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豫章書院

南昌豫章書院位於江西南昌。為清代江西省城書院。書院始建於南宋。據載:饒魯曾在此從學於李燔、黃榦。

簡介

豫章書院,位於江西南昌。為清代江西省城書院。書院始建於南宋。據載:饒魯曾在此從學於李燔、黃榦。後荒廢日久,其詳情已不可考。明萬曆七年(1579),江西巡撫凌雲翼、潘季訓先後重修,改祀宋、元、明諸儒,稱“豫章二十四先生祠”[即羅從彥(豫章)、陸九韶(梭山)、陸元齡(復齋)、陸九淵(象山)、李燔(文定)、黃灝(商伯)、張洽(元德)、吳澄(草廬)、吳與弼(康齋)、羅倫(一峰)、胡居仁(敬齋)、張元禎(東白)、歐陽德(南野)、鄒守益(東廊)、羅洪先(念庵)、魏良弼(水洲)、舒芬(梓溪)、羅欽順(整庵)、胡直(廬山)、羅汝芳(近溪)、王時槐(塘南)、鄧以贊(定宇)、李材(見羅)、鄧元錫(潛谷)],他們都是江西省內的理學名家。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名為“理學名賢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撫馬如龍重建,聘南昌進士熊飛渭為山長;選江西各府、州、縣、廳學之生員俊秀者入學。五十八年康熙為“理學名賢祠”賜御書“章水文淵”,製成匾牌高掛於祠堂,成為豫章書院史上最光輝的時期。雍正十一年(1733)命為省城書院,賜銀1000兩。光緒八年(1882)“理學名賢祠”經修茸後改名“孝廉書院”(亦稱孝廉堂),選舉人入學肄業。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江西大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又更名為江西高等學堂。原址現為南昌十八中。
一派心傳,為異為同,皆足衍西江道脈;
群賢踵接,或仕或隱,大堪震東魯宗風。
佚名題豫章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