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鳥淵公墓

千鳥淵公墓

千鳥淵公墓位於東京市千代田區三番町,占地5000坪(約合1.5公頃),由日本政府於1959年建立。這裡埋葬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外戰歿者中不明身份的“無名戰士”和平民遺骨。

簡介

千鳥淵公墓位於日本東京市千代田區三番町,占地5000坪(約合1.5公頃),由日本政府於1959年建立,是用來埋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無名戰死者的墓地。二戰期間及戰後,日本將海外戰場上發現的35萬具無名日軍官兵遺骸都收容於千鳥淵公墓的“納骨塔”或陶棺之中。

安葬人物

千鳥淵公墓埋葬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外戰歿者中不明身份的“無名戰士”和平民遺骨。

政治色彩

國家領導人參拜國家領導人參拜

千鳥淵公墓並非完全中立的墓地,有較強的右翼色彩,它的正式名稱是“千鳥淵戰死者墓地”,其官方網站自稱其相當於“無名戰士墓”。且前往此墓地參拜的亦多是戰爭遺族團體,有部分宗教團體。海上自衛隊遠航艦隊出航前,也會來此地參拜。

擴建成國立追悼設施

擴建構想

新國立追悼設施的構想最早緣起於2001年。以千鳥淵公墓為基礎修建新設施主要出於以下考慮:千鳥淵位於東京市中心區域,距離天皇皇宮和政府各部門較近,有利於在這裡展開各種國家儀式或外事活動;千鳥淵公墓在建設時就注意避免任何宗教色彩,符合新設施“非宗教化”的要求;千鳥淵公墓設施相對齊備,可以減少新設施的投資。

2007年8月,日本社民黨在常任幹事會上提出擴建千鳥淵公墓的方案,建議利用與原墓地毗鄰的國有土地用於擴建墓地,將其建造成一個“無宗教的國立戰爭犧牲者追悼設施”。追悼對象規定為日本國內外的軍人、平民等“所有戰爭犧牲者”。

被疑是靖國神社翻版

日本民主黨及公明黨等政黨認為,新國立追悼設施應當是非宗教性質的,應當是類似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那樣的正式國家公墓,如果建立了這一設施,當外國元首訪日時,可以將參觀這一設施列入訪問日程。公明黨黨首神崎武法就建議,“要建設任何一國元首都能夠參拜的國立設施。”

但由於自民黨內的慎重論根深蒂固,認為“追悼戰歿者的中心是靖國神社”,“新設施無法取代靖國神社。”

即使自民黨同意修建新的國家墓地,但對墓地的性質認識不同。如小泉認為,“(我)贊成建設一個比千鳥淵戰死者公墓更好的地方。千鳥淵的設施,主要是那些無名戰士的墓地。但目前很多戰爭遺族人士仍然認為,靖國神社是國民感情中紀念戰爭死者靈魂的核心設施。這和外國不同。對於戰爭死者的紀念方式,還有討論的餘地。大部分國民也依舊認為靖國神社是紀念戰爭死者的核心設施。忽視這些人的想法,是不合適的。”

安倍晉三獻花

安倍晉三獻花安倍晉三獻花

2007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周年紀念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往東京都內的千鳥淵戰歿者墓苑獻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