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而幸福的管理者

卓越而幸福的管理者

本書包括塑造魅力人格、培養幸福的思維、修煉管理智慧三部分。闡述了要成為卓越而幸福的管理者,必須注重修煉豐滿的管理人格。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如果一個管理者並不幸福,他也不可能真正幸福。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幸福的學問,它並不像數學那樣循規蹈矩,也不像哲學那樣滴水不漏,它是一種舉重若輕的閒適。以心理學為依託的管理學,就是要邁著幸福的步伐去追求卓越。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許多人忽略了對心靈的關注,耀眼的光環下面。常常是內心的熬煎。對於那些奮力向頂峰攀登的人而言,如何在到達山巔時也能氣定神閒?答案就在這本書裡面:
◎是非曲直不是做事的標準,成功、健康、幸福才是標準。
◎輝煌的事業是一時的成就,美滿的家庭才是一生的財富。
◎領導“懶惰”,下屬才有機會勤奮。
◎拋硬幣是一種幸福而有效的決策方法。
◎放權不但能轉移矛盾,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
◎有時候,成功只是需要一點和諧的氣氛。

內容簡介

卓越而幸福的管理者是 著名心理學家周正所編著的學術書籍,他認為,諸葛亮集中體現了一種失敗的管理人格,他更應當讓管理者引以為戒:他足智多謀,卻生性多疑,沒有心腹;他事必躬親,積勞成疾,鬱鬱而終;他的個人“英雄主義”使其組織成為“一言堂”,戰鬥力衰減,最終被強敵所滅……
諸葛亮精於謀略、神機妙算,他忠誠辛勞、鞠躬盡瘁,但是,他幸福嗎?他達到了真正的卓越嗎?他值得後世的管理者追慕嗎?
“物為心之外化”,著名心理學家周正認為,組織中的大部分問題都與管理者人格直接相關,都是由管理者人格衍生出來的,而這些問題也正是管理者不幸福的原因。要成為卓越而幸福的管理者,必須注重修煉豐滿的管理人格。
心理學家講管理就是要為管理者上一堂人格修煉課,這堂課充滿智慧卻並不艱深,只需用心體會,幸福便於觸手可及。

作者簡介

周正,心理學專家、教授。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鳳凰衛視網《周正心理時間》、湖南衛視《播報多看點》、《讀者》、《青年心理》等媒體特約心理專家。觀點鮮明、尖銳、務實,被譽為新銳實證心理學家。
周正教授的主要課程有:企業心理管理、總裁藝術、企業人健康學、財富心理、高效溝通、商務人士親子法則等。他服務過的企業包括:中國移動、平安保險、泰康人壽、建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華為集團、鄂爾多斯、南方航空、安鋼集團、大慶油田、杭州華商、江淮汽車、中國宇通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塑造魅力人格
無限魅力靠人格?
冰山一角——事業成功只是十分之一
聰明不重要——追隨成功者
不為自己找藉口——成功說明一切
且行且珍惜——握住手中擁有
誡用權謀——立人才能立己
強者的原則——對弱者守信
小灰鵝認親——不重名利重親情
諸葛亮的病態管理人格?
選拔人才的標準——“七觀”
不講功勞講奉獻——不尊重下屬的需求
一言堂——只愛面子不認成功
錦囊妙計——怕別人超過自己的把戲
食少事煩——早亡之兆
李世民的豐滿管理人格
自與吉會——不信“祥瑞”
告密者殺頭——杜絕猜忌
有若無——讓下級表現
邢不上大夫——不追求完美
5%絕對允許率——物賞為主懲罰到心
旺君命——總見下屬之“嫵媚”
我能說清楚——成功貴在自知
第二章 培養幸福思維
換個角度想問題??
夏天裡的冰激凌——拋開負面感受
電梯口的夢露——有好思路就有好情緒
艾森豪的智慧——不好大喜功
找到那隻“帶頭牛”——下屬也是你的客戶
霍桑實驗——只做良性暗示
學會“與狼共舞”——超越市場競爭
實現愉快溝通??
拒絕“沒趣臉”——關注自己的形象
扶起倒下的拖把——心有序則事有序
第五封情書——自信讓你光彩照人
鐘錶店裡的打火機——提升知覺背景
愛因斯坦等於零——鄰近高效原則
幫領導買西裝——全面了解才有默契
給別人一個舞台
“小個子”的大背景——發現最可愛的人
5%的魔法——只看下屬的優勢
送人一個“安心夾”——滿足對方的需要
通用電氣價值觀——管理是為了成就人
“海爾激活休克魚”——情緒管理聚人心
第三章 修煉管理智慧?
千萬別一視同仁?
企業就像一塊表——構建層峰組織
助人為樂的秘書——企業中不準互相幫助
雄獅不獵食——高層就要有特權
皮爾·卡丹鏇風——特長管理與組織運作
有所為有所不為??
老總旁聽例會——少與老員工交流
抓好最初一個月——對新員工可以霸道
曲線管理——人人自動自發
度評價——統一組織的價值觀
決策其實很容易
少決策——轉移矛盾
少取多舍——遠離紛
坐下來耕地——走出勤奮的誤區
9-1型領導——弱化情感因素

書摘插圖

第一章 塑造魅力人格
無限魅力靠人格
說到《三國演義》,許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不僅聰明絕頂,善於運用智謀,而且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我們現在許多企業家用來鞭策自己的信條。因為一直以來,我們的民族都很崇尚智慧和計謀,追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境界,我們的領導者都克勤克儉、兢兢業業。我們的企業管理者也不例外,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殫精竭慮,苦心經營,然而到頭來,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卻只有3~4年。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亮所在的蜀國是魏蜀吳三國中最早滅亡的,而諸葛亮最終既沒有助劉備父子成就霸業,自己也失去了健康的體魄。沒有成就感,沒有健康的身體,諸葛亮的人生可以說是很不幸的。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幸福的學問,它並不像其他的學科那樣追求真理,心理學追求的是人的幸福,以心理學理論為依託的管理學所要闡釋的是以人生幸福為目的成功方法。所以,雖然諸葛亮身上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借鑑的優秀品質,但是他活得並不幸福,從管理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根本不足為現代企業領導者效法。 
幾乎所有人都在積極地追求事業成功,追求事業的成功應該屬於圖中露出水面的那個“冰山的一角”,因為這是人的有意識的行為。如圖1-1中所表示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只占整個冰山體積的十分之一,其餘的十分之九都是在水面以下的,所以事業成功僅僅是人生成功的十分之一,而對於人生更重要的是冰山在水下的那十分之九,相對於事業成功而言,這不為人所見的“十分之九”代表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
正如冰山圖中所表示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是事業成功的。是支撐生命的“十分之九”。現許多人,為了幹事業不顧一切,功就時身體卻垮掉了,那么此時金錢位對他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還有心理學家為人們提供的三個人生關鍵字是: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成功。人有錢又有地位,身體也不差,但是家庭關係總是處理不跟愛人、跟孩子總是處在冷戰狀態,這樣的人也不能算是真義上的成功,因為沒有人能與他分享成功的喜悅。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不能學習諸葛亮呢?因為他雖然有智但是事業上並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而且,縱然是鞠躬盡死而後已,也僅僅只能是傳為後世美談而已,就人的生命的來看,我們很難把擁有這種生命質量的人叫做成功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