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

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

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將於8月28日晚20:00在國家體育館隆重舉行,比賽時間8月28日至9月4日,項目包括:武術、合氣道、拳擊、柔道、柔術、空手道、劍道、搏擊、泰拳、桑搏、相撲、跆拳道、摔跤總計13個比賽項目。

基本信息

賽事簡介

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 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

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將於8月28日至9月4日舉行,武搏運動會是一項新式的綜合性體育比賽,由世界體育總會創辦,每四年舉辦一次,比賽項目由世界體育總會認定的武術和格鬥類體育項目組成,包括:武術、合氣道、拳擊、柔道、柔術、空手道、劍道、搏擊、泰拳、桑搏、相撲、跆拳道、摔跤總計13個比賽項目,每項比賽都將吸引全世界最頂尖的武術搏擊高手參加。屆時,世界體育總會、國際奧委會、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的領導和官員,境內外媒體、贊助商及廣大中外武搏運動愛好者和來賓,都將參加本屆賽事。通過舉辦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將繼續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動武搏文化在北京、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傳播。

比賽場館

北京大學生體育館 北京大學生體育館

本屆武搏運動會競賽場館將全部採用北京奧運會場館。具體安排是:在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舉行柔道、柔術、空手道、跆拳道、劍道的比賽;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舉行相撲、合氣道、桑搏和摔跤比賽;在國家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武術、拳擊、泰拳和自由搏擊比賽。北京大學生體育館為訓練場館。開幕式將在國家體育館舉行。北辰洲際酒店、北京友誼賓館、西苑飯店、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分別為武搏運動會官方酒店、運動員酒店、裁判員酒店和媒體酒店。
我們期待全世界13個武搏項目的優秀運動員齊聚奧運場館,共同展示武搏運動的魅力。世界武搏運動會既是全球武搏健兒“以武會友、以搏勵志”和“以武求道”的新平台,也是北京傳承奧運、促進發展、加快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的寶貴機遇。

比賽項目

武術 武術

武術

武術: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術,是中國傳統的體育項目。(《現代漢語詞典》)武術又稱國術或武藝,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其內容是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武術具有極其廣泛的民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合氣道

合氣道是源自日本的一門武道,創始人為植芝盛平,又稱[開祖](1883-1969)。他在多年努力不懈的鑽研中,結合了一百多年來日本各個武術流派的精華,創立了讓身心都能同時得到鍛鍊的合氣道。[合]即融合,[氣]即生命之力量,也指人體內的氣息,[道]即途徑。所謂[合氣道]。可以解釋為調和人體之氣與天地之氣的方法。

拳擊

拳擊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它既是一項業餘的,也是一項職業的運動項目。比賽的目標上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拳擊運動拳擊員)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

拳擊比賽在由三條繩圍繞的拳擊台上進行。一場業餘拳擊比賽有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鐘。拳擊運動員要戴(拳擊)手套。其他用具包括:頭盔,護齒,運動短褲和護襠。拳擊運動員的比賽按體重分級。

柔道

柔道是典型的東方武術,結合了中國、日本的武學精髓。1964年東京奧運會將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它也是唯一源於亞洲的奧運項目。

日本人尤其喜愛柔道,把它當成了國術。日本的高中生每周要上1小時的柔道課,幾乎每所大學都設有柔道部。柔道的基本理念是“精力善用、自他共榮”(善用技巧,與人共榮),其真髄在於“柔能制剛、剛能斷柔”。它不是單純的勝利至上主義,而是把精神鍛鍊作為目的。正是因為它的這引些特性,使它贏得世界各地體育愛好者的尊崇。

空手道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鬥術和中國傳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那時,在琉球上層階級間,暗中參考中國的拳法創出了獨特的唐手,即最初的“空手道”。而在“唐手”之前,已有“那裡手”和“首里手”兩種名稱是根據地域分別的,成為現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淵源。後來此武術流入日本,經過發展分流,漸成現今的空手道。

劍道

劍道是日本傳統的競技性器械武術。正式比賽通常在室內進行,因選手赤足,因此對場地木地板的質量有較高要求。選手一對一進行比賽,雙方均穿劍道服,戴護具,持竹劍,按規則相互擊打有效部位,由裁判計點數判勝負。亦可舉行團體比賽,由選手數相等的團體雙方分別一對一決出勝負後計算總分。

搏擊

自由搏擊,又稱國際自由搏擊,歐美全接觸自由空手道等,它不拘泥於任何固定的套路招式,而是提倡在實戰中根據戰況自由發揮,靈活施展拳、腳、肘、膝和摔跌等各種立體技術,長短兼備,全面施展,以最終擊倒或戰勝對手為目的。“告訴我基本原理,我將得出適合我自身的獨特的技法。”這就是自由搏擊拳學理念的最佳概括表達。在此思想指導下,經過數十年的實踐和取長補短,自由搏擊已然形成完美的理論和技戰術體系以及競賽規則辦法。在國際武壇百舸爭流的情況下,以其鮮明的特色和實戰功能,在國際武壇上戰據了重要的一席。自由搏擊技術是簡捷的,但也是實效的,它的技術體系在不斷地充實和完善,只要是在踢、打、摔、拿的範圍中,經實踐證明可行就被採用。

泰拳

泰拳,顧名思意,就是泰國拳術,它已經有500年的歷史在古代與鄰國的戰爭中,泰拳起到了保護國家的作用,所以它是戰爭的產物。它的一切思想就是為了消滅敵人,把身體上所有能用的部位都當做武器來攻擊。在現在以旅遊業支撐經濟的泰國,地位變的更為重要。在泰國,有超過500家拳館,註冊拳手高達2萬多人,但是在別人眼中它一直是神秘,並且威力巨大的武術。在上世紀60年代,由於世界搏擊運動的潮流引入,泰拳從原始的武術發展成為一種激烈對抗運動,去除了原先很多複雜的動作,以實用和高效率著稱,隨著泰拳手不斷的進入世界搏擊舞台,讓世界為之驚訝。在亞洲的一個小國,它的武術竟然如此的高明並且極具殺傷力和科學性。所以很多國家早已經引進了泰拳技術,為己所用。現在歐洲、美洲、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地區,泰拳俱樂部比比皆是。讓泰拳真正的源於泰國,屬於世界,大家熟悉的K-1MAX世界自由搏擊大賽和KOMA世界泰拳聯盟賽S-1歐聯盟自由搏擊大賽,它們的規則和拳手基本上都是來自泰拳。

桑搏

桑搏(Sambo)一語來自俄羅斯語“SAMozashchita Bez Oruzhiya”,意思就是“不帶武器的防身術”—徒手防身術。

它曾作為前蘇聯的國技在其15個加盟共和國內廣為發展和傳播。有人認為它來自柔道,事實上它和柔道有很多地方也非常象,但是它卻比吸收了和發展了很多柔道沒有的技術,關節技,尤其是對於腿的關節技非常強。

相撲 相撲

相撲

相撲(すもう)(sumo),古稱素舞,起源於中國的漢代,由兩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直至西元七世紀,在允恭天皇的葬禮上(西元四百五十三年),中國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認為是中國相撲首次傳入日本,對日本原有的相撲造成一定影響。後來成為為日本的國技的日本的國際性的武術、格鬥和體育運動。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內稱作大相撲。

跆拳道

跆拳道是一門朝鮮格鬥術,以其騰空、鏇踢腳法而聞名。跆拳道這個名稱來源於韓語的“跆”(指用腳踢打),“拳”(指用拳擊打),“道”(指格鬥的藝術和一種原理)。這個詞顧名思義就是指:用手和腿進行格鬥的藝術。

跆拳道練習者學習基礎知識主要是:品勢、功力練習、點到為止的實戰練習。練習者也學習一些跆拳道基本原理,例如:“禮義廉恥,克己復禮,百折不屈”。跆拳道練習者身著白色寬鬆的“道服”,以腰間扎不同顏色的腰帶來區分級別。跆拳道級別體系分為十級九段,前者針對初學者而言,後者是黑帶高手的級別。跆拳道競賽的評分有以下一些標準:參賽選手的禮儀情況,擊破測試的精確度,以及其在對戰練習中的技術發揮。

1955年的時候韓國已經有許多武道館,這裡教授的技藝就叫做唐手道,也就是跆拳道的前身。在推廣跆拳道的這一過程中,崔泓熙將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致力於將日本空手道本地化,形成富有韓國特色的跆拳道。崔泓熙將軍在1966年創立了國際跆拳道聯合會,簡稱ITF 。

跆拳道的另一國際性組織是世界跆拳道聯合會,簡稱WTF,是在1973年成立的。在其領導之下,跆拳道成為了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摔跤

摔跤是一項古老的奧林匹克運動,只限男子選手參加。據傳中國在公元前幾千年就有類似摔跤的遊戲,但歷史有記載的比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8年。在古代奧運會上摔跤是主要比賽項目,當時運動員身上塗油在沙地里進行比賽。

首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當時就把摔跤列為了正式比賽項目。如今的古典式摔跤可以說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摔跤運動的再現。在8年之後的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上,設立了規則更為自由的,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隨便摔”的自由式摔跤項目。自由式摔跤在19世紀的英國和美國非常流行,經常是集會和節日等熱鬧場所的娛樂項目。

比賽時間

8月28日(9:00-11:30 )

武術套路比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長拳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劍術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南棍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南拳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棍術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太極拳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太極拳 奧體中心體育館
8月28日(15:00-17:00 )

武術散手比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 52kg 級半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 56kg 級半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56kg 級半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70kg 級半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85kg 級半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8月28日(19:00-22:00 )

武術套路比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長拳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南拳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南刀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槍術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刀術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太極劍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太極劍 奧體中心體育館
頒獎儀式 奧體中心體育館
8月29日 (9:00-10:30)

 武術散打比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 52kg 級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 56kg 級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 52kg 級頒獎儀式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56kg 級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女子 56kg 級頒獎儀式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70kg 級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56kg 級頒獎儀式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85kg 級決賽 奧體中心體育館
男子 70kg 85kg級頒獎儀式 奧體中心體育館

主題歌

成龍演唱武搏會主題歌 成龍演唱武搏會主題歌

8月20日晚,功夫巨星成龍為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錄製了充滿力量與氣勢的主題歌《天行健》。該歌曲應首屆世界武搏會組委會之邀,由詞作家王平久作詞,音樂人馮曉泉作曲並擔當製作。據悉,《天行健》將於8月28日在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開幕式上由成龍唱響。詞作者王平久表示:“天行健”語出《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與本屆武搏會“以武會友,以搏勵志”的主題非常契合。而曲作者馮曉泉則希望通過歌曲傳播和倡導“強身健體,和為貴,德始終”的體育精神。
對於演唱這首武搏會主題歌,成龍也表示很榮幸,並且信心十足。可以說《天行健》這首歌就是王平久為成龍量身打造的,此前已有過數次合作的二人對於再度合作創作歌曲早已默契十足。頗有武學功底同時又兼具國際化氣質的成龍,演繹這樣一首既表現中國武學思想同時又主張世界大同的大氣之作,可謂相得益彰。而成龍這種以歌會天下武林高手的形式,也讓開幕式更加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錄製現場,成龍很認真地一遍遍練習,力圖能夠最完整地展現歌曲所營造出的武學意境與人文理念。
武搏會開閉幕式總導演馬戎透露,8月28日的開幕式晚會將以“天行健”作為主題貫穿始終,而《天行健》這首歌則是整場晚會最重要的一筆。馬戎導演稱讚這首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古今中外文化與理念的碰撞與交融,用古代勵志名句作歌名,與本屆武搏會“以武會友,以搏勵志”的主題高度契合,既充分展示了中國元素,又傳達了世界性的武搏精神。歌詞中的一句英文“We were born to combat”(我們為武搏而生)則是對世界各國所有參賽選手的致敬。

開幕

2010年北京首屆世界武搏運動會開幕式將於8月28日晚20:00在國家體育館隆重舉行,開幕式由儀式和大型文藝演出兩部分組成,儀式部分約34分鐘、大型文藝表演約30分鐘。在儀式之前還將有約20分鐘的墊場表演,武搏運動會組委會開閉幕式部副部長周尚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武博會開幕式正有條不紊的進行中,8月23日將進行首次彩排。
本屆開閉幕式由歌華中體公司承擔本屆武搏運動會開閉幕式創作、組織工作,著名導演陳維亞先生擔任開幕式方案創作藝術顧問。
據周尚海介紹,儀式結束後,一場簡約、唯美、熱情的大型文藝表演《天行健》將上演,在演出的高潮部分將設定標誌性儀式,在這一環節,武博會的13名形象大使將參與,作為武術形象大使李連杰也將參與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