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

北北

北北,本名林嵐。1981年畢業於福州師專中文系。歷任閩侯第二中學教師,閩侯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幹部。福建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我的唐山》、《浦之上》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北北,女,本名林嵐,現使用筆名林那北。出生,漢族,中共黨員。閩江學院(福州師專)畢業,任過七年中學教師,後編地方志。1981年開始散文隨筆、報告文學創作,九十年代開始小說創作。已出版散文集《北北話廊》、《不羈之旅》、《城市的守望》,小說集《咖啡色的故事》、《尋找妻子古菜花》以及長篇小說《娥眉》、《薔薇前面》等十部著作。作品入選《2002年中國年度最佳中篇小說》、《2003名家推薦最具閱讀價值中篇小說》等二十餘種選本。中篇小說《尋找妻子古菜花》入選2003年中國中篇小說排行榜。曾獲福建省政府第3屆百花文藝獎一等獎、三等獎。被評為福建省新聞出版系統跨世紀優秀人才、福建省第3屆雙十佳新聞工作者。現為《中篇小說選刊》副主編

人物簡介

北北的作品北北的作品

北北本名林嵐,八十年代開始散文隨筆創作,九十年代末轉為寫小說。已出版長篇小說《娥眉》等十部著作。作品入選《2002年中國年度最佳中篇小說》、《2003名家推薦最具閱讀價值中篇小說》等二十餘種選本。中篇小說《尋找妻子古菜花》入選2003年中國中篇小說排行榜。福州師專閩侯分班畢業,任過七年中學教師,後編地方志。

據說小時候她像男孩子一樣好動,在學校里幾乎參加過所有的運動隊,練過體操田徑籃球。參加運動隊卻並不刻苦,而僅僅只是為了有時間玩和有機會玩。好在她那時確實精力過剩,竟把看小說也當成“玩”的一部分:上課時把小說藏在抽屜里看,晚上則躲在被窩打著手電筒看。有一天玩瘋了,把書包也丟在操場上,別人撿了一看,裡頭竟一本課本都沒有,除了小說還是小說。儘管那時還流行“讀書無用論”,學生都無心上課,但這么“違法亂紀”的分子還是少數,所以,雖然書包上沒寫名字,撿書包的同學還是猜出失主,立即把書包送回到她家。那時北北對小說的閱讀肯定還是圄圇吞棗式的,但毫無疑問,正是從那時起,文學在她心裡發芽了。

從小就跟隨當老師的母親生活在校園裡,沒有下過鄉插過隊,北北走過的路基本上是平坦的,這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未必是好事,而記者這個職業正好彌補了她閱歷上的不足。她採訪建設中的長樂國際機場,催生了短篇小說《李四》,採訪救助貧困大學生的某縣委領導,催生了中篇小說《道口事件》。而在多年來的採訪、寫通訊報導的過程中,她還接觸了解了形形色色的各類人,這拓展了的視野,成了她創作的無形資產。正如她在一篇創作談中所說:“我一直感激這幾年的記者生涯。太靜態的生活容易使人麻木,而記者這個職業卻逼人跑向各個行業,跑向各類人的心靈深處,世界因此擴大了”。

從九十年代初期起,北北供職於一家政治性刊物,當編輯做記者,工作的內容與她的性格愛好似乎差異很大,許多人都有種“不是一回事”之感,但她卻做得津津有味。2000年她被評為“福建省新聞雙十佳”,這是對她作為一名記者的肯定。不過,她一直覺得記者這個職業給她帶來的益處遠勝於她對這個工作所做的奉獻。

現為《中篇小說選刊》副主編。已出版長篇小說《娥眉》等十部著作。作品入選《2002年中國年度最佳中篇小說》、《2003名家推薦最具閱讀價值中篇小說》等二十餘種選本。中篇小說《尋找妻子古菜花》入選2003年中國中篇小說排行榜。福州師專閩侯分班畢業,任過七年中學教師,後編地方志。八十年代開始散文隨筆創作,九十年代末轉為寫小說。現為《中篇小說選刊》副主編

草原情懷

北北著名作家——鐵凝
初識北北是1984年5月,當時溫州市《文學青年》雜誌社在美麗的甌江畔舉行文學筆會。一大批來自天南地北的有影響的青年作家鐵凝、李杭育、肖復興、傅天琳、王英琦、范小青、楚良等,以及一部分文學青年參加了這次筆會。在這次筆會上,北北及今天山東的著名作家凌可新、河北作家孫明傑,還有從呼和浩特去的王再平都是文學青年。

北北那時20多歲,剛從學校畢業不久,在福建閩侯二中教語文。她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留著精神的剪髮,熱情、大方、秀氣、誠摯。她沒到過北方,但十分嚮往北方,喜歡北方的粗獷、豪放。因而她給自己的筆名起了北北。她說她尤其嚮往內蒙古大草原。後來,大家一起在溫州雪山賓館以及風光綺麗的雁盪山改稿,她與北方去的幾個文友都結下了情誼。臨別贈言時,她在王再平我本上留下了這樣的話:“真羨慕你,竟然擁有那么多的財富——奔騰的駿馬、無垠的草原、古樸的蒙古包。”

雁盪山分手後,幾十個作家和文學青年各奔東西。一天后王再平在杭州西湖遊玩,竟又遇上了北北和南方籍的文學青年陶芝華、汪發嗣、田有藝、張燕等人,大家高高興興地在岳廟裡合了影。

回到呼和浩特後,北北常給王再平寫信並寄來她的作品。現在王再平手頭尚有她發表在1984年11期《福建青年》的小小說《赴舞會的“大女”》,發表在1985年總第22期《通俗文藝》上的故事《阿生嫂》,以及發表在1987年第3期《廈門文學》的小說《跟我來》。在信中她除了述寫自己文學創作的一些情況、體會,還不時表述了對大草原魂牽夢繞的情感。1984年7月22日的信中她這樣寫道:“我小時候看過好些描寫內蒙古草原的小說,一直對那神秘的土地、神奇的民族充滿嚮往,以後若有可能將去那兒觀賞一下。也許北方的、草原的空氣與南方的空氣不一個味兒。”1985年5月,王再平的短篇小說《草原深處》被《小說月報》轉載,她來信祝賀時,也表示了對走入夢中草原的渴望。

其後,北北參加了福建省作協,不久又調到福建省委宣傳部《文明建設》(即《文明大觀》前身)雜誌社任記者、編輯。那幾年,她逐月按期給我寄來他們的雜誌,裡面常有她流暢、精美的文章。1992年7月4日她來信約稿,說:“當年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許多人仍然記憶猶新,你能否抽空幫我去採訪一下,寫一篇報告文學,如果你實在沒空,可否委託一個文字好的朋友采寫。”遵照囑託,王再平蒐集了龍梅、玉榮大量材料,但因兩姐妹不在一地工作、生活,加上王再平行政事務忙脫不開身終未寫成。

小說特點

2000年10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在“女性新視察小說”叢書中,推出她的小說集《我的生活無可奉告》,這可能是她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福建不缺散文家,缺的是小說家,北北用這本書證明了自己小說家的身份。

與絕大部分女作家迥異的是,北北的小說基本上都選取男性視角,“我”通常是各色職業不等的男人,記者、農民公務員、私營公司秘書等等,這些小人物幾乎無一例外都在生活中遇到尷尬的境地。《一男一女》寫的是一對極其相愛的白領階層的男女夜晚去火車站一個空置的貨櫃幽會,結果卻被火車無意中帶走,經歷了艱難尷尬的幾天幾夜,生命已經奄奄一息。當他們被救後,卻已是一對形同陌路的人了。“……說不清為了什麼,也辨不清邊緣在哪裡,一切都像風吹過,了無痕跡,自然而然。”愛情被一節車廂輕易改變了,作家冷峻的筆觸戳破了愛情眩目的外表,將虛偽與虛無坦露無餘,令人震怵與傷感。

《有病》寫的是一個患愛滋病的“三陪女”及其男友的故事,他們所遭遇的難堪更觸目驚心,他們被泛濫的欲望折磨得面目全非,一個病死,一個出走,生存的險惡和人性的缺陷暴露無遺。

《玫瑰開在我父親懷裡》流露的溫情則多一些:生活在貧瘠山村中的“我父親”識字寥寥,卻熱衷於寫小說、作曲、造飛機,並在情人節那天將家中僅有的救命錢拿去買玫瑰花,送給“我母親”,導致“我母親”一氣之下喝下農藥自殺。“我父親”是非常詩意的農民,他那種種超越平庸的驚人之舉都帶有唐吉訶德式的虛妄色彩,而那種水中月般無根的浪漫溫情,卻令人絕望。

北北在散文里的優勢被有效地移植到小說中,她一如既往地以平民意識機敏地關注社會,“別有用心”地打量各種生活的皺褶,並冷靜地觸摸它。於是我們能通過她的筆觸真切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冷暖清濁,感受到生活的艱辛雋永。在取材上,這些小說與當下生活緊密相連,在價值取向上,又與契訶夫式的批判精神相接。那些單純的情節、乾淨有力的敘述、可憐可笑復有趣的各色小人物,還有無處不在的環境壓力,都構成了一種奇特的小說氛圍。

人物評價

在仍不斷有報刊約她寫專欄的時候,她卻突然十分堅決地、不容置疑地全身而退了,默默開始寫起小說。大約是從九七年起,她的小說在刊物上出現得稠起來,顯眼起來了。後來在回憶這次轉折時,她說:“在經歷了幾年浮躁的寫專欄日子後,我回到小說中來,對我個人而言,這個選擇是值得慶幸的。活了一把年紀後,對生活的理解必定不僅僅是一些皮毛的小情小感,那種表面的喧鬧也無須再留戀,而小說卻可以提供一個更寬闊、自由和寧靜的空間。”許多人消失在痛苦的尋找中,而她的智慧、才華、勤奮和執著聚合起的光芒照亮了前程。

北北已是當代文壇一位光芒四射的中年女作家,並兩次作為福建青年作家代表,去北京參加了中國青年作家代表會議。她的作品除散見於南方諸省的報刊外,還結集出版了《我的生活無可奉告》等多部小說、散文集。特別是她近年的中篇小說,主題深刻、故事曲折、人物鮮明、語言清爽、時代感強,深得南北讀者喜愛。現在我明白了,其實文學也是北北夢中的一片芳草地。

幾十年來,她以自己的摯愛,一步一步艱苦地跋涉著,終於走進了那無垠的鮮花、綠野之中。

個人作品

1999年《孩子有個夢想》(隨筆)
2000年《對不起,謝謝!》(青春中篇行為小說)《站在世紀的頂端》(青春中篇行為小說)
2001年《夢想繼續》(青春中篇行為小說)
2002年《影子筆記》(隨筆)《荒》(註:帶攝影集。行為記實版小說)(漂泊的足跡、攝影文學集、行為小說)2003年《那一個點》(漂泊感悟、行為小說)《那一個時間》(漂泊感悟、行為小說)
2004年《浮沉2004》(青春長篇言情小說、行為小說)《傳說中的和丁香有段情》(青春長篇言情小說)《我墮落我為誰?》(青春長篇言情小說、行為小說,含有劇本版)
2005年《流夜》(人生感悟、勵志、言情,含有劇本版)《末城》(人生感悟、勵志、言情,含有劇本版)
2006年《唯一一篇日記》(言情,電影版)《北北沒有眼淚》(人生感悟、電影版)
2007年《還剩幾個?》(搞笑短劇)《圓》(青春劇、哲理型)《用一秒鐘來愛你》(哲理愛情劇)《分手的理由》(都市愛情劇)《都是老少爺們》(喜劇)
2008年《還剩幾個?》(電影版)《驢(愚)人》(喜劇)《請不要和我說話》(電影版)《小事破事就那么點事》(系列短劇)《請給我一雙翅膀》(青春勵志劇)《愛了錯了》(電影版)《放下》(電影版)2009年《晚安,青島》(電影版)《北北,江湖不是幸福》(12集電視連續劇)《墮落的天堂》(電視劇)《完了》(電影版)《封閉式小區》(短劇)《夢回它城》(四度穹宇大型系列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