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震盪

北極震盪

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造成北半球出現氣象顛倒,致使北半球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地區遭遇寒冬。

北半球處於暴風雪、冷氣團雙雙包夾的氣候狀態,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地區遭遇了寒冬,而這種極端氣候不只出現在北半球,連溫暖的南半球也受害,頻頻出現低溫,也影響澳紐地區的洋流,間接干擾漁獲收成。引據科學家了解,造成北半球又寒又凍的原因來自於“北極震盪”。北極震盪是招致北半球寒冷、暴風雪氣候的主因。由於北極震盪干擾了正常的氣溫相位,使北半球的冬季轉為“負相位”(又稱“冷相位”),讓氣候預報度無法像往常一樣高準可期。

簡介

北極震盪北極震盪

北極震盪(ArcticOscillation)造成北半球出現氣象顛倒,致使北半球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地區遭遇寒冬。科學家以北極震盪指數來衡量氣壓的變化。一般來說,正常的北半球冬季是處於“正相位”(又稱“暖相位”),而這次10年一次的震盪現象卻使北半球的冬季轉為“負相位”(又稱“冷相位”),讓氣候預報度無法像往常一樣高準可期。

氣候影響

北極震盪造成氣溫影響

北極震盪干擾了正常的氣溫相位,使北半球的冬季轉為“負相位”(又稱“冷相位”)。
根據氣候專家評估,2009年12月中起,北極的環流是近60來最弱的一次,因此也就造成大量的冷空氣向外圍迅速擴散,幅度超過北極圈,延伸到歐美大陸,就成為暴風雪的成因;轉向北亞大陸便引來大陸冷氣團,冷空氣南下後,就造成南方地區的氣溫下降之因。
寒流來襲、天氣濕冷,冷氣團增強,全球各地傳來因暴風雪、冰封、寒流而造成的氣候異常及災害;美國積雪深達140公分、英國燃油出現短缺、歐洲之星火車停擺、荷蘭街上凍死百人、南韓驟冷,甚至大陸北方大雪不斷,嚴重影響冬麥收成,也順勢會延誤春麥播種的時間

震盪原因

寒冬寒冬

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冰雪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Center)針對“北極震盪”現象的解釋:當北極上空出現低氣壓,氣流會以順時針的方向運行,以保持冷暖氣流的交替運作。假使周圍環流變強勁,則會讓北半球氣溫上升,一旦環流變弱,冷空氣將向外擴散出去,就會使北半球變冷;而現在剛好是環流變弱的時候。

科學家以北極震盪指數來衡量氣壓的變化。

北極上空的大氣壓力會出現兩種極端變化,直接影響北半球出現暖冬或寒冬。

在過去幾十年里,北極震盪指數多為正值。北極上空的氣壓比平均氣壓低,中緯度地區上空的氣壓則比平均氣壓高。中緯度地區指的是從日本札幌、到義大利米蘭、到美東緬因州、到美西俄勒岡州等地。在這種情況下,圍繞北極的寒帶噴射氣流(jet stream)從西方吹向東方,而不會吹到南方,大部分時候都維持在美國以北的加拿大。這么一來,美國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氣溫相對比較暖和。如果北極震盪指數出現負值情況,北極上空出現高氣壓,噴射氣流的冷空氣都被擠壓到比以往更遠的南部地區,造成美國、歐洲和中國出現寒冬
值得一提的是,北極上空在這個冬季的高氣壓是1950年以來最顯著的。至今沒有人知道為何北極氣壓會出現這種極端變化。

氣候影響

北極震盪造成氣溫影響北極震盪造成氣溫影響

根據氣候專家評估,2009年12月中起,北極的環流是近60來最弱的一次,因此也就造成大量的冷空氣向外圍迅速擴散,幅度超過北極圈,延伸到歐美大陸,就成為暴風雪的成因;轉向北亞大陸便引來大陸冷氣團,冷空氣南下後,就造成南方地區的氣溫下降之因。

寒流來襲、天氣濕冷,冷氣團增強,全球各地傳來因暴風雪、冰封、寒流而造成的氣候異常及災害;美國積雪深達140公分、英國燃油出現短缺、歐洲之星火車停擺、荷蘭街上凍死百人、南韓驟冷降至近7年來新低,甚至大陸北方大雪不斷,嚴重影響冬麥收成,也順勢會延誤春麥播種的時間。

專家分析

第一個觀察及描述這種現象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教授華萊士說:“我傾向於把它看作一種隨機現象。我不認為我們掌握了它為什麼會一年這個樣子,下一年卻完全另一個樣子的原因。” 北極震盪同全球暖化或全球變冷都沒有關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第一次出現。 這種寒冬現象也沒有在整個北半球出現。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邁爾說:“幾乎整個北極地區的氣溫都比正常情況來得高。”一些地區的氣溫甚至比正常情況高出8攝氏度。
英國廣播公司環境新聞記者布萊克說,西伯利亞雅庫茨克的日常最低溫只有攝氏零下35攝氏度,比其1月份平均氣溫還高出10個攝氏度。

北極資料

北極,又被稱為北極點,最常用於稱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極,即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點,也就是地球的自轉軸在北半球與表面相交會的點。北極點周圍的地區稱為北極地區。地理上的北極(通常就簡稱為北極)具體指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之一(另一個點是南極,就在相對的另一面),地理上的北極是緯度為北緯90°的點,在方向上是真北,在這一點所指向的任何方向都是南方。北極在天文學上的定義,依照國際天文聯合會對一顆行星或太陽系內其他類似行星的天體的說法,北極是與地球的地理北極在黃道相同半球內的極點。更精確地說,北極是天體的自轉軸在太陽系不變的平面北側的極點。
北極是指北緯66度34分(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也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部分占800萬平方公里。也有一些科學家從物候學角度出發,以7月份平均10℃等溫線(海洋以5℃等溫線)作為北極地區的南界,這樣,北極地區的總面積就擴大為27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約1200萬平方公里。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布來劃定北極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範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究竟以何為界,環北極國家的標準也不統一,不過一般人習慣於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北極圈作為北極地區的界線。

頭條專題“千年極寒之爭”

【知頭條:千年極寒之爭】 【知頭條:千年極寒之爭】
2010年10月,世界媒體紛紛報導波蘭學者預測歐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現“千年極寒”的訊息。歐洲氣象專家警告,歐洲可能將面臨“千年一遇”的新低溫,而中國等亞洲地區也難倖免。而中國氣象專家則認為“千年極寒”之說並不可信!
千年極寒受 “拉尼娜”現象影響,2010年北半球面臨“千年一遇”新低溫。
極端天氣事件2010年俄羅斯森林大火| 2010年巴基斯坦洪水
相關知識拉尼娜現象|墨西哥灣暖流|北極震盪|全球變暖|大洋環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