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勝節

十勝節

十勝節是歡慶羅摩戰勝十首魔王羅波那的節日,是印度教三大節日之一。印度教徒認為羅摩是天神毗濕奴的第7次化身,只要對羅摩表示虔誠,就可國泰民安。十勝節一共要慶祝10天。頭9天是到處搭台演戲,節日的最高潮是第十天晚上,它被稱為“勝利的第10天”。

基本信息

來歷

彎弓射惡魔的羅摩彎弓射惡魔的羅摩

十勝節的來歷,還得從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說起。這部史詩歌頌的是羅摩的故事。羅摩是十車王的大兒子,品德高尚,武藝超群,父親準備立為王儲。

十車王的一個小王后受駝背侍女的攛唆,定要國王立她的兒子為太子。由於國王以前受難時得過她的幫助,允諾過無論她提兩個什麼樣的要求,他都會答應。

現在小王后提出了要求,國王悲痛難忍,只能踐約。羅摩得悉後不但不懷恨,反而勸慰父王,自己甘願到森林中去流放14年。

他賢慧的妻子悉多自願同往,同甘共苦。不料,到森林裡後,悉多被十首魔王羅波那劫走。

後來羅摩在神猴哈努曼的幫助下打敗了十首摩王,救出悉多。這時14年已滿,他們返回京城,恢復了王位。

慶祝活動

十勝節十勝節
節日期間,無論城鎮鄉村,人們一連10天搭台演出描寫羅摩王生平的歌舞劇《羅摩哩啦》,並在第10天焚燒羅波那的模擬像,以象徵羅摩的徹底勝利。演戲前,許多地方用牛車或象車載著演員遊行。前有樂隊開路,後有善男信女簇擁,孩子們扮成劇中的猴兵猴將奔前跑後,興奮至極。節日的最高潮是第10天的夜晚,即“勝利的第十天”。

傍晚日落前,人們聚集在各地的廣場上觀看《羅摩哩啦》中羅摩戰勝羅波那的最後一段歌舞。廣場的一端豎立著3個巨大的紙人,每個有10幾米高,個個青面獠牙、面目可憎。中間最高的就是惡魔羅波那,兩旁是他的弟弟和兒子。他們全穿著彩色紙衣,裡面裝了許多煙花和爆竹。

待日落的一瞬,戲中的羅摩便彎弓射火箭,將豎立在廣場的3個巨大的惡魔像射中。只聽“轟”的一聲,惡魔腹中的爆竹被引燃,頓時火光四起,焰火騰飛,呼聲連天,不一會兒惡魔像便灰飛煙滅了。

人們歡呼雀躍,拍手慶賀,體味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古訓。印度教徒認為羅摩是天神毗濕奴的第7次化身,只要對羅摩表示虔誠,就可國泰民安,因此節日十分盛大、隆重。

節日節目

十勝節十勝節
首先的節目是要上演《羅摩衍那》,扮演劇中人物的演員們儘管不像在舞台上那么穿戴齊整,但也一個個披紅掛綠,有的騎馬,有的坐牛車,在樂隊的伴奏下繞場遊行。

接著,他們又表演羅摩最後戰勝羅波那的故事。與此同時,有名的說書人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以渾厚的嗓音通過高音喇叭講述著故事情節。

也是在高台之上,有印度婦女身穿紗麗,面戴輕紗,頭頂燃著的疊層油燈,跳起了傳統舞蹈。日落時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扮演羅摩的演員成了全場注目的中心,只見他一身英武,動作瀟灑,彎弓搭箭,瞄準了巨魔,箭頭是一個小小的火球。說時遲,那時快,三支火箭“嗖、嗖、嗖”地向三個巨魔飛去。在人們目不轉睛、屏息靜氣之中,“轟、轟、轟”三聲,三魔全部中箭,觀眾一片喝彩。

頓時,爆竹齊鳴,焰火沖天,火樹銀花,光彩一片。三個龐然大魔在騰騰烈焰中頹然倒下,淒悽慘慘,化為灰燼。羅摩大獲全勝,善終於戰勝了惡。此時,廣場四周的觀眾為羅摩的勝利歡呼雀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