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穴

匪穴,意思是指稱盜匪盤踞的地方,是屬於現代漢語中的白話辭彙,在古代該詞比較少見,是屬於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辭彙。在一般場合比較常見。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詞目:匪穴
拼音:feǐ xùe
解釋:匪穴,意思是指稱盜匪盤踞的地方,是屬於現代漢語中的白話辭彙,在古代該詞比較少見,是屬於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辭彙。在一般場合比較常見。《說文解字》記載著該詞語的詳細解釋。
曲波林海雪原》一三:“到了匪穴,一切問題取決我自己,首長一點也幫不上忙。”

詞語的來歷

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併為14大類。字典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篇,卷末敘目別為一篇,全書共有15篇。《說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
《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解釋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係。《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
《說文解字》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後世的字典大多採用這個方式。段玉裁稱這部書“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