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冬青

北美冬青

北美冬青 (Ilex verticillata )又名輪生冬青、美洲冬青,為冬青科冬青屬(Ilexlinn.)多年生灌木。原產美國東北部,多生長在沼澤、潮濕灌木區和池塘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北美冬青與冬青科大多常綠樹種不同,其特點是冬季落葉。落葉後,密集、亮麗的紅果掛滿枝頭,十分耀眼和喜慶。在歐美北美冬青作為切枝觀果、景觀美化等廣泛栽培套用。國內每年從荷蘭等國家大量進口北美冬青(市場叫名紅豆)成品切枝,投放花卉市場,銷售價格昂貴。2006年杭州潤土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引進 ‘Oosterwijk’(奧斯特維克)等北美冬青觀賞品種,引種試驗表明,這些品種表現抗性強,適應性廣,生長中等,能正常開花、結果和冬季落葉,是秋冬切枝、環境美化和盆栽的優良觀賞樹種。

北美冬青樹高2-3米,淺根性,主根不明顯,鬚根發達;葉互生,單葉,長卵型,邊緣硬齒狀,表面無毛、綠色,嫩葉古銅色,葉背面略白且多毛;雌雄異株,花白色,著生葉腋處,雌花3-6朵叢生,雄花幾十朵叢生;漿果,紅色,

2-3果叢生,單果種子數為4-6粒。

北美冬青於3月下旬萌芽,4月上旬春梢生長,萌櫱性強、耐修剪;5月中旬開花,花期半個月,雄花早2-3天開,至6月初與雌花同時結束,邊開花邊結果。10月上旬果色轉紅,12月上中旬落葉;掛果期至翌年4月。北美冬青的生育特性是喜光,亦耐半蔭,喜肥沃微酸性到中性土壤,弱鹼性土壤亦能適應,喜溫暖濕潤環境,耐濕性、抗寒性強,適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如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生長、繁殖。

生長環境

多生長在沼澤、潮濕灌木區和池塘邊。

主要價值

北美冬青在園林上有著廣泛的用途,既可作為切枝觀賞,也可作居室盆栽,以及庭院美化。

切枝觀賞

北美冬青切枝紅果艷麗,水插期長達2個月,觀賞價值高。在花卉市場上單枝售價達數十元。切枝栽培在第3年後即可投產,每樹可剪下枝5-8枝,並逐年增加,剪取年限達30年以上,經濟效益顯著,回報期長。

將培育一年後的幼苗,在當年10月或翌年3月新梢萌發前進行大田移栽。栽前深翻地,施足基肥。開溝作畦,畦寬1.6米,溝寬0.4米,株行距0.7米×0.7米,畝栽1300株左右。其中雌雄株比例為9:1,以保證充分授粉。

北美冬青插花上春晚 北美冬青插花上春晚

栽植後的第一年,覆蓋秸桿,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根據長勢施追肥2-3次,生長期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長。到冬季植株落葉前,施足基肥,每株施餅肥50-100g或其他有機肥。落葉後,留植株基部10—15cm重剪。翌年春季抽生5-8枝生長枝,適時追肥促進枝條生長均勻,枝條高度60cm以上,成為第三年的結果枝。第二年冬季落葉後,修剪短小枝、彎曲枝,基肥以磷鉀肥為主。第三年5月這些生長枝就開花、結果,到10月果紅,11月就可分批剪枝出售,一直可剪到翌年2月。

居室盆栽

選擇北美冬青矮生品種或通過生長激素矮化栽培,秋冬季果實紅艷,掛果多、時間長,觀賞效果好,十分適宜居室美化,富有喜慶、吉祥氣氛。

為達到比較好的欣賞效果,單株小苗培養通常需3年,如用3株小苗拼栽,2年後即可達到觀賞效果。種植基質要求疏鬆而富含有機質。種植後保留植株基部15cm重剪。翌春至少有6個以上分叉。為控制高度可在新芽5cm時,噴施500倍多效唑2-3次,將結果枝長度控制30cm左右。入冬落葉後,將結果枝修剪成20-25cm的球面型。翌春植株萌芽、開花、結果,冬季就可作年宵花銷售。

環境美化

北美冬青 北美冬青

北美冬青樹形美觀,耐寒性強,病蟲害少,是冬季庭院美化的優良樹種。入冬後,葉片落盡,滿枝鮮紅的漿果直到春季,十分美觀。北美冬青在公園或園林工程美化時,可列植或對植庭前、門旁,叢植於草坪、路邊、林緣和山石、水丘之間,美化園林景觀,是秋冬極好的觀果樹種。病蟲防治

引種觀察表明,北美冬青病害少。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刺蛾類危害葉片,可採用殺蟲劑進行防治;成熟的漿果會有鳥類啄食,應該事先採取防治措施。

北美冬青是一種新引進的觀賞樹種,除了主要用於切枝觀果外,在園林景觀和家庭園藝上具有廣泛用途,推廣套用前景廣闊。

注意事項

根據在魯南蘇北地區的種植經驗,北美冬青如果露天栽培要注意預防雀鳥啄食。因為北美冬青的果實變紅之後對雀鳥極有吸引力,若不加以防護,果實在落葉之前就會被啄食一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