一,在全區畜牧業生產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其中以養鵝業及以“生產、加工、出口、銷售、試驗、示範、輻射”帶動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農業養雞基地“廣州市洋毅畜牧有限公司”尤為突出。2007年,全鎮生豬出欄量12741頭、三鳥出欄量2321879隻。種植業為蔬菜,其次是水果、花卉作物等,其中塘東村的桃花是本鎮的傳統特色產品。全鎮蔬菜播種面積7673畝,總產量5657噸;水果、花卉種植面積分別是467畝和882畝。水產養殖在本鎮面積也較大,達2299畝,水產品總產量1772噸。全鎮農業總產值1.79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益9917元。
第三產業
隨著捷運四號線的開通、廣州大學城的建成以及捷運三號線通到番禺,南村鎮的第三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2006年,全鎮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2億元,同比增長8.59%;批發和零售貿易業總產出2.3億元,同比增長12.9%,金冠汽車、瑞華粵通、宏現汽車都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銷售總額分別達到2.44億元、2.28億和1.41億元,吉盛偉邦家具銷售總額也達到6263萬元。住宿和餐飲業總產出3.25億元,同比增長20.3%。商貿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投資新亮點,天河城歐萊斯百貨、吉盛偉邦建材中心建成並投入運營。
建築及房地產
2006年,南村鎮建築企業竣工面積為5.77萬平方米,總產值為3.45億元。房地產業仍然是南村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一,年房地產開工面積為240.15萬平方米,全年房地產銷售總面積56.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1.4%,銷售總金額37.31億元,同比增長22.3%,商品房平均價格為6569元/平方米。廣州雅居樂花園華南碧桂園、華南新城等明星樓盤都繼續推出了智慧型化、具特色的新樓盤,銷售面積和金額都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

城鎮建設

圍繞創建最適宜創業和居住的新城鎮的目標,2004年,全鎮投入近5000萬用於建設多項重點工程。目前,南村文化中心內部裝修基本完成;市新路南村至坑頭路段拓寬工程已竣工通車;七星崗公園正在加緊建設之中;中心城區路燈工程已經基本安裝完畢;永安堂二期已經通過驗收;南村醫院住院大樓已建成投入使用;勞動服務中心大樓已投入使用。

基礎建設

南村鎮南村鎮

2006年,南村鎮加快在建工程的建設速度,如籌建污水處理廠、建設七星崗康體中心、七星崗公園綠化及衛生設施維護管理、鎮轄區內地下排水系統疏通清理工程、建設商會大廈南村中學擴建、興建成人學校、建設南村醫院坑頭分院和員崗分院、梅江路段安裝路燈、文化中心配套設施建設等。
同時,南村鎮認真做好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按照番禺片區發展規劃的精神,委託番禺區城鎮規劃設計室完成了全鎮的總體規劃和初步規劃修編工作,確立了南村鎮未來20年的發展藍圖。目前規劃方案正在作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
社會治安
2006年,南村鎮全年共立刑事案件728宗,破251宗,破案率34.5%,立案數同比下降1.9%,“兩搶”案件同比下降17.6%。積極開展“亮劍”、“打黑除惡”等專項鬥爭,保持了嚴打高壓態勢。共查處各種治安案件355宗,同比下降13.6%,查結199宗,查結率為56%,同比上升0.5%。南村鎮積極健全區、鎮、村(居)委三級排查調處網路,加強調解組織建設。鎮司法所加強與各村、居委調解人員的溝通和指導,及時掌握各村、居委矛盾糾紛情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2006年,各村、居委調解因宅基地使用、父母子女撫養、贍養關係等引起的鄰里糾紛45起,調解成功率達99%。
勞動就業
南村鎮2006年全鎮失業人員479人,其中辦失業證281人,失業轉就業337人,失業率1.6%,累計培訓人數93人,就業率70%;下崗失業130人,全鎮農村富餘勞動力13967,已就業11499人,未就業2477人,2006年求職3074人,成功介紹工作559人。2006年,南村鎮共舉辦7期國中級技術職稱培訓班,累計培訓人數達1143人,完成培訓任務的99%,合格率90%,培訓再就業率達90%。通過考核鑑定,共獲職業資格證書284人,其中184人獲初級職業資格證書,100人獲取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科教文衛體
2006年,南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按省骨幹成校的標準規劃選址興建;南村中學的改造基本完成;南村僑聯中學已立項全面改造,並完成規劃設計工程。全鎮學校參加區級以上各種競賽獲獎達890人次,其中國家級108人次,省級185人次,市、區級597人次。南村鎮共有公辦學校11所,其中國小9所,中學兩所,在校學生9552人,其中小學生6028人,中學生3524人。
2006年,南村鎮積極開展民眾文化活動,全年共組織了“春節龍獅巡遊賀新春”、2006年新春文藝晚會、迎春書畫展、迎國慶卡拉ok大賽、慶國慶醒獅武術晚會、私伙局曲藝晚會等文化活動。員崗飄色重放異彩,《白鶴擔蕭》、《薛丁山射雁》、《觀音渡蚌》三版色參加“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獲得入圍獎。員崗村的梁振洪以其製作龍頭和飄色的精湛技術,獲“廣州市優秀農村民間文藝家”稱號。
2006年,南村鎮舉辦了元旦運動會、春節象棋擂台賽等民眾性體育比賽。市頭村龍舟隊在廣州市國際龍舟邀請賽上獲得傳統龍比賽第三名,彩龍競艷比賽二等獎;獲得番禺區“蓮花杯”龍舟賽銀獎第二名。南村村彭地龍舟隊獲廣州市國際龍舟邀請賽彩龍競艷一等獎。市頭村醒獅隊揚威加拿大緬省第二屆世界獅王爭霸賽,獲得第二名,並參加了多哈亞運會開幕式表演。

通過大量的宣傳發動工作,在鎮、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南村鎮2005和2006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為76586人,除按規定不能參加者外數,南村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加率達100%;收繳鎮、村合作醫療基金640萬元,其中鎮財政192萬元,村集體扶持344萬5元,個人繳納103萬元。南村鎮擁有鎮級醫院1所,包括分院三間,村醫療站26個,全年就診363918人次。2006年,南村鎮戶籍人口出生567人,出生率11.1‰;計畫內545人,計畫生育率為96.12%;自然增長人數362人,自然增長率為7.09‰;全鎮已婚育齡夫婦落實節育措施10414人,節育率為86.31%;流動人口出生1493人,計畫生育率為74.28%。全鎮18個統計單位,符合計生合格村要求的有15個,其中先進村6個。
城市管理
2006年,南村鎮共處理各類城市管理違章案件7841宗。具體分類是:整治市容類案件6496宗,其中整治亂擺亂賣4173宗、占道經營2087宗、亂張貼236宗;建設工地類案件72宗,其中處罰違章泥頭車46宗、處罰違章夜間施工13宗、處罰其他違章行為13宗;“兩違”類案件268宗;其他行政處罰案件1005宗。信訪及社會聯動709宗,處理率100%。

行政區劃

440113102001111南村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002111永大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003111華南碧桂園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004111雅居樂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005111華南新城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006111廣地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007111錦繡香江社區居民委員會
440113102200112南村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1220坑頭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2112市頭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3112羅邊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4112板橋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5111梅山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6220樟邊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7112江南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8112里仁洞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09112官堂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10112塘東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11112塘西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12220新基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13112員崗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14112陳邊村民委員會
440113102215112草堂村民委員會

社會榮譽

南村鎮南村鎮

2000年
廣州市小城鎮建設樣板工程
番禺區發展經濟先進單位
番禺區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徵兵工作全優單位
番禺區第三屆運動會武術比賽兒童組第一名
番禺區第三屆運動會武術比賽少年組第一名
番禺區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達標單位
廣州市1998—2000年度計畫生育先進集體
2001年
番禺區發展經濟先進單位
番禺區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達標單位
番禺區徵兵工作全優單位
番禺區幼兒教育先進單位
2002年
番禺區經濟發展先進單位
番禺區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達標單位
番禺區民政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三五”普法教育先進單位
番禺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徵兵工作全優單位
番禺區依法治區先進單位
番禺區無償獻血工作先進單位
番禺區幼兒教育先進單位
2003年
番禺區文明鎮
廣東省衛生鎮
番禺區計畫生育工作模範單位
2004年
廣東省衛生鎮
番禺區計畫生育模範單位
番禺區第四屆運動會武術比賽兒童組第一名
番禺區第四屆運動會武術比賽少年組第二名
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第二名
番禺區“蓮花杯”、“禺山杯”龍舟賽傳統長龍金杯獎
2004年度省特級文化站
2005年
廣東省教育強鎮
番禺區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艷龍表演一等獎
廣東省傳統武術項目精英賽14枚金牌、40枚銀牌、7枚銅牌廣東省傳統項目學校武術套路比賽冠軍4項、亞軍6項、季軍4項
南村鎮派出所刑偵組被區公安分局批准榮立集體三等功
2006年
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優秀獎
廣州市國際龍舟邀請賽上獲得傳統龍比賽第三名、彩龍競艷比賽一等獎、二等獎
番禺區“蓮花杯”龍舟賽銀獎第二名
加拿大緬省第二屆獅王爭霸賽第二名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行政區劃

番禺區位於廣州市中南部,總面積786.15平方公里,處於北緯22°45′~23°05′、東經113°14′~113°34′之間。東面是珠江,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陳村水道和洪奇瀝為界,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及中山市相鄰;北是廣州市荔灣區、海珠區、黃埔區;南面是南沙區。區人民政府設在市橋街清河東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