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國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刊物,1956年創刊,雙月刊,公開發行,中國標準刊號為:ISSN 0476-0301,CN 11-1991/N。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刊名: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主辦: 北京師範大學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0476-0301
CN: 11-1991/N
郵發代號: 82-406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創刊時間:1956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雙月刊,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命科學和技術科學、環境科學、數量經濟學、交叉科學、科學史等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

辦刊方針

它的任務是:主要反映北京師範大學理科各學院、系、所、中心的最新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服務.主要讀者對象是國內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師和研究生等.

獲獎情況

本刊始終十分重視提高刊物的學術水平和編輯質量,把辦出國內第一流、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高水平學術刊物作為追求目標。它所刊登的論文85%以上都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八六三”高科技計畫、教育部科學基金等資助項目的產文,成為在中國有較高知名度的刊物之一。它已被國內外近30個著名資料庫或文摘雜誌列為固定收錄刊源。在20世紀90年代共獲得以下由政府頒發的獎勵:1992、1996、1999年獲國家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1992、1996年分別獲第1屆、第2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00、2002年分別榮獲第1屆、第2屆國家期刊獎,2004年獲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和國家百種重點期刊獎。2006年榮獲中國科技精品期刊稱號。

學報欄目設定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誌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研究快報、信息報導。

學報投稿信息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列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字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字,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字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於文末,並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弧置於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雜誌目錄

心理研究
(5)文化進化的實驗與非實驗研究方法 辛自強 劉國芳
(14)情緒智力理論的整合:挑戰、依據和方法 陳猛 車宏生 王麗娜 卞冉
(23)物質主義與幸福感: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關係探析 陳勇傑 姚梅林
文學研究
(30)重建階級秩序:2O世紀30年代文學大眾化運動的內在動機 張寶明
(41)沈從文與“戰國策派”關係考辨 李揚
(49)30年來周作人文集的出版 黃開發
歷史研究
(58)論斷代史《漢書》中的通史精神 劉家和
(69)文明史學在近代中日兩國的興起與變異——以田口卯吉、梁啓超為重點 張昭軍
價值與文化研究
(77)論德性倫理學的實踐原理的兩個基本含義 廖申白
(83)論社會寬容 晏輝
(90)從理性與信仰的關係反思高校道德教育 李少兵 唐偉
經濟研究
(96)美國債務問題:演化路徑、經濟影響與我國對策 趙春明 李宏兵
(105)外商直接投資區域差異的泰爾指數分解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陳相森 王海平 仲鑫
(115)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傳導途徑研究 盧暉 肖婧 張偉
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126)我國環保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基於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張平淡 朱松 朱艷春

學報徵稿信息

水文模型演變:從洪水預報到水文氣象預測
結合新安江模型和TOPMODEL模型對流域土壤水分空間分布模式的描述
用博弈論方法模擬流域調水中與生活用水分配及污染減排有關的利益衝突
基於HIMS的水文過程多尺度綜合模擬
水資源評價的發展歷程和趨勢
水文模型:回顧與展望
密雲水庫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對產流和產沙的影響
高山深谷地區的水文模擬——以拉薩河流域為例
核主成分支持向量機模型在蒸發預測中的套用
東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Bocs的一些幾何性質(Ⅰ)
論包含技術進步的經濟成長理論
金屬電漿浸沒動態離子束增強沉積
用膜模型計算Schwarzschild-deSitter黑洞的熵
MEVVA離子源金屬摻雜藍寶石著色的研究
聚焦磁場對系統弧放電和傳輸效率的影響
半導體量子點電調製吸收譜一次微分性質的理論分析
動態黑洞的熵
無對流區天體中的發電機效應
Tm3+在氟氧化物玻璃中的光譜性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