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學府

千年學府

千年學府特指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嶽麓書院創辦於唐末五代,為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歷經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滄桑千年,弦歌不絕。嶽麓書院是中國最古老的書院之一,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創辦,歷經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迨及晚清(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歷史已逾千年。由古老的書院到湖南大學,一脈相承,弦歌不絕,被當世學者譽為罕見的“千年學府”。

百科名片

千年學府特指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湖南長沙嶽麓山清風峽入口處,有一座著名的高等學府和文化中心——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創辦於唐末五代,為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歷經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滄桑千年,弦歌不絕。
占地2萬多平方米的嶽麓書院,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及赫曦台、愛晚亭等,園林建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它們相互聯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古代書院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渲染了閒情逸緻的士人風格。
作為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則成為建築的精華、文物的重點、精神的見證,依然在演繹著輝煌的歷史,影響著新時代的建築與社會經濟發展。

博大精深的建築神韻

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參天古樹環繞擁抱,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五代時期(約958年前後)由智睿等二僧始建,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襲增拓而成。時設講堂五間,名“成德堂”,後改稱“靜一堂”或稱“忠、孝、廉、節堂”,歷宋、元、明、清至今,屢毀屢建。建築單檐歇山,前出軒廊七間,是清康熙二十六年所建。粉牆黛瓦、樑柱粗實、方磚鋪地、圓石柱礎、縷空雕欄、空間寬闊高大,顯示出博大精深的建築神韻。
講堂的正中是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壇,古代的老師在這裡講課。講壇的上方擺有兩把紅木雕花座椅,是人們紀念朱熹和張軾兩位先賢論講於壇上而設的。朱熹和張軾都是中國理學史上的大家,同時齊名的集大成者。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從福建跋山涉水到嶽麓書院講學,與主教張軾會講於壇上,從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以千計,人數之多,連池塘的水都被喝乾了。

大師級學者匯聚書院

朱熹張軾會講時,分別是37歲和34歲,卻都已躋身中國學術文化的最前列,他們用精密高超的思維探討著哲學意義上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時連續三天三夜論爭都無法取得一致意見,聽講的學生也加入論爭,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論爭的結果是兩人越來越佩服對方,都覺得對方啟發了自己,使兩人以後的學術道路更加拓展了,更增進了學術友情,開創了師長學術文化教育的高尚典範,影響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師與莘莘學子。
一千多年來,嶽麓書院的教師集中了大量的海內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稱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學大師朱熹、張軾、王陽明、王文清、王先謙。
從學堂里走出來的學生更令人嘆為觀止,光是清代,就有哲學大師王夫之、理財大師陶澍、啟蒙思想家魏源、軍事家左宗棠、學者政治家曾國藩、外交家郭嵩燾、維新運動領袖唐才常、沈藎,以及教育家楊昌濟等等。正如余秋雨教授所言,“你看整整一個清代,那些需要費腦子的事情,不就被這個山間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古代教學以自學為主,老師每隔數日開講一次,提綱挈領地講些重點。上課時,學生自帶蒲團席地而坐,以示尊師。學生從少年到花甲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有,老少學生濟濟一堂,凝神聽講,專心答問,那場景,想來令人頓生敬意。而那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學術教育方式,更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實事求是的辦學方針

當人們走近講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懸檐下的“實事求是”匾。“實事求是”源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說到獻王治學時有“修學好古,實事求是”的評語。此匾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1917年遷入嶽麓書院辦學時,由校長賓步程所撰。當時,中國的教育制度又一次處於大變革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並對這裡的學生乃至整箇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毛澤東曾在這裡求學

毛澤東青年時代曾在這裡求學,“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影響。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課後,曾仿嶽麓書院,書“實事求是”作為校訓。在後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將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處理一切複雜疑難問題的妙藥良方。
學堂的大廳中央懸掛著兩塊鎏金木匾,“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為清代康熙和乾隆兩個皇帝御賜。“學達性天”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修養;同時告訴你在這裡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道南正脈”則表明了嶽麓書院在中國理學傳播史上的地位。

人文精神經久不衰

講堂內另有八副對聯。如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書:工善其事,必利其器;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撰書:嶽麓書院傳千載;書院育材有良規。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馮友蘭撰書: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沅生芷草,澧育蘭花。
在長沙這座城市中,嶽麓書院所占的建築比重很小很小,至於講堂,更是微不足道的幾所舊屋而已。然而,正是這處建築,它以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以千年韌勁弘揚了教育對於一個民族的極端重要性;辦學的傳統,已作為社會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深深地附著在這些歷史文物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民族繁榮昌盛而不懈追求與努力。
或許,這便是千年講堂的神韻與魅力所在。
2中國書院制度自唐末興起以來千數年之久為世人矚目。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嶽麓書院坐落在長沙風景秀麗的嶽麓山下。為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冠。書院之前,東晉陶侃在這裡建杉庵,唐代修道林精舍於此,裴休、杜甫、沈傳師、劉長卿等都曾在此開舍結廬。深愛嶽麓山川之勝,棟宇之宏,流連不捨。直至976年(宋太祖開寶九年),潭州知州朱洞由官府投資創辦。1001年(鹹平四年),又由知州李允則向朝廷請以國子經籍。1015年(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書院因之名聲大振。宋室南渡後,書院罹遭兵火。後於1131年(高宗紹興元年)修復,宋代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張栻二人在書院主持講學期間,書院規制一新,學生達1000人。

嶽麓書院八景

桐蔭別徑

桐蔭別徑,為書院八景中的一景,指從黌門池經文廟北通往愛晚亭的一條曲徑,古代連線麓山寺與道鄉祠的山道。
因路旁種有桐樹而得名。清乾隆年間,書院山長羅典進行園林建設時始辟,後漸荒毀。1984年修繕書院時,仍置桐蔭別徑以留故跡。今之別徑雖有別於古之別徑,亦無桐樹,但小路兩旁古樹參天,林木繁茂,閒來漫遊其中也別有意趣,不失為休息散步、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清代書院學生嚴如煜寫有《桐蔭別徑》詩: 添得叢祠一段春,千株嘉植曉煙勻。 殘碑字蝕崇台古,密葉陰沉曲徑新。 綠草黃泥峰半路,青鞋白袷樹前人。 他時鬱郁孫枝老,會有丹山鳥宿頻。 詩中“殘碑字蝕”指唐麓山寺碑。“崇台”指講堂朱張講學處。“袷”,指雙層衣。“丹山鳥”為鳳鳥的別名。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日的景觀。 書院八景分為前四景和後四景,前四景為:柳塘煙曉、桃塢烘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後四景為:花墩坐月、碧沼觀魚、竹林冬翠、曲澗鳴泉。清代俞超(字牧堂)曾概括八景名稱寫了一首《嶽麓八景》詩: 曉煙低護柳塘寬,桃塢烘霞一色丹; 路繞桐蔭芳別徑,香生荷岸晚風摶。 泉鳴澗並青山曲,魚戲人從碧沼觀; 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繞竹千桿。 嶽麓書院的八景並不算華麗,也沒有太多的人工雕飾,但因其獨特的文化涵義和人文精神的滲透,了解它的來龍去脈,再觀其景色,思其意趣,則自有它的妙處。

曲澗鳴泉

曲澗鳴泉為書院八景之一,曲澗,指從清風峽愛晚亭流經書院園林的溪澗,自古有之。
曲澗邊,最好的去處就是愛晚亭,山中各峽谷的溪水在此匯聚,每當春雨瀟瀟或秋雨綿延,山中水流順澗而下,喧泄於此,聲如洪鐘,狀如瀑布。而若雲收雨散,獨剩清澗山泉緩緩而下,送來數點桃花、幾片紅葉,流水簇擁著它們,歡歡笑笑,觸石有聲,其情景,閒適之極。擇一青石而坐,書聲雨水聲相唱和,那畫面也只有詩里才有。宋代書院山長張曾作詩“流泉自清瀉,觸石短長鳴。窮年竹根底,和我讀書聲。”此澗的好處,便可略見一斑。 清代乾隆年間,羅典深悟此中佳境,在澗邊建亭,以供觀景的人躲避風雨,並將欣賞曲澗的鳴泉聲,並以此命名。清代嶽麓書院學生吉啟楠寫過《曲澗鳴泉》詩: 岩溜穿雲一徑清,涓涓幽韻愜閒情; 應分山澗松濤響,似聽蕉窗夜雨聲。 枕石客歸煙兩岸,掛瓢人去月三更; 潺潺雅與弦歌答,天籟琅然耳暫明。 詩中描寫溪水緩緩流過的那份幽韻閒情,與山中林濤、夜窗蕉雨遙相呼應,以及隱居山中之人夜晚聽這水聲的心情,反映了“聽溪”人的一種心態。曲澗鳴泉,只有用心去“聽”,才會體會那份幽韻閒情…… (註:岩溜,指溪流;蕉窗夜雨,指夜雨打在窗外的芭蕉之上;枕石客、掛瓢人,均指隱居山林中的人;)

桃塢

桃塢指書院頭門外公路坡下的一片桃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長羅典始植。
原桃塢長寬百餘丈,植桃樹數百株,後漸漸荒廢。現桃林面積較之古時要少得多,桃林亦為新植,師生稱之“桃李坪”。 每當春天來臨,桃花盛開,春光與桃花交相輝映,故以“桃塢烘霞”命名此地景觀,作為書院八景之一。清代著名學生嚴如煜曾作《桃塢烘霞》詩: 晴雲香靄午融融, 簇錦花團羨化工。 禁火不燒寒食後, 綺霞疑灼赤城中。 芳枝春放千株艷, 暖氣晴蒸半里紅。 莫道本來根葉好, 須知顏色待東風。 詩歌描寫了清明前後嶽麓山下桃花盛開,凝霞滿林,紅雨塞途,隔江猶把長沙映紅的熱鬧場景。桃花如火,雖有冷冷寒食如湘江橫臥,也阻擋不了桃花的火焰向東,向賈誼的書窗,向妙高峰城廓的炮樓焚燒。朝霞向西,桃花向東,空間感何其壯闊。樸素的風景,經過詩人妙手重造,有了藝術的質感。 (註:塢,周圍高而中間低的地方。赤城,指長沙城)

花墩坐月

書院園林中另一有名的景致就是花墩坐月。這是要用心靈的假設去感受的景色,因為夜晚園林高牆鎖閉,一般無人目睹。遙想月在中天,人在園中,或陰或晴、或圓或缺,設若獨自一人,則會憑添許多清閒之勝;如是三五成群,又會生出許多風月閒情。清代書院學生蔣鴻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良夜花陰靜,庭空皎月浮。
境懸心朗朗,人定意悠悠。 玉露清如濯,銀河淡不流。 欄乾風細起,虛室已澄秋。 美麗的夜晚,花園靜寂,空曠的庭院灑滿皎潔的月色,明月高懸,心地也清朗起來,在這樣的夜晚,思想也變得深遠了,露珠清涼晶瑩,銀河疏朗嫻靜,憑欄夜眺,微風徐徐,空明的心已澄碧如秋…… 其實,這花園中最有名的景致遠不止這兩種(另一處為碧沼觀魚),人到了花園,景致也就是自己的了……因而用心之時,可在花上,在草上,在石上,在風上,在雨上,也可在行上、立上、坐上。人各有其心境,各懷有其情趣,若不親臨其境,又豈知純美之景妙不可言哉!

碧沼觀魚

書院園林位於書院中軸線後部南側,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當時羅典任山長,辟書院周圍空地,修池塘澤沼,築亭台假山,引嶽麓山清風峽溪泉澗流,植名花樹木,形成最初的園林景觀。今存園林為1992年修復。 園林中部,以水池為中心,山澗清泉穿行其中。池內遍種睡蓮,魚游其中。環池綴以花草、樹木、拙石。築有石橋,流水瀉於橋下,聲似琴笙。池與橋的南面有一巨石,臨水一面上書朱熹“鳶飛魚躍”,面岸一面刻張栻“招隱”二字。臨池觀魚,古人看過,今人仍然可以享受,“碧沼觀魚”是為書院八景之一。 清代舉人陳融觀曾作《碧沼觀魚》詩: 山池殘雨收,細浪鱗而作。 悠然濠濮心,一鏡不肯唾。 偶然啖苹花,波動雲影破。 雨收雲散之後,細浪像魚一樣涌動,這時縱有莊子垂釣濠水和濮水之上的心境,可池水如境,不忍心破壞這寧靜的景色,魚兒偶爾浮出水面,池中的雲彩的倒影就破碎了……這些,足可將世間的煩惱瑣事盡洗乾淨。

風荷晚香

書院頭門北側、文廟照壁之外,有黌門池,始鑿於宋代,與飲馬池相對應。
“黌”,即古時的學校。池上有亭,名曰吹香亭;相傳為宋代尚書鍾仙巢所建,宋理宗親書“仙巢吹香亭”額,並書杜荀鶴《題衡山隱士山居》詩“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為柱聯,久廢。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山長羅典築今亭,名為東亭,並建有木橋通往亭內。嘉慶二十四年(1819),山長歐陽厚均為存故跡,改東亭名為“吹香亭”。道光六年(1826年)改木橋為石橋。抗日戰爭中亭毀橋存。現亭為1984年修復。因池中遍種荷花,嶽麓八景之一的“風荷晚香”即取景於此。 夏季來臨,蓮葉田田,荷花競艷,習習輕風送來縷縷馨香,徘徊在橋上停下,人面荷花相應成趣。夏日觀荷,最好的時段是黃昏。如果天晴,斜陽西照,浮光耀金;蓮荷被塗上油畫的顏色,那種儒雅的景致,也只有畫裡才有;如果碰上雨天,瀝瀝夏雨打在荷葉上,夾帶著淡香的天籟之音,黃昏的風騷,被這一池的蓮荷獨占…… 清代嶽麓書院學生嚴祜曾作詩《風荷晚香》,詩中所談到的不是夕陽留去、細雨情濃的黃昏,而是夜風漸起、月上梢頭的夜景: 何處消殘暑,池荷入夜風。 香清衣欲襲,波靜月初融。 晚景微茫里,函芳淡遠中。 由來懷茂叔,應許賞心同。 (註:茂叔,即 周敦頤)

柳塘煙曉

書院頭門南邊原有無名古井一口,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來嶽麓書院講學“朱張()會講”,前來聽講的人不計其數,載人的馬匹多得將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古池故得名“飲馬池”。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山長羅典在池中修築了一座蘑菇狀的草亭,又在池的周圍種植垂柳,取名“柳塘煙曉”,列入“嶽麓八景”。嘉慶二十四年(1819)山長歐陽厚均重修,改名風雩亭,亦存宋代古亭名。抗日戰爭被毀,現亭為1984年重修。
柳塘煙曉是一處空靈的景致,羅典的一位學生羅綺曾作詩一首: 靈和漫獨擅風流,曙景平添曲沼頭。 朝露未青欲滴,春波漸暖碧初浮。 不妨吟興偏因曉,那信詩情易感秋。 試向林前聊徙倚,溶溶新綠盡消愁。 站在融融春色里,用一根靈漫風流的柳絲驅趕愁緒,一圈清朝的“春波”從池塘的中心向看風景的人盪過來。如果這是碰巧手中有一本書,倚在池中古亭的欄桿上,無中生有就翻到了名叫“早晨”的那一章,單薄而純粹的煙靄將文字覆蓋,柔和的視覺鍍上淡淡的晨光,讀第一行,就已鵝黃如雪,讀第二行,已碧綠如玉……

竹林冬翠

竹林冬翠為嶽麓書院八景之一。清乾隆年間書院山長羅典建於園林西邊。
竹林歷來為名人墨客所稱頌,其最好的景致莫過於冬季。冬季雪落之時,漫山遍野皆成粉妝玉砌。此時,傲然雪中的蔥翠竹林,剎間披上了潔白的絨衣,藏不住的竹葉尖尖從雪中鑽出來,與白雪映襯,更見翠綠,更現生機。人如其中,可感受這永恆的自然造化之美。

文化名山

嶽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晉以前為道士活動據點,曾建有萬壽宮、崇真觀等。西晉武帝泰始四年(268朱熹畫像年)麓山寺創立,至今仍保存完好。東晉陶侃曾建杉庵讀書於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類”的學舍,嶽麓書院就是在智辦學的基礎上“因襲增拓”而誕生的。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辦學的遺址上,即嶽麓山下的抱黃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嶽麓書院。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間,嶽麓書院進入了北宋的鼎盛時期。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親自召見山長周式,對周式興學頗為嘉許,親書“嶽麓書院”匾額。至今書院所存明代“嶽麓書院”刻石,便是當年宋真宗的手跡。在周式執掌下,嶽麓書院的從學人數和院舍規模都有很大發展,遂成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關於“四大書院”有多種說法,但唯有嶽麓為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學者對嶽麓的推崇。
兩宋之交,嶽麓書院遭戰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撫使知潭州劉珙重建嶽麓書院。他還延聘著名理學家張栻主教嶽麓,更加強了嶽麓書院在南宋教育和學術上的地位。張栻主教期間,以反對科舉利祿之學、培養傳道濟民的人才為辦學的指導思想,培養出了一批如吳獵、趙方、游九言、陳琦等經世之才的優秀學生。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來訪,與張栻論學,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朱張會講”。前來聽講者絡繹不絕,,時人描繪“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這次會講,也推動了宋代理學和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所以不僅是長沙,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朱張會講之後,嶽麓書院名聲更加遠播,元代理學家吳澄在《重建嶽麓書院記》中說:“自此之後,嶽麓之為嶽麓,非前之嶽麓矣!”紹熙五年(1194年),在嶽麓會講27年之後,朱熹任湖南安撫使,再次來到潭州,重整嶽麓書院,頒行《朱子書院教條》。經過他的整治,嶽麓書院再次進入到繁盛時期。
1275年元兵攻破長沙,嶽麓書院被付之一炬。嶽麓書院幾百學生參與戰鬥,城破後大多自殺殉國。元統治者統一全國後,極力推動書院的恢復和發展,潭州學正劉必大主持重建嶽麓書院,僅廢10餘年的嶽麓書院又開始恢復生機。1314年(延元年)郡別駕劉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元末戰亂再起,嶽麓書院又於1368年(至正十八年)毀於戰火。
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政策。重視地方官學的復興,而不倡導書院育。全國書院頹廢,嶽麓書院也因此沉寂了百餘年。成化(1465-1487)年間,書院開始逐漸恢復。1432年(宣德七年),由民間集資促成嶽麓書院最早的一次修復。1469年(成化五年),長沙知府錢澎再次興復書院,但不久又廢。1494年(弘治七年)長沙府通判陳鋼終於使嶽麓書院基本恢復舊貌。自明宣德始,經地方官員陳鋼、楊茂元、王韜、吳世忠等多次修復擴建,嶽麓書院主體建築第一次集中在中軸線上,主軸線前延至湘江西岸,後延至嶽麓山巔,配以亭台牌坊,於軸線一側建立文廟,形成了書院歷史上亭台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的壯麗景觀。書院的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現存建築基本格局。
1507年(正德二年),陽明心學一代宗師王守仁來嶽麓講學。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嶽麓書院的講學是繼南宋湖湘學派之後,嶽麓書院的又一次重要學派活動,導致了嶽麓書院又一個學術繁榮期的到來。
1643年(崇禎十六年),張獻忠部隊進攻長沙,與明朝官軍進行激戰,書院在混戰中被毀。
清初朝廷對書院採取抑制政策。1652年(順治九年)曾調令:“各提官督率教官、生儒,務將平日所習經清末民初時期的嶽麓書院書義理,著實講求,躬行實踐。不許別創書院,群聚徒黨,及號召地方游食無行之徒,實談廢業。”然已經實行了數百年的書院制度,具有深刻的社會影響,修復書院的呼聲日趨強烈。就在順治帝詔令各地“不許別創書院”的當年,湖南巡撫彭禹峰就聘請長沙府攸縣縣學生劉自主持嶽麓教事,並未受到處罰。
隨著統治的日益鞏固,順治末年對書院的抑制政策開始鬆弛,康熙、雍正年間進而實行支持和鼓勵政策。1668年(康熙七年),巡撫周召南下令重建嶽麓書院,基本恢復了原有規模。1674年(康熙十三年),吳三桂發動三藩叛亂,攻克長沙,剛剛修好了才4年的嶽麓書院即興即毀。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巡撫丁思孔又重建嶽麓,置膏火田數百畝,並兩具疏章,請求御書匾額。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春,康熙帝御書“學達性天”匾額。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又賜御書“道南正脈”於嶽麓,嶽麓書院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再次獲得肯定。乾隆後期至嘉慶、道光年間,書院的建設進一步發展。期間羅典、歐陽厚均各主院27年,創建和恢復書院古蹟數十處。1833年(道光十三年)巡撫吳榮光仿學海堂制,在此創設湘水校經堂,首開湖南書院教學改革之風。1852年(鹹豐二年),太平天國軍進攻長沙,嶽麓書院受到戰火毀壞,史稱“書院毀半”,隨後院長丁善慶率諸生捐資又逐次修復。1868年(同治七年)巡撫劉昆主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建。清末,嶽麓順應歷史潮流,設譯學、算學等科,增置時務和西學圖書,進行了教學改革。
清末實施新政,廢書院而興學堂,“嶽麓書院”於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被湖南巡撫趙爾巽奏廢為湖南高等學堂(1897年長沙時務學堂創立,1899年改為求實書院,1902年改為湖南省城大學堂,1903年與嶽麓書院合併組建湖南高等學堂)。1912年,湖南高等學堂奉令停辦,工科學生按志願送到湖南高等工業學校和湖南高等師範學校繼續學習。同年,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奉命遷入。民國四年十二月《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志·建制第二》載:“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即故嶽麓書院。”(第2頁)。1917年,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奉令停辦,併入武昌國立師範學校,同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遷入,接收了前湖南高師的全部校產和一部分教師。1926年湖南工業、商業、法政三個專門學校合併,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學,仍以嶽麓書院為一院,新建校舍為二院。1937年,省立湖南大學被國民政府教育部確立為國立湖南大學。
1938年4月,日本戰機轟炸湖南大學校園,嶽麓書院部分建築被毀。1941年4月日機再次轟炸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御書樓、半學齋、靜一齋等處均中彈倒塌,文廟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毀。抗日戰爭勝利後,嶽麓書院部分建築被修復。[1]
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湖南大學被撤消。在湖南大學舊址上,以原湖南大學土木系和基礎教育部為基礎,合併其他一些大學的相關院系,組建中南土木建築學院。1958年中南土木建築學院擴充後改名湖南工學院,1959年復名為湖南大學。
1981年,嶽麓書院開始大規模修復工程,1986年10月,在歷經5年大修後,嶽麓書院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湖南大學先後在此成立文化研究所和下屬學院(名即為嶽麓書院),招收歷史、哲學等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