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運燕房線

北京捷運燕房線

北京捷運燕房線,為北京捷運房山線的西延線,是一條已經開工的線路。工程建設總投資約91億元,2013年底開工,預計2016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工程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房山新城交通壓力,極大改善居民的出行條件,進一步加強燕房組團與良鄉組團、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提升沿線地區的吸引力和人民民眾的生活品質,加快一區一城新房山建設。因此,作為市政的重要舉措,本工程的建設對於帶動北京南城燕山地區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從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了解到,首批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將投入北京的捷運燕房線。

基本信息

線路規劃

燕房線將房山新城燕房良鄉兩大核心組團通過軌道交通與市中心區進行銜接,起於燕化產業區南端,以高架敷設方式沿燕房路向東南方向走行,隨後線路向東折向京周路,跨越紫十路後,線路向北轉,於大件路以南設大紫草塢站,並向東跨越西六環,接入房山線西延終點站車輛段站。燕房線支線起自周口店地區,由周口店鎮政府門口設支線起點,隨後線路沿興房大街向東北方向走行;至城關南路以北設老城區站;出站後,線路向東拐入京周路,並接入主線。

工程概況

線路全長約20.5km,其中主線長14.4km(比原規劃減少0.8km),支線長6.1km;沿線共設11座車站(比原規劃減少洪寺站),均為高架車站,區間高架線敷設,平均站間距1.9km。
全線設停車場、車輛段一處,選址閻村北(原規劃為顧冊車輛段),接軌於閻村北站。
列車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車輛選用B1型車,初期、近期獨立運營,採用4輛編組,遠期(2040年)和房山線貫通運營,採用6輛編組。
工程建設用地總量1326畝,拆遷房屋總面積14.6萬m2 。
施工方法為鑽孔灌注樁,預製梁架設。
車站分為三層,其中一層局部在地下為設備層,乘客並不經過,二層為售票的站廳層,通過樓梯或過街天橋進入三層的站台層,車站外觀將繼續沿用已開通的房山線高架車站的“城市畫卷”造型,猶如一張捲起的紙,兩端微微向外抽出,“紙”的外延兩端為斜三角玻璃幕牆的形式,其餘部分則為白色鋁板。
工程於2013年底開工,計畫於2016年底建成通車,工程建設總工期約4年;工程總投資為92.5億元;客流量預測初期日均13.23萬人次,預計近期年輸送乘客0.73億人次。

新型列車

燕房線列車示意圖燕房線列車示意圖
燕房線列車通車後將實現“全無人駕駛”,最高運行速度為80千米/小時,最大載客量為1262人。
在外觀造型上,像一隻水中前行的海豚;內在技術上,則能實現不用配備司機的“全無人駕駛”。昨日,中國北車發布訊息,獲得60輛北京燕房線捷運列車契約,燕房線列車也首次露出真容。這是中國內地首批符合自動化等級最高標準的全自動捷運列車,可實現無人駕駛。

外觀設計

外觀上看起來就像一隻海豚。”中國北車發布的燕房線列車效果圖顯示,車身是現代感十足的海豚膚色,車身下方還點綴一條橘紅色的色帶。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負責燕房線列車項目的技術經理汪忠海告訴記者,燕房線列車的造型靈感來自於海豚,海豚在水中前行需要很好的流線型來克服海水的阻力,而根據仿生學將海豚的這一靈動外形幻化成車頭設計當中,既美觀,也能降低空氣阻力。
不僅如此,列車細微之處也能看到“老北京”的特點。記者從列車效果圖上看到,燕房線列車車燈的設計像是一段蜿蜒不絕的長城城牆,車身色帶局部也採用“城牆”的圖案形式,與車頭相呼應,洋溢著北京古城的韻味。

無人駕駛

在燕房線列車運營後,將首次真正做到“無人駕駛”。據了解,這批“無人駕駛”捷運列車採用IEC62267標準中規定的GOA4級全世界最高自動化等級進行研發設計,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為80千米/小時,共4輛編組,車體採用B型不鏽鋼車體,最大載客量為1262人。
“與普通的有人駕駛列車相比,最明顯的是燕房線列車沒有被隔離出來的司機駕駛間,乘客可以直接觸摸到列車前方的擋風玻璃。”汪忠海說。這項全無人駕駛技術也意味著,列車啟動後,將不再需要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操控,自己就能實現列車自動喚醒、自檢、自動發車離站、上下坡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完成運營後自動休眠等全套操作。

安全保障

“無人駕駛技術在國外已經開發使用30多年。”汪忠海介紹,國外的運營使用非常常見,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同時,我國在理論上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也很成熟,完全有能力進行實踐。
沒有人駕駛會不會不如有人駕駛安全?據介紹,其實,無人駕駛捷運車非常智慧型,既具有自檢測、自診斷、自復位功能,同時又設定多重“防護網”保障列車運行安全。在此之前,本市機場線和上海10號線都被稱作“無人駕駛”的“吃螃蟹者”。“但在運營上,之前的這些列車還無法做到‘無人駕駛’。”汪忠海說,更重要的是,這些列車的技術往往是從國外購買而來。燕房線列車使用的則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
目前現有的人工駕駛捷運車,緊急狀態下司機和乘客可實行對講,而無人駕駛捷運車直接由OCC(運營控制中心)與乘客進行緊急對講,煙火報警信息與視頻的聯動控制確保OCC對車輛狀態的實時安全監控。
相較於目前廣泛套用的人工駕駛系統,全自動無人駕駛降低了因人的行為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傳統列車的“有人駕駛”很大程度依賴於駕駛員的個人反應,人為的因素難以精確控制。而無人駕駛捷運車在運行中會根據即時發生的情況,第一時間由電腦程式自動反應並作出“決策”。除了能夠有效減少因司機的人為參與而對停站時間和運營效率帶來的影響,有效縮短行車間隔,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也不會因司機疲勞、突發疾病或其他情況而對列車的運行帶來影響。“從一開始的設計層面,無人駕駛的列車安全性、可操控性就比人工駕駛的列車要強,乘客可以放心乘坐。”汪忠海說。

車站介紹

北京捷運燕房線北京捷運燕房線
依據市規劃委批覆的《北京市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規劃最佳化方案》,燕房線共設車站11座,分別是:
1.燕化站:規劃位置於燕房路路中,燕化路以南。
2.老城區北站:規劃位置於燕房路路中,房山站路以南。
3.饒樂府站:規劃位置於饒樂府附近,石房鐵路線東側、京周路南側的綠化帶中。
4.顧八路站:規劃位置於顧八路以東,京周路南側綠化帶中。
5.星城站:規劃位置於大竇路以東,京周路路南的綠化帶中。
6.閻村站:規劃位置於紫十路以西,京周路路南的綠化帶中。
7.大紫草塢站:規劃位置於規劃道路以東,大件路以南的地塊中。
8.閻村北站:與捷運房山線換乘(2018年),規劃位置於六環路以東,大件路以北,京石高速公路以西的地塊中。
9.周口店鎮站(支線):規劃位置於興房大街路中,周口店鎮政府門前。
10.顧冊站(支線):規劃位置於興房大街路中,馬刨泉以南。
11.老城區站(支線):規劃位置於城關中心區南部,興房大街路中,城關南路以北。

北京捷運燕房線線路數據

概況 技術參數
類型 捷運 全長
主線14.4km、支線6.9km
所屬系統 北京捷運 雙線 全線
起止站 閻村北—燕化 閻村北——周口店 軌距 1435mm
車站數 11(含支線) 電氣化 750V,第三軌
運營 編組
4B(無人駕駛)6B(貫通運營)
營運地區 中國北京 閉塞類型 移動閉塞
目前狀態 建設中 車輛段 閻村北
開通日期 2017年12月28日 停車場 閻村北
運營方 未知 使用車型 B1
線路標識色 紅色 列車設計時速 80公里/小時

北京捷運燕房線車站列表

車站編號 車站名稱① 所屬區段 開通日期 可換乘線路② 所在行政區
YF01 閻村北站 主線  2017年12月28日 北京捷運房山線(2017) 房山區
YF02 大紫草塢站
YF03 閻村站
YF04 星城站
YF05 顧八路站
YF06 饒樂府站 北京捷運燕房線(主線、支線)
YF07 老城區北站
YF08 燕化站
YF09 周口店鎮站 支線③ 待定③
YF10 顧冊站
YF11 老城區站

注釋:
①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但“北京西站”的“站”指火車站,是一例外。
②“可換乘線路”中僅包含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線路,括弧內為在建線路開通年份。
③支線屬於遠景規劃,開通日期待定。

項目進展

2010年10月27日,市規劃委研究批覆了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規劃方案。
2010年12月4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對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進行了環評公示。
2011年10月17日,環保部公布退回了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稱該線路有兩個問題:其一,燕房線屬《北京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7年-2015年)調整》中的建設項目,而該調整規劃尚未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因而工程建設內容及可能的環境影響存不確定因素。其二,燕房線工程線路中,跨越南水北調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方案尚未取得有關主管部門意見。
2012年3月28日,2012年推進城南行動計畫工作部署會在房山召開,會上公布了2012年的重點工作安排,曾在環評環節“卡殼”的軌道交通燕房線計畫年底開工建設。
2012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調整(2007~2016年)》,批覆中指出:山後線永豐-北安河段、燕房線,將根據城市發展需要,選擇建設時機,適時啟動建設,這就意味著軌道交通燕房線仍停留在規劃和前期準備階段。
2013年3月26日,中國鐵道科學院再次發布燕房線環評公示,公示中指出:項目於2013年底開工,2017年底建成試通車,工程建設總工期約4年,線路沿線共設11座車站。
2013年11月1日,房山區召開北京市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征地拆遷工作動員會。
2013年11月4日,閻村鎮召開軌道交通燕房線閻村段征地拆遷啟動工作會,對燕房線征地拆遷相關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
2013年11月28日,城關街道召開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城關段征地拆遷工作動員會。城關街道組織工委、辦事處全體班子成員,街道拆遷安置工作指揮部全體成員,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各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以及拆遷、評估、測繪、拆除公司負責人召開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城關段征地拆遷工作動員會。
2013年12月1日,燕房線燕化制梁場啟動建設。
2013年12月25日,大石河橋京周路南側河床內,02標段施工單位開始打第一根樁,這標誌著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建設正式啟動。
2014年1月2日,燕房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獲得了環保部的批覆。
2014年4月16日,燕房線各站進場施工,標誌著燕房線正式開工 。
2014年5月14日,房山區與市重大辦、市京投公司、市建管公司就軌道交通燕房線工程進展工作進行座談。
2014年5月19日,《北京軌道交通燕房線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
2014年10月6日,施工方北京市政路橋總承包二部介紹,全線4個標段已陸續進入結構施工階段,燕房線的高架“橋面”將由箱梁組成,首批118片梁已經全部生產完畢,施工現場具備條件之後準備架梁,工程計畫於2016年底主體完工並具備鋪軌條件,2017年底通車試運營。
2014年10月13日,輕軌交通燕房線燕山段(迎風路口—北關環島段)進展情況:樁基288根、墩柱51個、承台51個。現燕山段樁基施工完成288根,完成100%,承台施工完成31個,完成61%。墩柱施工完成31個,完成61%。已架梁完成26片。
2015年5月29日,連線捷運燕房線星城站-閻村站區間第一根整跨總重約800噸的現澆梁歷時11個小時澆築,順利完成。
2015年6月7日,北京捷運燕房線停車場首組道岔成功組裝,標誌著北京捷運燕房線軌道施工正式拉開帷幕。按照計畫安排,正線高架橋軌道施工於2016年3月開始施工。其中正線鋪軌總長35.1千米(單線),閻村北停車場鋪軌總長9.05千米,另外還涵蓋了接觸軌安裝、疏散平台安裝、聲屏障安裝等主體工程。

2017年4月11日,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系統線路——北京捷運燕房線於2017年年底開通試運營。

項目意義

燕房線連線了房山新城兩大核心組團:燕房組團和良鄉組團,主要服務於房山新城西部地區,也是一條房山新城與中心城區連線線路。
燕房線將是中國大陸第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線路,這批無人駕駛捷運列車將採用IEC62267標準中規定的GOA4級全自動最高等級的UTO捷運列車,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為80千米/小時,此批共60輛,4輛編組,最大載客量為1262人,車體採用B型不鏽鋼車體。外觀造型看起來就像一隻海豚。這項全無人駕駛技術也意味著,列車啟動後,將不再需要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操控,自己就能實現列車自動喚醒、自檢、自動發車離站、上下坡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完成運營後自動休眠等全套操作。全自動無人駕駛是一個系統工程,運營線路也需全封閉。燕房線全線為全封閉高架線路,這為率先使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提供了可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