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烈士山

十二烈士山

十二烈士山位於寶清縣城西,有座並不高大的小山原名小孤山,因其有12位抗聯戰士英勇抗擊日寇全部殉身壯舉,而被當時抗聯總部命名為十二烈士山。

基本信息

簡介

十二烈士山十二烈士山
中國東北抗日聯軍12名戰士抗擊日偽軍的犧牲地。由家文物局編入《中國名勝詞典》。
十二烈士山位於雙鴨山市寶清縣西部蘭棒山北麓的大尖山子腳下,在寶石河上游的河谷平原上,兀然隆起,好像是守護著群山大嶺的一位哨兵,因此當地人最早的時候稱為“小孤山”。山不很高,最高不過百餘米;山也不算大,方圓也就幾公里;但山勢陡峭,林木蔥鬱,還有泉水潺流成溪,山道旁自然生長著五顏六色的花草。特別是登山遠眺,看山下如棋盤一般的阡陌農田,頓有山河如此美麗,此生不可虛度之感。山頂之上,有橫七豎八的大石,還有低凹不平的坑,紀念十二位士的石碑矗立在最高處。這就是東北抗日聯軍十二名勇士與日寇浴血奮戰並以身殉國的地方。
1938年3月18日,在小孤山抗聯第五軍第三師第八團一連一小隊與日偽軍400餘人的騎兵隊發生遭遇戰。連長李海峰和指導員班路遺指揮抗聯戰士打退敵人多次衝鋒,斃傷日偽軍100 餘人。李海峰、班路遺、朱雨亭、魏希林、陳鳳山、李芳鄰夏魁武、王仁志、張金富、楊德才、王發、李才等12名戰士壯烈犧牲。

現狀

建國以後,原抗聯二路軍的有關領導人王效明、季青等同志,為表彰此英雄事跡,將小孤山命名為“十二烈士山”。並多次撰寫文章對戰鬥始末和英雄事跡進行描述。國家已將十二烈士山定為中國名山。寶清縣委、縣政府早在1956年就在山上立了標牌,1991年又修建了永久性紀念碑,繼而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十二烈士山被黑龍江省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