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

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

《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是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於2011年6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傑弗里·科特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一些非凡的人物能夠戰勝精神痛苦並在瘋癲的促使下創作出傑出的創造性藝術呢?《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著名心理學家傑弗里·科特勒在《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於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中探討了這些問題。《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於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中描述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在為成功和生存奮鬥過程中經歷了情感混亂。傑弗里·科特勒在書中描述了西爾維婭·普拉思、朱迪·嘉蘭、馬克· 羅思科、歐內斯特·海明威、弗吉尼婭·吳爾夫、查爾斯·明格斯、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瑪麗蓮,夢露、倫尼·布魯斯、布賴恩·威爾遜等文化巨匠們戲劇性而悲慘的人生。在這本由不同人生連線而成的書中,傑弗里·科特勒著重講述了這些非凡人物的人生故事,並重點分析了他們是如何突破自己的情感困境的。《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於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清楚地區分了那些屈服於疾病並因此失去生命的人們和那些奮力搏鬥並最終康復的人們。書中,科特勒詳述了深層次的心理問題是如何影響這些人的生活、工作、偉大的創作和成功,以及他們又是如何奮力達到某種個人穩定的。《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關於瘋癲,創造和抗爭的人生故事》講述的這些有趣而又引人入勝的故事幫助我們在這些藝術家不可思議的人生中找到意義。這些故事也為那些奮力突破困境和限制,並試圖卓有成效地、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人提供靈感。

作者簡介

傑弗里·科特勒,在心理學和教育學領域最多產的作家之一,已經出版了65本跨學科的書籍。他為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撰寫了一打教材,這些教材在全世界的大學中使用;他也為從業的治療師和教育工作人員撰寫了12本圖書。他出版的一些被高度評價的著作有:《如何成為治療師》、《有缺點的治療師》、《富有同情心的治療》、《讓改變持續》、《餐桌旁的母親》。他還以通俗的語言撰寫了許多極為成功的描述複雜現象的書:《跨越責備》、《改變你生命的旅行》、《私人時刻》、《秘密的自我》、《眼淚的語言》和《最後的受害者:進入連環殺手心靈的一次真實生命之旅》。科特勒還是一位有著30年教齡的教育暫。他在各種不同環境裡,幼稚園、中學、精神健康中心、危機中心、大學、社區學院和私人機構——擔任過老師、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1980年和2000年,他以富爾布萊持學者和高級講師身份分別在秘魯和冰島工作;他還在紐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尼泊爾等地做過訪問教授。目前,他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擔任心理諮詢專業的教授和系主任。邱文平,200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所宗教學研究室主任。邵妍,女,1982年生於湖北鹹寧,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對翻譯有濃厚興趣。發表研究西爾維婭·普拉思的論文數篇,參與編寫數部口譯教材。現任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理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顏莉,女,1980年生,湖北鄂州人,現任湖北大學教師。2009年6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專業為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及英語教學。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神話與現實:瘋癲與創造力的本質

第2章 西爾維婭·普拉思:於死亡中完美

第3章 朱迪·嘉蘭:彩虹之下

第4章 馬克·羅思科:以血作畫

第5章 歐內斯特·海明威:終身傳奇

第6章 弗吉尼婭·吳爾夫:憂鬱之湖

第7章 查爾斯·明格斯:音樂幻覺

第8章瓦斯拉夫·尼金斯基:通往瘋癲之路

第9章 瑪麗蓮·夢露:死於善良

第10章 倫尼·布魯斯:病態、骯髒的喜劇演員

第11章 布賴恩·威爾遜:對水的恐懼

第12章 解讀創造天才的生命意義

注釋

參考文獻和拓展閱讀

部分書摘

十個天才的精神病史最新章節試讀:我們這些在集中營生活過的人仍記得有些人走過平房安慰他人,並把自己的最後一片麵包分給別人。這種人也許很少,但他們充分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你可以從一個人身上拿走一切,卻拿不走人最後的自由,即選擇以何種態度面對既定處境的自由,選擇自己道路的自由。同樣的態度使他們努力克服自身情緒的弱點而獻身於創造:因為他們在自身的痛苦中找到了意義。在本書接下來的故事中,你會很快發現那些向疾病屈服放棄生命的人,和那些努力承受痛苦的人是如何不同。搖滾偶像,大門樂隊的吉姆·莫里森長期憂鬱,依靠藥物維持日常生活;海灘男孩的布賴恩·威爾遜最終在數十年的精神不振後重拾自己的創作才能。通過比較兩者你就會發現,威爾遜能夠調和心態很大程度上不僅歸功於他的音樂創作,也歸功於他從痛苦中找到了個人生存的意義。創造性的瘋癲帶來了哪些優勢?記住這一點:很多創新發現在當時看來是全然瘋癲的。許多科學家、畫家和作家被稱作異端。實際上伽利略、哥白尼、哥倫布、弗洛伊德、達爾文、畢卡索以及愛因斯坦的先進觀點在當時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他們只有具備專一的獻身精神和厚臉皮(對他人反對免疫)才能改變現狀。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瘋癲使人擁有他人不具備的創浩源泉和能力。情緒紊亂所引發的奇妙的生活,自在的念頭,歪曲的現實及敏銳的感官給予他們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如果我們為這種伴隨雙相心理障礙的癲狂症重新命名,稱它為加強型創作經歷的話,我們就可以描述一種狀態,這種狀態能夠引發創作激情,促進作品產生。在對著名畫家、作家的採訪中發現,他們幾乎都曾有過這種創作成果密集期,在這段時期他們不眠不休,工作至精力枯竭。但他們不願把這種狀態稱為癲狂,而稱之為創造性痴迷,其特徵體現為精神歡快,熱情洋溢,自信滿滿,思如泉湧,身心敏感及情緒緊張。假如你要大量創作作品,這種狀態難道不是夢寐以求的嗎?我們大多數人難道沒有在某些時刻經歷過這種創作狀態嗎?“,然而,進一步追問下去,這些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