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威

南威

南威,或稱南之威,中國春秋時代楚國的美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經獲得南威,被其美色迷住,以致三日不上朝辦事。後來晉文公自覺省悟,恐怕自己會沉淪聲色,於是從此不再接近南威。原文如下:“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左白台而右閭須,南威之美也。”(《戰國策.魏策二》)南威於後世成為古代美女的代名詞之一。

基本信息

詞語讀音

南威:nán wēi

詞語釋義

釋義:1.亦稱"南之威"。春秋時晉國美女

詞語出處

《戰國策.魏策二》:"晉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聽朝﹐遂推南之威而遠之﹐曰:'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晉葛洪《抱朴子.論仙》:"不可以無鹽宿瘤之醜﹐而謂在昔無南威西施之美。"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蘇仲芬》:"女不答﹐但嗤嗤笑之以鼻﹐款步而入﹐秋波流慧﹐嬌媚可憐﹐竊意西子﹑南威﹐不是過也。"後因泛指美人。2.謂南方極熱的暑氣。3.橄欖的別名。

其它記載

漢代舒元輿《牡丹賦》:“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顏已酡。”
由南朝梁武帝長子蕭統等人所編集的《昭明文選》中,載有三國曹植的作品〈七啟〉,詩中有“南威為之解顏,西施為之巧笑”之句,證明在魏晉時期,南威是美名足以與西施並列的女子。另外,《文選》所載曹植〈與楊德祖書〉,當中亦有:“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其淑媛。”同樣著重表現南威的過人美貌。
晉代葛洪《抱朴子.論仙》載:“不可以無鹽宿瘤之醜,而謂在昔無南威西施之美。”
北齊魏收所作樂府〈齊瑟行‧美女篇〉:“居然陋西子,定可比南威。”
陳朝陳後主所作樂府〈日出東南隅行〉:“重輪上瑞暉,西北照南威。南威年二八,開牖敞重闈。當壚送客去,上苑逐春歸。鬢下珠勝月,窗前雲帶衣。紅裙結未解,綠綺自難徽。”
唐代盧仝〈與馬異結交詩〉:“買得西施南威一雙婢,此婢嬌饒惱殺人。”
唐代聶夷中〈公子行二首〉:“美人盡如月,南威莫能匹。”
唐代羅隱〈庭花〉:“南威病不起,西子老兼至。”
唐代徐鉉〈寄鍾謨〉:“假中西閣應無事,筵上南威幸有情。”
元代脫脫《宋史‧儒林列傳‧真德秀傳》:“敬者,德之眾,儀狄之酒,南威之色,盤游弋射之娛,禽獸狗馬之玩,有一於此,皆足害敬。”
《三遂平妖傳‧第三十五回》:“看了趙無瑕,真箇比花解語,比玉生香,吳宮西子不如,楚國南威遠遜。”
《今古奇觀‧第十五卷》贊弄珠兒詞曰:“目如秋水,眉似遠山,小口櫻桃,細腰楊柳。妖艷不數太真,輕盈勝如飛燕,恍疑仙女臨凡世,西子南威總不如。”
清代和邦額《夜譚隨錄.蘇仲芬》載:“女不答,但嗤嗤笑之以鼻,款步而入,秋波流慧,嬌媚可憐,竊意西子、南威,不是過也。”
清代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譬如匡廬衡岳,殊體而並勝;南威西施,別態而同妍矣。”
清代言情小說《玉梨魂‧第十四章》:“西子、南威無恙,不足動其心,則其決不能以愛梨娘這心,移以受筠倩也。”
饒玉成《皇朝經世文續編‧卷五》:“西子南威,鳥見之而飛,獸見之而走,魚見之而下入,不知其色之艷也。”
粵曲《多情燕子歸》:“紫雲衾,半覆佳人體,正比海棠春睡,貌勝西子南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