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緡湯

千緡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婦人大全良方》卷六。具有健運脾胃,補益氣血之功效。主治①《婦人大全良方》:痰喘不能臥。②《法律》:風痰壅盛喘急,日夜不得臥,人扶而坐者。

組成

齊州半夏(炮製,四片破之)七枚,皂角(去皮,炙)一寸,甘草(炙)一寸,生薑如指大。

用法用量

水一碗,煮去半,頓服。

功用

健運脾胃,補益氣血。

主治

①《婦人大全良方》:痰喘不能臥。

②《法律》:風痰壅盛喘急,日夜不得臥,人扶而坐者。

方義

濕土生痰,故用半夏以燥濕;氣塞則痰滯,故用皂角以利氣;肺苦氣上逆,故用甘草以緩急。又甘草能益脾,皂角能去垢,半夏能破逆。日千緡者,重其效也。

附註

諸氣者,皆屬於肺。(《素問·五臟生成篇》) 通肺及大腸氣,治咽喉痹塞,痰氣喘咳。(《本草綱目》)

千緡湯附方

編輯名稱:千緡湯組成:制半夏七個,炙皂角一寸,炙甘草一寸用法:為粗末,加生薑,水煎服主治:拾痰壅咳喘出處:《丹溪心法》名稱:千緡湯組成:陳皮、半夏、茯苓、茯神、麥冬各一錢五分,沉香、甘草各五分用法:水煎服主治:痰迷心竅,怔忡不止出處:《不居集》上集卷十七名稱:千緡湯組成:半夏七枚,皂角、甘草各一寸,南星一錢用法:上銼,作一貼,姜五,水煎服主治:痰喘出處:《東醫寶鑑》

千緡湯重要文獻摘要

編輯 《醫學指南捷徑六書》:“亦有濕痰為氣逆,風寒外束而喘者,勞倦氣虛攻代過,脈虛微澀氣短促,導痰湯宜用合千緡湯。三拗湯須知五積散靈。補中益氣湯更多神。生脈湯宜合二陳。” 《仁齋直指》:“香谷丸、芎歸丸療痔而清熱涼血,槐角丸、烏王丸治漏而散濕補虛。清心蓮子飲、八正散治小便淋濁有虛實之分,導滯通幽湯、三和散療大腸燥結有血氣之異。海藏五飲湯散五等之飲,開結枳實丸消諸般之痰。導痰湯、三生丸豁痰疏風,千緡湯、四磨湯下氣定喘。蘇子降氣湯消痰利氣,三因七氣湯解郁開心。瓜蒂散、稀涎散、四靈散吐涎而祛風,蘇青丹、星香湯、滌痰湯豁痰而順氣。蘇合香丸、烏藥順氣散、勻氣散善開結氣,小省風湯、青州白丸子、搜風丸能散風痰。”

千緡湯各家論述

編輯吳昆:痰涎上涌,喉中有聲,不渴者,此方主之。(《醫方考》) 詞條標籤:
中藥

科普中國

致力於權威的科學傳播

本詞條認證專家為

  • 楊任民

    博士生導師、教授 審核

    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研究所

以上專家來自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百度百科科普詞條項目審核專家組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1 組成
2 用法用量
3 功用
4 主治
5 方義
6 附註
7 附方
8 重要文獻摘要
9 各家論述

中藥方劑之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