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華僑聯合總會

在華僑中進行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宣傳朝鮮形勢、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教育華僑熱愛朝鮮,遵守朝鮮政府的政策法令,積極參加當地建設事業;宣傳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的主張和國內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教育華僑熱愛祖國,積極支援祖國東北解放戰爭;宣傳中朝人民間的革命友誼傳統,促進華僑同朝鮮人民友好相處;教育華僑彼此互助,加強團結;向朝鮮政府反映華僑的要求,維護華僑的利益。韓戰期間,主要任務是組織與動員華僑參加抗美援朝,積極參加志願軍,為志願軍擔任嚮導與翻譯,參加擔架隊、救防隊及防奸防特等。

簡介

朝鮮北部各地華僑聯合會的領導機構,簡稱華聯總會。1946年12月成立於平壤。首任委員長王靜野,組織部長兼秘書長王裴,宣傳部長彭光涵。後丁雪松、趙令德、王守政、馬玉聲(當地華僑)相繼任委員長。管轄各道、市、郡華僑聯合會(初期共72個)及新華書店和機關報《民主華僑》。幹部300餘人,其中總會幹部50餘人,初多由中國共產黨東北局派去的黨員擔任。

主要任務

初期主要任務是:在華僑中進行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宣傳朝鮮形勢、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教育華僑熱愛朝鮮,遵守朝鮮政府的政策法令,積極參加當地建設事業;宣傳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quot;的主張和國內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教育華僑熱愛祖國,積極支援祖國東北解放戰爭;宣傳中朝人民間的革命友誼傳統,促進華僑同朝鮮人民友好相處;教育華僑彼此互助,加強團結;向朝鮮政府反映華僑的要求,維護華僑的利益。韓戰期間,主要任務是組織與動員華僑參加抗美援朝,積極參加志願軍,為志願軍擔任嚮導與翻譯,參加擔架隊、救防隊及防奸防特等。1953年朝鮮停戰後,改名為朝鮮華僑聯合會中國共產黨東北局駐朝辦事處直接領導該會。1949年10月中朝建交後,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大使館領導。1958年起,由朝鮮勞動黨組織部統戰科領導,其負責人由朝鮮勞動黨任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