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德意志報

南德意志報

南德意志報是原聯邦德國五大報紙之一。1945年創刊,在慕尼黑出版。該報政治上支持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政府,重視報導南部地區政治、經濟、商業、文化和體育等方面的新聞。原為周二報,後改為周三報,1949年改為日報。日出版40—50頁,其中政治新聞與評論占8頁,經濟新聞占6頁左右,每天有一篇人物介紹。該報每天向國外報社和雜誌社提供圖片。1990年有職工1800人,其中編輯150個,國內記者60人,駐外記者20人。編輯記者中有40多人有博士學位。1990年日發行量為38.3萬份。

基本信息

簡介

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縮寫:SZ,又譯為《 南德日報》)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以訂閱方式發行的日報,儘管名字叫做“ 南德意志報”,但實際上它是一份全國性的報紙。該報由南德意志出版社發行,報社總部位於慕尼黑。

《南德意志報》通過訂閱方式在德國全國發行,每周發行六天。報紙的日發行量超過44萬份,讀者人數超過110萬。

歷史

1945年10月6日,德國投降5個月之後,《南德意志報》成為戰後首份獲得駐拜恩美軍簽發的發行許可證的報紙,在獲得許可證的當晚首期報紙即付印。當時報紙的售價為20芬尼。

在報紙的發刊詞中這樣寫到:

“自黑暗的恐怖統治崩潰以來在 慕尼黑 首次出現了一份由德國人主持的報紙。雖然它還受限於目前的政治必然性,但卻不受檢查制度的束縛,不被壓制以違心行事。《南德意志報》不是 政府 或某個 黨派 的喉舌,而是所有團結一致熱愛 和平 、憎恨 極權 國家、厭惡一切 納粹主義 事物的德國人的揚聲筒。”

概況

《南德意志報》在內政上持批判的自由主義立場,在經濟政策上支持自由主義經濟。因此該報也被戲稱為拜恩州的惟一反對黨,因為拜恩州長期以來一直由保守派立場的基社盟執政。

全國發行的《南德意志報》包含四個部分:政治、文化、經濟、體育。在慕尼黑當地發行的地方版還包括刊登地方新聞的副刊。

《南德意志報》在每周一都有一份選登《紐約時報》文章的增刊,每周五有《SZ雜誌》副刊,每周六有周末副刊,每周四出版的慕尼黑地方版還有一份刊登各種即將舉行的活動的增刊。

社會影響

《南德意志報》第一版名為“高光”( Streiflicht)的短評專欄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自1946年起在每期報紙頭版的左上角都會刊登一篇諷刺性短評( Glosse),而且每篇短評都固定有72行。所有短評雖然都是匿名發表,但實際上通常都是由知名作者撰寫,因此它們經常能夠排入當天德國媒體的報導日程。

此外,報紙第三版的長篇報導和背景文章,第四版的由該報知名作者撰寫的社論也是《南德意志報》的特色。

2004年8月《南德意志報》、《明鏡周刊》以及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股份公司旗下報紙共同決定放棄使用新德語正字法恢復使用舊正字法,同時《法蘭克福匯報》也決定恢復使用舊正字法。這些報刊的舉動大大加劇了對德語正字法改革的爭論。

2005年,在由新聞學家Siegfried Weischenberg主持的一項有1536名德國新聞記者參與的調查研究中,經過記者們的選擇,《南德意志報》(34.6%)超過《明鏡周刊》(33.8%)被認為是德國的“重點媒體”( Leitmedium)。

搜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