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白塔

南充白塔

南充白塔,又名無量寶塔,在南充縣城西嘉陵江岸鶴鳴山上,與南充市隔江相望。“白塔晨鐘”是南充八景之一。據《新修南充縣誌》載:“白塔晨鐘,在鶴鳴山,其塔為宋太祖時建。塔高九丈,座縱橫各二丈余,高十二級。”又雲:“鶴鳴山在治(今南充市)東一里嘉陵江岸,與大雲山相連,上建白塔寺,寺傍白塔堊建隆萬壽之塔六字,為充城八景之一。”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南充白塔為樓閣式四方形磚塔,高39.56米。下為低矮的石砌台基,原基座為須彌座,四周浮雕著龍麟圖案。

簡介

南充白塔南充白塔

南充白塔,俗稱“宋代白塔”,原名“無量寶塔”。建於北宋建隆年間(公元960年),距今已逾千年。座落在南充市高坪區鶴鳴山風景區,位於嘉陵江大橋西端,在順慶區翹首可盼其挺撥雄姿。白塔高37.1米,為十三層仿木密檐式磚塔,塔呈方形。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價值。白塔塔基由條石砌成,塔身青磚壘成,塔頂生鐵鑄成,塔身為樓閣式斗拱建築。東面第十層外堊“建隆萬壽之塔”六字,二至十層外壁砌有小龕,每層十二柱,下四層磚砌環繞而上,從第五層開始,僅能容一人攀援至頂。

歷史

南充白塔高37.1米,為13層密檐式磚塔,平面呈四方形。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維修塔內梯步,後立碑稱其為“無量寶塔”。塔身外壁用白堊塗飾,俗稱白塔。南充白塔為宋太祖時建(公元960年至963年),為樓閣式四方磚塔,高37.1米,塔身外壁用白堊塗飾,柱、枋及斗拱全施土黃色染料,在陽光照耀下鮮艷奪目。塔檐四角掛有銅鈴,風吹銅鈴鳴,因而有“白塔晨鐘”之稱,為“南充古八景”之一。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維修塔內梯步。 南充白塔自建成以來,1000多年沒有維修過,只是在明末加寬過基座,雖然歷經1000多年風雨和多次地震,至今只有75厘米角度的傾斜,基本保持了原樣。1961年7月13日及1980年7月7日,兩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關單位正式啟動了南充白塔申報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專家組評審時認為:南充白塔是具有唐塔風格的五代至宋初磚構建築,年代在四川宋塔中最早,體量較大,為四川宋代第一塔,是研究唐塔向宋代過渡的珍貴遺產。

塔身結構

南充白塔南充白塔

整座白塔由三部分構成。塔的頂端裝有塔剎,已經殘缺,只餘下了剎座,由石制基座和鐵鑄仰覆蓮組成。塔身純為磚造,共有十三層,底層很高,有九點八米,其上各層驟然變低矮,寬度也由下至上遞減。塔身內外仿照木結構,壘砌雕刻出柱、枋和斗拱,“形似於木而工精於木”。塔基分為基台和基座,均以青石壘砌。基台四面曾有精美浮雕,因年久風化,一九八一年進行維修時,全部取下,故今不復見。基台四周有石欄,是維修時安裝上去的。一般古塔的內部結構,或為塔心柱式,或為空筒式,或為實心式,南充白塔則三者兼具。從第一層至第五層,塔內砌有塔心柱,其中,除第三層的塔心柱是實心外,另外各層的塔心柱內都設有塔心室;第六層至第十層,塔內中空;第十一層至第十三層皆實心。由第一層西門步入塔內,沿磚階盤鏇而上,可攀至第十層。天氣晴朗的日子,登臨送目,嘉陵江的秀色,南充城區的風光,盡收眼底。

“白塔晨鐘” 南充古八景之一

南充白塔,矗立在嘉陵江東岸的鶴鳴山上,據歷史記載,南充原有黑白二塔,黑塔在城內東街,明弘治時建,清初被毀;白塔,又名無量寶塔,北宋初年建隆年間(公元960——963年)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白塔。白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經歷了若干次地震,受過千年的雨打雷擊,滄桑歲月, “無量寶塔”依然宏偉壯觀、牢固結實。據說,原塔旁建有白塔寺,每天清晨僧人鳴鐘,南充全城人民便起床勞作,清代學者游白塔曾有詩讚嘆“隔水招堤一塔圓,山僧早起愛遲眠,雞聲未報鍾先到,催動江城萬戶煙。”“白塔晨鐘”為南充古八景之一。南充白塔屹立在突臨的山岩上,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登上白塔可鳥瞰全市的最佳風光。

身份待確定

南充白塔南充白塔

南充白塔一直被人們稱為宋塔,其主要依據是,塔身鑄有“建隆萬壽之塔”六個字。認為“建隆”是宋太祖趙匡胤當皇帝的第一個年號,此塔應為建隆年間修建。市文博副研究員王積厚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時,雖然年號叫“建隆”,但這時四川還屬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國所有。乾德三(965)年宋將王全斌率軍攻入成都,這時,今四川地區才歸宋所有。建隆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絕不可能在後蜀國的地盤上建白塔。南充白塔即或是在這個時期建造的,也是在後蜀主孟昶廣政二十三年(960)至二十六(963)年。那么,“建隆”是什麼意思呢?《玉篇》云:“建者,豎立也。”《易·比卦》云:“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疏》云:“隆者,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正韻》“穹隆天勢。”《荀子·巨道篇》云:“君者,國之隆也。”“建隆萬壽之塔”(南充白塔)即取其意而用之。從外觀上看,該塔非常具有唐風;立體上看,塔檐內凹,幽頁勢圓和,塔面四方,外部裝飾簡潔。因此南充白塔肯定不是宋塔,極有可能是早於宋代的唐塔。西華師大歷史文化學院的周斌教授對南充白塔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他對王積厚的觀點非常肯定。他認為,在朝代交替之際的建築一般有兩個朝代的風格,南充白塔屬於唐塔的可能性非常大。具體屬於什麼時期建的,用現代科學技術如電子探索針、碳14等均可以測量出來,誤差不會超過30年。古塔的主要構成有天宮、地宮、塔基、塔身、塔剎等,而且天宮、地宮應必有其一。但是南充白塔既沒有天宮,在1981年基腳維修時也沒有發現地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