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簡稱UIC)是2005年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創立,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獲得國家教育部特批。學校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座落在人傑地靈的唐家灣畔,鳳凰山下。學院獲國家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珠海市政府及各界大力支持,全體師生在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暨校董會主席許嘉璐教授的領導下,秉承全人教育辦學理念,創新性地推行博雅教育、四維教育及國際化辦學模式。

基本信息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簡稱UIC)由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於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創立,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獲得國家教育部特批。

學校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Address: 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金鳳路28號(京師幼稚園旁) 519085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ephone: (86-756) 3620000, 3620303
Fax: (86-756) 3620888
Information: 香港辦公室:電話:(852)34112863 / (852)34112126
傳真:(852)34112124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地址:香港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賽馬會師生活動中心二樓210室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簡稱UIC)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創立,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獲得國家教育部特批。

自2005年11月舉行成立暨奠基典禮至今,UIC已迅速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獨特的教育理念的國際化大學。學院設有工商管理學部、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理工科技學部三個學部,下設十三個專業,2008-2009學年將增設公關及廣告專業。學院實施四年全英文教學,畢業生學成後獲頒UIC畢業證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在國內、香港及國際範圍均獲承認。

UIC擁有一支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師資隊伍,其中45%來自國外,19%來自港澳台地區,另有36%具海外留學經歷的內地教師。UIC還匯聚了中國內地、港澳台、韓國、英國、法國、奈及利亞、馬里等地約2200名莘莘學子。

學校領導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校董會成員名單
董事會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許嘉璐
董事: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教授 鍾秉林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 史培軍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校長、教授 苗中正
北京師範大學外事處處長 洪成文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教授,聯合國際學院校長 吳清輝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咨議會主席 王英偉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何順文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湯濤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院長 黃志漢

教學使命

教育使命 博雅卓越 培育全人 開放創新 發展四維

我們的願景 —— 創新國際教育 開創中國高等教育新特區
我們的使命 —— 創建內地首家“博雅”大學 培育國際“精英”人才

1. 以創新而具有動感的方法,整合國內、國際教育資源;
2. 倡導並推行深具國際特色,又具本土文化的“全人教育”;
3. 透過吸納古典中華及西方文化資源,倡導博雅教育;
4. 發展一個創新的包括“師、生、家、國”在內的“四維教育”模式來推動全人教育。

歷史沿革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著名高等學府。1902年,她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在“辦理學堂,首重師範”的理念下應運而生,開啟了中國現代高等師範教育的先河。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北師大始終堅持以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層次和質量穩步提高;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形成了規模適中、學科綜合、結構合理、多元開放的辦學格局;科學研究發展勢頭強勁,科研經費增長迅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學校的國際影響不斷提高。

學校是教育部首批6所擁有本科專業自主設定許可權的重點高校之一,現有本科專業52個,其中16個國家重點學科、6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學校現有14個一級學科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有12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博士後流動站,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香港浸會大學於一九五六年由香港浸信會聯會創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專上學府之一。大學在成立初期名為私立專上學院,後於一九八三年開始獲政府全面資助,並於一九九四年正名為大學。大學以提供「全人教育」為目標,致力培育學生在學問、專業技能和身、心健康各方面取得均衡發展。大學教研並重,注重教學和科研的質量,並強調大學教職員對社會的貢獻。

大學為綜合性學府,由七個學院組成,分別是由政府資助的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藥學院和傳理學院和自負盈虧的持續教育學院。設三十一個系,四十一個本科專業,三十八個高等學位修讀課程以及研究性的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課程,在讀學生近一萬人。

浸會大學積極進行科研,各學院共成立了二十四個研究中心,推動學術研究及理論實踐。大學的專家學者亦為政府和工商界提供專業意見和顧問服務,務求把科研成果廣泛套用,造福社群。為促進學術文化交流及使大學邁向國際,大學成立了兩個國際學術聯盟──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及永隆銀行國際商貿研究所,與三十一所世界各地的高校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學院學部

工商及管理學部專業
工商管理(套用經濟學方向)
工商管理套用經濟學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是為學生將來從事商務經營及經濟管理工作做準備,培養能夠勝任多種商業管理職業的國際化管理人才,如在銀行,金融機構政府機關及跨國企業等從事管理工作;或者選擇繼續深造,如在中國或國外繼續攻讀研究生課程。榮獲該學位的學生應該能夠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以及能夠套用現代經濟學理論去理解國家經濟政策和解決銀行和貿易市場中的實際經濟問題,同時擁有能夠應對當今全球化下的競爭和未來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所帶來的挑戰的能力。
工商管理(財務學方向)
本專業致力於發展優質的前沿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掌握金融投資領域的基本知識,為其將來從事財務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工作做好準備,使學生能夠更有優勢在香港或中國大陸的公私企業、海外及政府機構中獲得就業機會,並有機會進入商業銀行投資公司顧問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或非政府機構從事工作。目前,學校正努力與金融領域一些專業機構建立戰略關係以取得對本專業的認證,首先是與香港註冊金融分析師。因此,畢業生們有希望在考取香港註冊金融分析師專業資格時豁免某些或大部分科目的考試。
會計學
本專業致力於發展優質的前沿教育,主要培養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會計學原理基本知識,為其將來從事會計、財務管理及商務管理工作做好準備,使學生能夠更有優勢在香港或中國大陸的公私企業、海外及政府機構中獲得就業機會,並有機會進入商業銀行、投資公司、顧問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政府或非政府機構從事工作。本專業已經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認證,學生一畢業即可申請澳洲會計師公會學生會員資格,經過三年以上導師指導並通過該公會所設的另外六門課程即可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的專業資格。目前,澳洲會計師公會正努力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實現會計師資格相互承認,因此,今後持有澳洲註冊會計師資格者極有可能同時取得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
工商管理(文化產業方向)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文化市場公關、調研、開拓、策劃能力的專門人才,使其掌握基本的工商管理知識和廣泛的文化藝術基礎理論,熟悉內地與香港兩地的文化藝術政策法規以及文化產業的運營原理和方法,了解國際文化市場的發展規律,熟練地運用雙語並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專業
公關及廣告學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及公關能力,同時熟知傳播及廣告,具備廣告及媒體策劃、行銷等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後能夠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從事公共關係的策劃、外聯、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工作。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
國家是怎樣形成的?國家和民族是一回事嗎?國家的統治者由誰決定?一個政府應如何關心它的百姓,保護他們不受國內外勢力的攻擊?一個政府應如何管理國家財政?什麼是愛國精神?各民族如何鼓勵愛國精神?什麼才是“好政府”?人們如何改變一個不受百姓歡迎的政府?各族之間交流的方式有哪些?應採取什麼制度來消除民族間的壓力、減少衝突、加強團結?中國如何與世界上其它國家進行來往?這些都是政治與國際關係學專業所要研究的課題。
國際新聞學
新聞學(國際新聞方向)專業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學部,旨在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培養從事新聞採訪報導的電視記者、新聞評論、節目策劃等工作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同時也為其他傳媒機構影視節目製作單位輸送人才。該專業從傳統的布局演變而出,針對學生用外語學習新聞學內容的困難而制定的。課程的編排做了適當的調整,讓學生能順利地處理語言的障礙,有效率地吸收全部課程內容,本課程同時也以先進的科技來編輯與處理文檔。除公共基礎課和通識教育課以外,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媒體道德、傳媒法、新聞廣播、新聞報導基礎、新聞導論、新聞傳媒名著、電子報導、編輯、世界傳媒體系、報導實驗室、報導理論與技術、高級新聞報導與寫作、編輯實驗室、國際新聞、新聞媒體管理、傳媒技術與社會、全球化新聞攝影、大眾傳媒評論研究、商業與金融報導、雜誌編輯、傳媒制度與政策、新聞翻譯等。新聞學專業師資雄厚,教師為國際招聘。教授均有博士學位,並有相關領域研究經驗。目前本專業負責人是美國的學者Jeff Wilkinson教授。我們還聘請了在國際新聞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傑出的成就。
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
本專業致力於為中國大陸甚至整個亞洲發展國際專業教育。該學位有三個發展方向:①專業的社會行政;②專業的社會工作;以及③專業的社會管理(意即高度專業化的衛生福利管理)。

影視學
在經濟領域,本專業所進行的教學、研究及義工服務等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本地區大規模產業的廣泛發展。學生畢業後有機會成為作家導演製片人電影執行人等從而在信息經濟領域發揮其領導及管理才能。本專業著重培養的獨特的敘述形式、敏銳的洞察力及創造性思維將更好地促進該地區電影業的發展。同時,本專業也將積極與中國大陸甚至海外的媒體機構以及其它專業組織進行合作以促進教學。

英語(英語教育方向)(TESL)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英語(英語教育方向)是為了滿足中國教育的迫切要求而設計的。課程的目的是為國內的中學和高校培養優秀的英語老師。課程的設計注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流利運用英語的能力和語言教學技巧三者相結合。

英語 (TESL)是本校最具特色,最切合中國的發展, 最能使學員投入全球一體化的教育,培訓、管理、服務行業的語文專業課程。

TESL一年級至四年級都有英語提升課程 (English I-IV)。教師全部都是教授英語專業人士,來自美、英、加、澳、紐、愛等十四個不同國家, 令學員既可練習英語,又可以加深對世界各地的文化認識,擴闊視野。

英語 (TESL)一年級學習英語文學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I)和語言學習導論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讓他們對英語這門課有初步的理解。二年級學習句法詞法(Syntax and Morphology),語義學與語用學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話語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英語語法 (English Grammar),語音與音律學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及語境中的辭彙 (Vocabulary in Context),這些都能深化學員對英語結構的認知,加強語文運用能力。另外,母語與第二語言的習得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語言教學方法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則對教學有直接幫助。

到了第三四年,學員再研習英語文學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II)以及接觸創意寫作 (Creative Writing),套用倫理學 (Applied Ethics),心理學 (Psychology),跨文化交流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語言教學方法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課程發展 (Curriculum Development) ,評估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等之課程。既加強鞏固英語基礎,讓學員能像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士同樣運用自如,也擴闊了人文文學各方面的薰陶,使學員置身世界各地的行政、管理人員也毫不遜色。

TESL的一個特點是語言教學實習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um)。這在第四年開始,學員先參加國內及香港的課堂教學,然後在教授指導輔助下登上教壇。另一特點是實踐研究 (Action Research) ,也是在第四年進行,對於有志深造的學員這是一個極好的準備。對於就業的學員,這也是本科中最難能可貴的科學探討。

英語(英語教育方向)對與有志教授英語的學生,或是廣義來說,對英語有興趣,對利用英語與世界各地的人溝通有興趣的學員,都是極佳的選擇。當然,我們要求學員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才能入學。這樣在四年的全英語浸淫中,學員水平才可以達到近母語的水平。
理工科技學部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既有廣博通知識基礎,又有精深專業水準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造性人才。專業培養兼顧計算機科學理論、實際動手開發能力以及軟體業界必需的軟體工程管理知識。 通過深入紮實的課堂理論學習、實驗室訓練、項目開發和個案研究,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原理、軟體開發、軟體工程資料庫系統計算機網路和信息安全等領域背後的理論和技術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計算機科學和技術領域提供兩個學習方向供學生選擇,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數字媒體通信技術和全球資訊網智慧型技術。在校最後一年學校提供在珠三角一帶軟體企業實習機會,以幫助同學們儘快適應社會。
統計學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統計學和運籌學的基礎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設有《精算學》副學士學位。統計學在國民經濟的發展、工農業生產、質量控制及高科技研發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國絕大多數的大學都設有統計系,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統計(或生物統計)博士的華人已超過2000人,相比之下,中國國內的統計學人材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遠遠不敷需要。運籌學是二次大戰後發展迅猛的一個學科,中國在五十年代開始這方面的研究。近年來迅速發展和廣泛套用的 “物流” 就是運籌學的一部份,以配合全球經濟及高速發展的需要。本課程將參照美、歐、澳等地大學的統計系及運籌專業的課程設計,以期與國際接軌,達到同等水平。所有課程均用英語教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營養學方向)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食品產業迅猛發展。目前,食品產業已成為解決中國一千多萬人口的就業及工業和服務業的重要支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人們急需了解大量與食品質量、安全及營養有關的信息。中國加入WTO、中國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等因素,都導致對訓練有素的食品科學家和食品專業人員的需求急速增加。地方性食品產業、外資食品公司以及與食品生產、分配和安全相關的政府部門都越來越需要大批具備食品科技知識和相關技能並具備食品產業管理能力的人才。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有能力處理與食品科學營養科學有關問題的合格人才,培訓他們使能充分掌握食品生產、行銷及管理的相關知識及能夠勝任食品產業和相關領域的工作。他們將在衛生機構、政府組織、食品服務供應商以及教育機構獲得大量就業機會,並有機會進入國內外大學食品科學及相關學科進行深造。
環境科學
當今,環境問題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自然資源可持續性發展生態失衡等,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一大難題。這種現象在中國南方尤為明顯,例如,世界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之一:珠三角地區。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引起大量經濟建設及產業活動,城市及商業中心不斷向農村擴散,導致環境不斷惡化並最終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生活。為確保人們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各級政府需要不斷加強制定可持續發展環境政策,急需一批掌握最新環境技術與環境管理的專業人員。

環境科學專業致力於發展優質的前沿教育。該專業所設理學士(榮譽)有環境科學與環境管理兩個發展方向,本專業最大特點是注重環境科學管理,也就是融合科學、技術與管理技術於一體。因此,本專業的不僅設定了科學技術方面的方面,並且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環境管理、管理科學、綠色商業管理、中國商業管理、中國經濟概論、國際經濟等相關課程。

合作交流

UIC暑期海外遊學課程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每年夏季七、八月,UIC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暑期計畫。包括語言學習、文化旅遊中國傳統藝術表演、有學分和無學分短期課程,如信息技術、紀錄片欣賞。暑期計畫一般持續時間為每期4-6周。我們建議學生積極參與暑期海外遊學課程,並且通過此暑期課程與世界各地學生分享經驗。學生需向提供暑假課程的院校支付學費,並自付生活費、路費等。

2007年暑期,25名參加UIC暑期海外遊學課程的學生, 在美國六所大學學習生活了一個月。學生每人花費總計約2萬8千元人民幣。

海外大學交換生計畫

UIC的學生可以去一個與UIC簽署國際交換生契約的海外合作院校學習,時期為一個或二個學期。期間只需要向UIC支付學費,而在海外院校的其它費用,包括膳食、住宿、健康保險、交通、管理費、書費等則須由學生自理。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向UIC提出申請並遞交成績單、申請表、相關英語語言測試成績等資料,由UIC組織篩選並提交名單給海外合作院校。

英語語言成績根據對方院校的要求會有所不同,最低分數範圍如下:

TOEFL:500-550 (paper test), 173-230 (computer test),IBT 75-80。

或IELTS: 5或6 Academic Module

MELAB:75

UIC會根據具體合作院校提供的信息來告知學生各項準備事項。交換生在海外食宿費用會根據國家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美國Bethany Lutheran College (Mankato, Minnesota)在2007-2008年度的食宿費用為5278美元,而美國Hamline Unversity (Saint Paul, Minnesota)的一學年食宿費用則為7072美元。

美國的學期一般分為8月到12月的秋季學期和1月到5月的春季學期,有的學校也有夏季學期。交換項目的申請截止日會根據院校的要求而不同,比如Bethany Lutheran College (Mankato, Minnesota)的截止日在4月,而Hamline Unversity (Saint Paul, Minnesota)的申請截止日在3月。申請人需在截止日前獲得合格的語言成績。

選擇美國院校的學生應先自行辦理護照,並向美國駐廣州大使館申請交流訪問學者J類非移民簽證,此簽證將允許交換學生在美國學習一年,但不能早於開學前一個月登入美國,交換學期完畢後學生必須回UIC繼續學習,並自行將海外學分轉換回UIC。UIC會提供申請表並幫助學生準備簽證申請材料,美國的合作院校也會提供相關的SEVIS表格,申請人還需提供材料證明有足夠的個人資金支付其在美國的開銷,簽證過程大概會用時一個月。

印度尼西亞的University of SURABAYA有8月到1月的秋季學期和2月到7月的春季學期。申請截止日分別至3月7日和9月7日。語言要求為: TOEFL(PBT)最低450分,或雅思最低5分。學生可申請Social Culture Visa (此類簽證允許學生入境印尼後停留60天,並可以再付費續簽4次,每次續30天)。 University of Surabaya的許多課程是英文教學的,包括法律系的4門課程、經濟系的15門課程和工程系的9門課程。一般生活水準的月平均消費大約為250-350美元。除此以外,學生會總計花費200美元來支付延簽費用。

韓國的Jeonju Unversity有8月到12月的秋季學期和3月到6月的春季學期。申請截止日分別至3月7日和9月7日。學校沒有英語語言要求,甚至沒有官方的韓語要求。希望在Jeonju Unversity就讀的學生需要在登入後至少達到該大學提供的韓語測試的4級。否則,學生需要在就讀的學期學習韓語課程。

韓國學生簽證允許學生在韓國停留一個或兩個學期。在Jeonju Unversity除了英語實踐課外,所有課程都用韓語教授。獲得韓語水平測試達4級的學生(該測試最高級別為6級),被認為有資格學習韓語授課的課程。根據水平測試的成績,學生將被安排到四種不同級別的韓語課程中的一個課程。每個春季和秋季學期的語言課程最長是16周,而每個夏季和冬季學期的課程最長是8周(在大學的暑期和冬季假期開放)。每個語言班大約有15-20個學生,每天上課4個小時,一周上5天。課程設定由聽力、對話、閱讀、寫作和韓國文化四部分組成。學生需向UIC繳納學費,並向Jeonju Unversity繳納每學期大約750美金的校內寄宿費用。
2+2海外升讀計畫
在UIC完成兩年學習,並成功獲得香港浸會大學副學士學位的學生,可以去與UIC簽署2+2課程協定的海外合作院校繼續深造而獲得其授予的學士學位。此類學生需要在大二上學期提出副學士學位申請,在大二學年完成後,由UIC將成績提交給香港浸會大學審核,符合條件者將被授予副學士學位。獲得副學士學位就表示已經從UIC畢業,再次就讀需重新辦理入學程式。

學生需要遞交充分的學習成績紀錄和相關資料,交由擬深造大學審查。

校園地圖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