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起始於1902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的格致科(包括數學和物理等)。1913年設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1919年更名為物理系。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最早進行物理教育和研究的高等學府。自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起,北大物理已經走過將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近百年來,我們經歷了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創業初期的步步艱辛,創造出西南聯大時的鼎盛輝煌;既目睹過國家解放後的蓬勃發展,更見證著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進步。幾代北大物理學人篳路藍縷,矢志不移,苦心耕耘,艱難玉成,以自己的遠見卓識、堅韌不拔和惟實創新鑄就了中國物理乃至中國現代科學教育與研究的根基。時至今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物理學研究重鎮和頂尖人才培養搖籃。
縱觀世界一流的物理教育科研機構,無不都有歷經久遠、點滴積澱的獨特傳統,引領方向、特色鮮明的目標宗旨,科學合理、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國際頂尖、各有所長的人才群體,寬鬆自由、協同共進的學術氛圍,嚴謹縝密、執著求真的科學品質,追求卓越、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以及所有這些因素的有機聯繫與共同作用。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正向更高、更遠的目標不斷奮進。
科學研究是物理學院的立院之本。在我對北大,甚至對許多國內外大學的了解中,並不多見一個學院的科學研究領域在空間和時間的尺度上能像我們物理學院這樣寬廣——大到宇宙與星系,小到原子和夸克;快到阿秒,慢至億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始終面向國際一流、探索科學前沿;我們既鼓勵原創性基礎研究,也積極推進具有潛力的套用研究,更提倡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拓展。我們努力尋求和把握物理研究的趨勢和方向,期待在未來的競爭和發展中持續突破、有所作為。
物理學院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於凝聚和培養人才。我們一直致力於發現、吸引、培養和使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他們不僅包括才華橫溢的教授學者,還有壯志凌雲的青年才俊和莘莘學子。我們為卓越人才全力準備的,不僅是良好的科研條件、完備的基礎設施和優厚的生活保障,更在於自由活躍的學術氣息、輕鬆愉悅的人文氛圍和廣闊持續的發展空間。我們深信,對浩瀚無際的未知世界的痴迷、執著和探求,是每個北大物理學人真正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所在。
格物致知,薪火相傳;百年物理,繼往開來。今日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將繼續秉承近百年來積澱的優良傳統,發揚“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卓越精神,腳踏實地、同心同德、積極進取;努力向“將學院建設成為在國內物理學界起到骨幹引領和帶頭示範作用,在國際物理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科研中心”的目標不斷堅實邁進!

學院簡介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大學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1919年更名為物理系。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物理系合併於西南聯合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物理系集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為我國高校實力最強的物理重鎮,並先後創辦或參與創建全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半導體物理專業、地球物理專業、微電子專業等。2001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與氣象專業、天文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
在近百年的歷史征程中,北京大學物理學科群星璀璨、薪火相傳。這裡曾聚集了饒毓泰、吳大猷、丁燮林、朱物華、周培源、葉企孫、王竹溪、胡寧、黃昆等一大批中國物理界的領軍人物,先後聯合培養了李政道、楊振寧、朱光亞、鄧稼先等眾多享譽世界的傑出科學家。在這裡學習或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有110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2位。在我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有12位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校友。這裡也是我國高校中校友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Fellow)最多的物理院系。
今天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吸引和匯聚了一大批國內外頂尖學者。學院現有包括15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含7位雙聘院士),4位國家“千人計畫”講席教授,14位“長江計畫”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16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個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位國家級名師獎獲得者,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在內的170餘人組成的教學科研隊伍。

院系設定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學院下設2個教學實體單位(基礎物理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8個研究系所(理論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現代光學研究所、重離子物理研究所、電漿物理與聚變研究所、技術物理系、天文學系、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同時依託學院建立了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醫學物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李政道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國際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等多個科研機構,研究方向涵蓋了物理科學及相關的主要領域,並建有北京大學電子顯微鏡專業實驗室。
學院現有物理學、核物理、大氣科學3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核科學與技術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物理學、大氣科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天體物理、核技術及套用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學院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具備紮實理論基礎和突出科研能力的優秀人才,每年招收約200名本科生,200名研究生和20名博士後,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子,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物理學院畢業生基礎紮實寬厚、綜合素質突出,廣泛活躍在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金融實業等領域。

科研教育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學院科研工作以國際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既鼓勵原創性基礎研究,也積極推進面向國家重大科技需求的套用研究,同時提倡不同優勢學科之間的交叉拓展,取得了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近5年來承擔和完成了300餘項國家科研項目,包括多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畫)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等。學院每年以北京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SCI論文約400篇,獲得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學院的科研和教學成果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級教學獎、國家精品課程等在內的多項國家級獎勵。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學科布局、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對外合作、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邁開新的步伐:著力引進和培養傑出的學科帶頭人和優秀的青年後備人才,新增多位“千人計畫”、“長江學者”和“百人計畫”研究員;繼續探索和完善素質教育培養體系,建設“未名物理學子班”;進一步活躍學術研討氛圍,創辦“北京大學百年物理講壇”、“格致青年學術論壇”等高端學術講座;廣泛建立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關係,更大範圍提升物理學院的國際影響力;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學院教學科研環境,物理學院園區改造計畫預計於2013年北大物理百年時完成。
今天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秉承百年北大的優良傳統和深厚文化底蘊,著力構建和諧奮進的環境氛圍,正在向著“完善制度,凝聚人才;前瞻布局,卓越教學;夯實基礎,再創輝煌”的總體目標堅實奮進,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在國內物理學界起到骨幹引領和帶頭示範作用,在國際物理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中心。

歷史沿革

北大物理學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1913-)。回首往事,有過最初的創業艱難、有過西南聯大的硝煙與輝煌、有過解放後的蓬勃發展、也有過十年的曲折和困惑,更有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進步。幾代物理學人的苦心耕耘,為在新世紀建設世界一流的物理學科奠定了豐厚的基礎。

艱苦創建時期:1913 - 1937

第一屆本科生丁緒寶第一屆本科生丁緒寶

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創辦於1898年,1902年開辦預備科和速成科。速成科下設仕學館和師範館,學制三至四年。師範館設數學物理部,標誌著我國數理方面高等專業教育的開端。
1913年夏,理本科理論物理學門(不久改為物理學門)開始招收本科生,這是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也就是北大物理系的開端。第一屆學生丁緒寶、孫國封等5人於1916年畢業,成為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畢業生。
在當時的理科學長,曾留學耶魯大學、柏林大學的夏元瑮教授主持下,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到1917年已建成預科兩年、本科四年的一套比較完整的課程設定。再經丁西林、李書華等人的努力,到1925年已能開出62個預科實驗、69個本科實驗和兩學年的專門物理實驗,教學實驗室初具規模。
1917年蔡元培校長到校後組織各學科教授會,物理學教授會於1918年1月成立,選何育傑為主任,相當於後來的系主任。1919年,北京大學進一步廢文、理、法科之名目,開始設定系級行政單位,物理學門改為物理系,至此才有"北大物理系"的名稱。

1937年尼耳斯·波爾訪問北大1937年尼耳斯·波爾訪問北大

1918年10月,北京大學物理學門與數學學門的學生聯合成立北京大學數理學會。蔡元培在致辭中說:"數理之學,發達最早,套用亦最宏,有以數學講音樂者,有以物理講社會學者,故謂數學物理為諸科學之基本"。學會首批會員達40餘人,經常邀請國內外學者作學術講演,並與國內外大學的數學物理學會進行學術交流。
1919年1月,《北京大學數理雜誌》由數理學會發行出版。這是中國較早的大學自然科學刊物,在傳播新知識方面頗具特色。愛因斯坦狹義及廣義相對論分別於1905、1915年問世,該雜誌很快就予以介紹。當時軍閥混戰,學生在生活十分清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刊兩年,實屬難能可貴。
1930北京大學決定籌辦研究科,北大物理系的首批研究生是於1935年錄取的馬仕俊、郭永懷、卓勵、趙松鶴,到1937年,已系統地開出了研究生課程。
早在20年代,北大物理系已注意創造研究條件,積極提倡科研。30年代,王守競、饒毓泰主持系政時期,為物理系奠定了科研基礎:王守競建立了真空系統、陰極濺射,磨製精密光學元件等設備;饒毓泰則擴建了機械工作室,委託吳大猷從美國購得高解析度大光柵一個,建築了恆溫實驗室及配套設備。他們購置的實驗設備為開展原子、分子、光譜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這一時期,北大物理系主要在光譜學和電子學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自1931年至1938年,有25篇論文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北大物理系逐漸成為我國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至抗戰前夕,北京大學物理系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科研能力、能夠進行較系統的大學物理教學的教師隊伍。這一時期先後擔任系主任的有:何育傑、張大椿、顏任光、丁西林、李書華、夏元瑮、王守競、饒毓泰等人。擔任物理系教授的還有吳大猷、朱物華、周同慶、鄭華熾等。

西南聯大(抗戰)時期:1938 - 1946

西南聯大總辦公處西南聯大總辦公處

1937年,日寇入侵,華北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內遷至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又遷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合併後,師資力量更加強大。有對我國物理學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元老饒毓泰、葉企蓀、吳有訓;有學術造詣精深的教授周培源、吳大猷、趙忠堯、朱物華;還有抗戰開始前後學成歸國的青年教授孟昭英、於瑞璜、范緒筠、王竹溪、張文裕、馬仕俊。他們當中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有饒毓泰、葉企蓀、吳有訓、吳大猷、趙忠堯,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委員的有11位,真可謂群星薈萃、濟濟一堂。
由於倉促內遷,儀器設備喪失殆盡。西南聯大物理系的教授們多方籌措,從國內外購得必要的儀器,經越南海防和滇越鐵路運至昆明,保證了實驗課的開出。由於西南聯大物理系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物理界的精英,因而在課程的設定與教學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原三校物理系的教授互相促進,積極向上,帶動青年教師和學生進入學術研究前沿領域,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西南聯大教師孜孜敬業的精神和嚴謹治學的風範連綿流傳至今,成為後輩的楷模。

40年代的物理實驗室40年代的物理實驗室

西南聯大的八年間,物理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西南聯大物理系師生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上百篇,不少論文代表國際先進水平,內容亦相當廣泛,涉及廣義相對論、湍流理論、原子和分子結構及光譜、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介子理論和量子場論、核物理、X射線吸收及晶體結構分析,電子學及生物物理等方面。
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生中人才輩出。有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有國際知名的電機工程學家張守廉和天體物理學家黃授書,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有黃昆、胡寧、張恩虬、陳芳允、李整武、戴傳曾、李蔭遠、肖健、朱光亞、鄧稼先、李德平、應崇福等。
在國難深重、極端艱苦的歲月里,西南聯大物理系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卻碩果纍纍,培養了一大批國際國內有影響的人物,堪稱近現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

戰後恢復時期:1946 - 1952

讓慶瀾、于敏、江丕桓、蔣智、趙凱華、戈革、陳振士合影於北大理學院大門口。讓慶瀾、于敏、江丕桓、蔣智、趙凱華、戈革、陳振士合影於北大理學院大門口。

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宣布結束,北京大學遷回北平,物理系也隨之復系,進入恢復時期。
教師們收羅儀器,自編自印講義,課程設定基本上沿用自西南聯大。當時大多數知名學者都在國外,1946年在校的教授只有饒毓泰(兼北大理學院院長)、鄭華熾(兼北大教務長)、趙廣增、馬大猷(兼北大工學院院長)等。至1951年,隨著江安才、張宗燧、胡寧、朱光亞、虞福春等一批知名學者回國任教,北大物理系的教授陣容才逐漸恢復壯大起來。
1949年建國初期強調為國家建設服務,趙廣增教授帶頭開展光譜分析,翁文波教授為畢業班開設地球物理勘探課程。1952年,北大物理係為我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培養了第一批骨幹。畢業學生中,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有于敏、劉光鼎、鄧錫銘等。

蓬勃發展時期:1952 - 1966

1952年部分教職員工及研究生合影1952年部分教職員工及研究生合影

1952年秋,為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全國進行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三校物理系的大部分和清華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的氣象部分合併成北京大學物理系,設物理專業與氣象專業。這是繼西南聯大後的又一次師資大聯合。有來自原來北大物理系的饒毓泰、趙廣增、胡寧、黃昆、虞福春,來自原清華物理系的周培源、葉企蓀、王竹溪、楊立銘、洪朝生,來自原燕大物理系褚聖麟。
院系調整後物理系學生數量大增,從培養少數學生髮展到整批地培養物理人才。每年的學生人數從原先最多二三十個一下子增加到近兩百個,1957、58年維持在三、四百人,1959年初,物理系因學科建設和規模的急劇發展,將地球物理和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由物理系分出,建立了地球物理系和無線電系。分成三個系後,物理系每年招生的人數仍有一百五六十人。
學習蘇聯的教學體制是這個時期北大物理系的特點之一。物理系的教學體制從美國的4年制轉變為蘇聯-歐洲的5年或5年半體制,前4年為基礎課,後1年或1年半為專門化訓練或畢業論文。52年全面學習蘇聯後,53、54、55三個年級改為5年制、56級以後又改為6年制。為了完成這一轉變,物理系教師在開設新課程、專門化教學、大規模指導論文等方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優秀畢業生蔣築英優秀畢業生蔣築英

1956年,根據國家科學發展規劃的需要,集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五校師生到北大物理系,在黃昆、謝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半導體專業。三年內培養出的兩百餘名學生成為我國新興半導體事業的第一批骨幹。對我國從無到有的建立和發展半導體科學技術工業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5年,為了儘快建立我國的核工業體系,國家在北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原子能人才培養基地--物理研究室(技術物理系的前身)。先後從全國抽調胡濟民、虞福春、朱光亞、盧鶴紱、徐光憲等著名科學家和一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孫佶、張至善、陳佳洱、孫亦梁、吳季蘭、劉元方等來北大開展籌建工作,學生亦調自各大學。1956年我國自行培養的第一屆原子核物理專業學生畢業。1959年初物理研究室改為原子能系,1960年又改為技術物理系。技術物理系的建立、發展和演變都與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休戚相關,她為我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高水平專業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14年中,北大物理類學科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科學人才和技術骨幹,畢業學生中有90多人後來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1名兩彈元勛中,有7名在北大學習和工作過。我國從核子彈到氫彈,花費時間遠比其它國家短,于敏功不可沒。60年代初我國的第一個雷射器僅次於國際上一年試製成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 - 1976

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前四年教學科研工作幾乎完全停頓,物理學科幾代人數十年來辛苦創建的教學科研基礎幾乎被摧毀。其中技術物理系遷往陝西漢中10年,損失巨大。1970年和1972年到1976年,共招收了六屆工農兵學員,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員們仍得到了應有的培養和訓練。其中不少人在後來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成績,成為有用之才。

改革發展時期:1977 - 2001

吳大猷與原副校長沈克琦親切交談吳大猷與原副校長沈克琦親切交談

文革過後,物理學科各方面工作百廢待興。1977年恢復聯考制度,學校秩序開始步入正軌。改革開放給幾個物理系帶來了生機,北大物理學科重振雄風,向國際水平奮起直追。物理系經過二十多年的穩定發展,在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地球物理系和技術物理系,也分別在不同的領域創造了世人矚目的業績。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天文系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成立的一些研究機構也都努力攀登高峰,為學校的發展和國家的科技進步作出了貢獻。北大物理學科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水平上均已達到了新的高度。
教學方面,77年恢復聯考招生以後,本科學制改為4年,從78年和82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北大物理的教學和系列教材享譽國內外。王竹溪、黃昆、虞富春、趙凱華、郭敦仁、曾謹言等名師名課在國內外影響深遠。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北大物理,乃至全國物理教學的傳統;至1985年,北大物理大部分的課程都有了自己教師編寫並公開出版的教材,為國內許多院校所採用。
北大物理系實驗課教師在全國恢復和重建物理實驗教學方面也起了帶頭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不僅恢復了傳統實驗,而且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教學實驗室,並編寫和出版了相應的教材。1989年普通物理實驗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993年,近代物理實驗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物理教學實驗室物理教學實驗室

1991年,物理系物理學專業被確立為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994年,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被補充入物理學理科基地,使基地的規模加強到一個半。物理學基地已於2000年正式通過國家驗收。1992年,地球物理系大氣科學專業也被批准為國家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得到特殊支持。

改革開放以來,物理學科的科學研究工作有很大發展。物理系科研工作主要在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和雷射物理學等領域。研究機構有理論物理研究所、固體物理研究所、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物理系和重離子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主要在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核技術極其套用等領域,並建立了重離子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球物理系的科研工作主要在大氣科學、氣象科學等領域,並建立了暴雨監測與預測國家重點實驗室。

0

北大物理的科研工作碩果纍纍,胡寧、楊立銘、甘子釗、楊應昌、胡濟民、陳佳洱、趙柏林、陳建生等帶領北大物理學活躍在科研前沿,有很大的國際影響。從70年代到80年代初,物理學科大批教師出國進修,他們回國後建立了相關的實驗室和課題組,指導研究生開展物理學前沿課題研究。從國外引進和國內自己培養的一大批有國際影響的青年物理學家脫穎而出,成長為優秀的學科帶頭人。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科教事業的發展,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師資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也面臨國內外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競爭。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從90年代中期開始,北京大學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框架下提出了校內實行三級建制、兩級管理的構想,後來又推行了主幹基礎課統一聘任和崗位聘任等重大措施。物理學科的幾個系也逐步進行了整和,為體制調整打下了基礎。

2001 -

為了適應了物理學科整體發展和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經過充分醞釀和精心準備,2001年5月1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成立。這是繼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之後,北大物理學科在管理體制上的又一重大改革。
物理學院由原物理系全部、原地球物理系的大氣科學專業、原技術物理系的核物理專業及輔助機構、原天文學系全部、原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全部,以及一些交叉研究機構合併組成。學院成立後,以教學機構和博士點為基礎調整了內部結構,設10個教學科研實體單位:普通物理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大氣科學系、天文學系、技術物理系、理論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研究所、現代光學研究所、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及電子顯微鏡專業實驗室。
合併後的物理學院,具備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有物理學和大氣科學2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擁有一支基礎雄厚、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和素質優秀的黨政管理、實驗技術及教學輔助人員。在職教職員工約32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名、長江特聘教授5名,教授86名,副教授76名,講師34名,在校學生共約1500人。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支重要力量。
學院成立後,在學校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全體師生員工團結協作,正在向學科構架更加清晰、學術環境更加開放、資源利用更加合理、行政管理更加規範公開方向發展。

文革以後的在學術界和商界的傑出校友

海外搞物理的北大畢業生中成名最早的當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馮奚喬(77級),他在哈佛物理系讀書時就有“天才”之稱。1994年馮當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系正教授的時候年僅34歲,是新一代大陸留美物理學家中的傑出代表。可惜他英年早逝,1995年去世於巴黎,生前在凝聚態物理等領域發表七十多篇論文,包括十餘篇Phys.Rev.Lett.,至今仍被同行大量引用。
馮奚喬之後,伯克利的邱子強(80級)、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牛謙(77級)等也在凝聚態方向做出了不錯的工作。邱子強的研究方向是磁性納米材料,獲得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多次獎勵和海外華人物理學會頒發的1997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牛謙的研究方向是低維凝聚態物理,把量子力學套用於納米研究,在自鏇電子學等領域做得比較深入,發表過三十餘篇Phys.Rev.Lett.,現在是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物理系的TrullCentennial教授並當選美國物理學會Fellow。這兩人在國內和中科院物理所的合作比較多。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謝亞宏(77級)是工業界轉向學術界的成功例子。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十三年,99年加盟加大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並任副系主任,在矽性材料和設備的研究方向上成果斐然,論文被同行大量引用,有十餘篇論文的單篇引用率都超過100次。
西北大學曹惠(86級)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納米結構的光學性質及微雷射等領域,97年從斯坦福獲博士以來,很快以一系列引人矚目的工作被西北大學提為副教授,還獲得斯隆學者、Packard學者、德國洪堡基金會FriedrichWilhelmBessel研究獎等重要獎勵,99年《科學》曾以TurningaPowderIntoaLaser和LaserLightFromaHandfulofDust為題連續報導她的小組在半導體雷射領域的工作,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簡單的粉狀無序半導體材料中的產生雷射,00年《自然》以LittleLasers為題再次介紹了她的實驗室如何“利用納米顆粒聚合體在燒杯中產生微雷射”。2004年她的小組開發出一種矽基質上的紫外微型碟狀雷射,可套用於化學感測到信息儲存等各個方面。
馬里蘭大學的季向東(82級碩士)在核自鏇及康普頓散射等領域做出了重要工作,他於97年作為唯一作者發表的Gauge-invariantDecompositionofnucleonSpinanditsSpin-off和DeeplyVirtualComptonScattering等論文單篇被引用就超過300次,屬於這一領域的經典之作。他的論文總引用率在史丹福大學SPIRES—HEP資料庫2002年版“Top-CitedTheoryAuthors”五年榜中排名第367位,十年榜中排名第191位。他還是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洛克菲勒大學的任海滄(77級)與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及弗里德伯格(RichardFriedberg)從高溫超導具有明顯小於低溫超導的相干長度之實驗事實出發,提出用一個電荷為2e的定域玻色場唯象地描述電子或空穴的配對狀態,並把S道過程作為玻色子和費米子間的主要相互作用。模型不僅和霍爾數及核自鏇馳豫率的實驗結果相自洽,還為李政道的玻色子-費米子超導模型確立了堅固的理論基礎,為探索研製新型超導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徑。他們的論文在國際重要物理刊物上發表後,研究者應邀在世界各地及重要國際會議上作了上百次演講,引起了與會者廣泛的興趣和重視。
康奈爾大學的沈群(77級)發明了一種基於X射線衍射的方法去描述橢圓形偏振X光的所有參數,此方法被廣泛地套用於X射線磁散射的實驗中。最近他又與諾貝爾獎得主HerbertHauptman合作研究新的直接測量蛋白質晶體布拉格反射相位的方法。傳統測定大分子結構的方法通常需要在晶體中摻入重金屬原子以確定相位,工作極其繁重。沈群的新方法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重原子同晶置換法,他利用晶體自身將X射線分作兩束,兩束射線以微異的角度穿過晶體,產生的衍射斑可以提供足夠的數據計算出分子的結構。98年《科學》雜誌以BeamSplitterTeasesOutPhaseSecrets為題專門報導了他的工作,認為這項工作能實現自動化將極大提高測定蛋白質晶體結構的速度。他獲得過匹茲堡晶體學會頒發的Sidhu獎,2004年又被評為普度大學傑出校友。
RensselaerPolytechnicInstitute物理系的J.ErikJonsson傑出教授張希成(77級)主要研究T射線在三維斷層攝影術中的套用,他和同事是最早利用單脈衝T射線為生物組織成像的科學家,被認為是這一成像技術“nextfrontier”的領袖人物之一。與常用的X射線,超音波等相比,T射線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晰”,在生物醫學、材料科學、國家安全等眾多領域前景廣泛。張希成2002年曾在《自然》姊妹刊《自然材料》上撰寫綜述文章MaterialsforTerahertzScienceandTechnology介紹他們的工作。2002年8月《科學》在“近期文獻亮點”中以APPLIEDPHYSICS:RevealingtheInvisible為題特別報導了他的小組的研究工作,2003年《自然》引介T射線的文章TerahertzImaging:T-rayspecs中也對他的工作作了大段文字的描述,稱他為這一領域的“先驅”。NASA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出事後邀請張希成用THz成像技術檢測油料箱絕緣泡沫材料的缺陷並將此技術作為此後的泡沫材料缺陷檢測的標準程式。張希成出色的研究工作不但使他當選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PhysicalSociety)、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SocietyofAmerica)和國際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三大學會的Fellow,也使他成為《華爾街日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科學家》等媒體經常報導的對象。
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WillaCather傑出教授曾曉成(80級)的小組2004年初通過計算機模擬建立了直徑小於0.5納米的矽納米管模型並利用量子力學的方法研究了這些納米管的性質,與矽是半導體元素相悖的是,這種迄今世界上最細的矽納米管具有金屬的良好導電性且非常穩定,這個發現實際上打破了過去人們認為的“金屬是金屬、半導體是半導體”的界限,提出在納米尺度量子力學作用增強的情況下矽可以具有金屬的特性。曾的研究得益於他父親、北大物理系著名教授曾謹言的啟發。他的小組還在碳納米管中發現了幾種新的低維的凍的晶體,尤其在近一維條件下,他們預測存在一個臨界點,使固相液相的水沒有結構差別,而這種相間差別的消失過去只在氣液相之間觀察到。這些相繼發表在《自然》和《美國科學院院刊》等一流刊物上的工作對納米電子設備,生物晶片及水在蛋白質相互作用和結合過程中的作用都有重要意義。他還獲得2004年的古根海姆學者獎。
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有郗小星(77級)、李奇(89屆博士)和劉熒(78級)等三位北大物理系畢業生拿到了終身教職,郗小星和李奇兩人本科、碩士、博士學位都在北大獲得,在超導領域頗有建樹,現在都已經是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的正教授。郗小星領導的科研小組2002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製成大電流二硼化鎂超導薄膜材料,引起多方面的關注和報導,發表該成果的《自然材料》稱“這是二硼化鎂超導材料發展過程中的決定性一步”,《自然》以ThinFilmsofMagnesiumDiboridecouldLeadtoNewTechnologies為題對此作了特別介紹。
芝加哥大學的潘曉川(78級)在醫用物理學特別是核醫學成像、斷層攝影術、圖像再生成和處理等方面頗有成就,他2000年獲得IEEE核與電漿科學學會(NPSS)頒發的“早期成就獎”。
此外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蘇棟(78級)、威斯康辛邁迪遜大學的潘以兵(81級)在粒子和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朱湘東(77級)在表面物理和薄膜物理等眾多領域的研究也都頗有成績。
以上所列的都是已拿到終身教職且在某方面頗有造詣的畢業生,其他處在研究生涯junior階段和尚在為tenure打拚的還有一批,有些已經嶄露頭角,如2000年獲美國青年科學家和工程師總統獎現執教於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物理系的林志宏(85級)、1999年獲美國物理學會束物理(BeamPhysics)優秀博士論文研究獎現任職於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的黃志戎(87級)、研究絲狀蛋白質組裝的物理特性頗有成果現執教於布朗大學物理系的唐建新(83級)、開發出全新的可為不同軟組織成像的X射線成像技術從而大大推進了X射線在臨床醫學診斷中套用現就職於布魯黑文國家實驗室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鐘中(86級)等。
值得一提的是,馮奚喬、牛謙、任海滄、張希成、郗小星、謝亞宏、沈群、朱湘東還有下面提到的劉俊等是77年入學的同班同學。他們那個班中,還有多人拿到美國和歐洲大學的終身教職或成為國內的學術科研骨幹,供職於華爾街的大證券公司如美林、摩根大通,高科技企業如IBM、惠普、摩托羅拉的也大有人在,總體上比較成功。相對而言,以後的畢業生在學術界似乎不如77級這樣集中和搶眼。歐洲學術界比較有名的有法國特魯瓦技術大學機械系統工程系主任呂堅等。呂堅78年考入北京大學,79年公派留法。99年由法國教授聯合會全國委員會提名晉升為一級教授,成為當時法國在機械、土木、力學等專業最年輕的一級教授,也是該領域歷史上少數38歲以下晉升為一級教授職稱的學者之一。1998年以來,他與中科院金屬所的盧柯一起提出並開展表面納米化研究,開發出幾種實用的製備技術,在三百攝氏度的溫度環境中成功實現純鐵塊的表面氮化,突破了長期以來金屬材料表面氮化套用中的技術“瓶頸”,解決了工程金屬材料的納米化難題,使其成為“今後幾年內納米材料研究領域最有可能取得實際套用的技術之一”。這項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我國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和全同金屬納米糰簇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也被評為200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
物理系畢業生里也有很多轉行但仍然活躍在學術界的。斯坦福的黃明(81級)、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戴強(84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劉俊(77級)是物理系在海外金融學界的三架馬車。他們都有物理金融兩個博士,能把深厚的數理功底遊刃有餘地套用於金融學研究。黃明96年畢業的時候,曾是最受美國名校追逐的金融學博士,邀請他執教的包括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哈佛大學商學院、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西北Kellogg管理學院等全美最頂尖的13家商學院。著名的《商業周刊》以GoldRushintheIvoryTower為題進行了封面報導,將他評為全美“年度最具潛力博士”。他先選擇去經濟學聖地芝加哥大學執教,之後又回到母校斯坦福,在這兩所世界名校的商學院裡都獲得過最佳教學獎,97年《商業周刊》以ARookieProf'sAll-starDebut為題對他做了特別追蹤報導。黃明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行為金融學、衍生工具與信用風險,研究成果屢見於JournalofFinance這樣的頂級刊物,他還獲2000年FAME研究獎,該獎獎給美國金融學當年兩大年會上最佳投資學文章。戴強、劉俊在金融領域相對出道較晚。戴強98年才拿到金融學的博士,現在已是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Statistics的副編委,他發表的論文得過1999年Zellner論文獎,2000年JournalofFinanceSmithBreeden傑出論文獎等,今年秋天剛剛從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轉到北卡羅來納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執教。
其他在金融學界的物理系校友還有德州農機大學經濟學HughRoyCullen教授李奇(78級)、馬里蘭大學商學院巨能久(82級)、伊利諾依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商學院楊百彥(84級)等。物理系畢業轉行搞計算機/電子工程並執教於美國一流名校的,有普度大學計算機系的孫吟龍(81級)、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的潘志剛(88級)等。潘志剛從物理轉行到計算機,師從同是北大畢業的計算機大牛、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IEEEFellow叢京生,2000年獲博士。他先供職於IBM,因為在IBM旗艦設計工具PlacementDrivenSynthesis(PDS)中的突出貢獻獲2003年IBMBravo獎,2004年又獲IBMFaculty獎。
物理系畢業生里轉搞生物的也不少,比如在美國生物醫學最頂尖的幾所大學裡執教的就有伯克利的丹揚(85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李浩(81級)等。丹揚在視覺重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已於去年拿到伯克利的終身教職。李浩1996年在《科學》上的論文被認為是“開創了研究蛋白質摺疊問題的新的方向”,近年在生物信息、基因啟動子識別及基因組尺度上的基因調控網路研究等方向上也做出了很好的工作,論文在《自然遺傳學》等一流雜誌上發表。其他轉搞數學、統計、心理和工程學科的物理系畢業生,也都有在所在領域做出成績,執教於美國名校名系的,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套用數學系錢紘(78級)、伊利諾依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孫永謙(78級)、紐約大學柯朗數學所蔡申甌(80級)、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崔建明(80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劉子立(81級)、芝加哥大學放射系江玉磊(82級)、密西根大學安阿伯校區統計系朱冀(91級)等等。
在國內物理界,以物理科研實力最強的中科院物理所為例。現任所長王恩哥是北大90屆博士,物理所“百人計畫”歷年入選的35人中有北大物理系畢業生7人。王恩哥的研究領域為薄膜/納米結構生長機理,水與表面的相互作用規律,以及輕元素共價化合物薄膜的製備及性質分析。他是英國物理學會Fellow,獲2003年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傑出成就獎。他在表面物理、非平衡態生長,以及納米科學與技術的實驗和理論方面都有建樹,特別是關於納米鐘的發現和表征工作,以及在亞單層外延生長中所提出的預測原子島形狀的反應限制集聚模型(RLA)具有重要意義。2004年,他領導的小組發現了一種新的二維冰結構,此外他與合作者還在鹼金屬在半導體表面吸附、鐵磁體Fe反常霍爾效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等重要問題的研究上取得突破,這些成果相繼發表在權威刊物Phys.Rev.Lett.上。
94屆博士、物理所研究員高鴻鈞領導的小組研究超高密度信息存儲,相繼實現了國際上同期最小點徑(1.3nm和0.6nm)信息點陣的寫入和信息擦除。他們的成果在Phys.Rev.Lett.上發表後即被美國物理學會選為該期在Phys.Rev.和Phys.Rev.Lett.上“最值得讀的一篇文章(PhysicalReviewFocus)”,稱其為“奔向下一代的CD”;美國權威學術刊物《科學》的副刊ScienceNews對此進行了專題報導,報導中美國Rice大學著名教授JamesM.Tour評價說“這是非常誘人的工作,基於有機體系的存儲很有可能具有套用前景”。這些成果曾被評為“1997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和“2001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高鴻鈞還因其在自組織“海馬”分形結構的實驗與理論研究工作被邀請在1998年美國物理年會上做特邀報告;部分結果被美國MRSBulletin選為“Editor'sChoice(編輯的選擇)”,其分形圖案被選作國際期刊Fractal的一個封面。
92屆博士賈金鋒(83級)和合作者薛其坤領導的研究組研製成功全同金屬納米糰簇,在國際材料科學研究領域和工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2002年2月《美國物理評論快報聚焦》以《納米糰簇的奇妙》為題介紹了這項工作,英國EETimes盛讚中國納米糰簇的研究工作是“開發磁存儲套用的有序納米糰簇”;3月,著名的《科學》期刊以《在矽表面播下整齊的種子》一文,介紹了這項研究工作,說“這種具有原子精確度的新方法可能會幫助晶片製造商戰勝‘納米尺度確定性攙雜’這樣一個幾乎不可戰勝的困難”;2002年5月,《自然》再次介紹了中國科學家《克隆團簇》的情況,“納米管、納米聚合物和量子點具有非常特異的性質,但是可靠的均勻的批量製造技術還沒有實現,它們的形狀、大小和排列通常很不均勻,但賈金鋒和他的同事報導了一種可以在兩維晶格生長全同納米糰簇的技術,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這為納米結構走向套用奠定了基礎”。
2000屆博士、物理所研究員孫慶豐(90級)近年在Phys.Rev.Lett.上連續發表了數篇文章,2003年他與合作者加拿大Mcgill大學郭鴻以及香港大學王健(78級)從理論上設計出一種由兩個耦合的量子點組成的自鏇池裝置,在適當的控制下,它能從外微波(THZ)場中吸取能量,轉變為自鏇流。王健在納米體系輸運理論、計算方法和套用方面都做了重要工作,研究工作處於該領域的世界前沿,已經發表SCI論文120篇,包括7篇PRL,7篇APL,68篇PRB,在Nature,PRL,APL,PRB,Europhys.Lett.等雜誌上被他人引用近800次。他還獲得過1999年海外華人物理學會的亞洲成就獎。
彭練矛(無線電系82屆)是國內把電鏡和納米研究結合得最好的科學家,在電鏡方面堪稱大師級人物,2000年當選英國物理學會Fellow。雖然他並非物理系畢業的,但卻在這行里相當出色,所以也把他介紹一番。據說他在電鏡表征納米材料方面的工作可與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王中林相媲美。王中林和彭練矛同是83年CUSPEA項目留美生,都師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電子顯微學一代宗師、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創始人Cowley,稱得上是同門師兄弟。彭練矛1986年讀博期間和Cowley共同發表的論文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讚譽,迄今為止已被引用100多次,成為他的成名作。88年他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畢業後轉赴英倫,成為現代電子顯微學奠基人之一MikeWhelan的研究助手。在牛津期間,他構造了一套普適的高能電子彈性動力學矩陣衍射理論並系統地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長表面的高能電子衍射,兩年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了5篇論文。1994年底他選擇回國,先後就職與中科院物理所和北大。他已發表論文120餘篇,被引用千餘次,現在是國際著名的顯微學雜誌Ultramicroscopy和MICRON的編委。他在納米碳管的工作被列入“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之首。有訊息說最近他在組建實驗和理論兩個小組,已經籌集了近兩千萬經費,準備衝擊納米器件這一領域。
理論物理所的李淼(78級)在Liouville理論中關聯函式的計算,D-brane的邊界態,黑洞的量子理論,時空測不準關係和超弦中的非對易幾何等方面相繼開展研究。他是國內最早投入弦理論研究的青年科學家之一,十幾年來,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70餘篇學術論文,被引用總數達1000餘次,內容涉及天體、宇宙學、黑洞、引力、BerryPhase、相互作用、弦理論、M理論、超對稱規範場及其對偶理論等等,其中BoundaryStatesofD-branesandDy-strings等文章單篇引用率就超過100次。他所寫的科普文章《弦論通俗演義》深受物理專業的學生和弦論愛好者的喜愛。
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鄒冰松(技物80級)對pp相互作用和標量介子譜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為發現和確立最佳標量膠球候選者做出重要貢獻;在反核子和J/y物理研究中進行了一些開拓性的工作,提出並主持課題組開拓了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開展核子和超子激發態研究的新項目,使我國在重子譜這一國際競爭激烈的物質微觀結構研究的最前沿領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曾八次在國際會議上做大會特邀報告,在國際核心雜誌發表論文百餘篇,他人引用千餘次。
高能所邢志忠(83級)的主要研究課題包括中微子物理、B與D介子物理、夸克和輕子的質量起源問題、味混合與CP對稱性破壞,以及新物理唯象學。其論文總被引用率已超過1800次,在美國史丹福大學SPIRES—HEP資料庫2002年版“Top-CitedTheoryAuthors”五年榜中排名第326位,十年榜中排名第446位。
高能所呂才典(85級)從事粒子物理唯象學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B物理和CP破環以及標準模型的檢驗和新物理的發現,大統一理論,重夸克對稱性有效理論的套用,微擾QCD理論的發展和套用,QCD求和規則等方面,論文已被引用800多次,其中ExperimentalTestsoffactorizationinCharmlessNonleptonicTwo-bodyBDecays等三篇合作論文的單篇引用率都超過百次。
2000年從高能所回北大任教的馬伯強(79級)從事粒子物理,中高能核物理粒子天體物理學及宇宙學等的理論研究,以及高能強子結構的實驗探索和數據處理工作。他對強子結構有關問題、五夸克強子態的理論預言和實驗驗證都有原創性貢獻,相關論文已被引用千餘次。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戴東旭(81級)90年至95年研製成功了反射式飛行時間質譜儀和雷射微束裝置,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96年至99年,研製成功了國內第一套離子速度成像實驗系統和光腔衰盪光譜實驗系統。2000年開始利用交叉分子束—里德堡態氫原子飛渡時間譜實驗技術進行氫原子和氫分子同位素變型反應的動力學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2002年的《自然》和2003年的《科學》雜誌上。目前正在建立一套新的交叉分子束—里德堡態氫原子飛渡時間實驗系統,並將開展諸如氫原子與氘分子,氟原子與氫分子之間的基本化學反應和里德堡氫原子與其它分子的非彈性散射動力學的研究。
除了上面提到的,物理系畢業生入選中科院“國家傑出青年”、“百人計畫”和“引進國外傑出人才”的還有高能物理所的胡紅波(81級)、理論物理所的馬建平(82屆)、半導體所的黃風義(82級)、黃永箴(79級)、上海光機所的陸培祥(83級)、矽酸鹽所的顧輝(79級)等等。
物理系畢業生在商界也有不俗表現,這裡順便提一提。受益於嚴格的數理訓練,物理系畢業生在商界最能一展拳腳的領域通常是高科技產業或金融界,矽谷和華爾街都活躍著相當數量的物理系畢業生。
鄧暉(79級)在矽谷創辦的虹軟(ArcSoft)經過10年發展已經成為全球著名數碼影像處理公司,在全球圖像軟體市場占有相當的份額,其中數位相機的OEM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全景大師”、“幻影2001”、“相片也瘋狂”、“影像蒙太奇”、“PhotoStudio2000”等著名軟體都是出自虹軟。時下最流行的數位相機如Canon的S系列等即採用了虹軟的圖像技術。
陳恂(87級)曾任摩根大通證券資深副總裁,作為摩根大通全球半導體研究協調人和最優秀的分析師之一,他撰寫的半導體研究報告在金融界和半導體工業界很有權威性並被大量引用,2004年3月,他被矽谷最早成立的高科技企業之一也是美國半導體工業領導企業之一的瓦里安半導體設備聯合公司(VarianSemiconductor,NASDAQ:VSEA)任命為董事會成員。
趙陽(80級)創辦的美新半導體有限公司(Memsic)最近被美國著名半導體媒體SiliconStrategies評為世界60家最具備潛質的新興半導體公司(emergingstart-ups),他們曾成功地開發了目前世界上第一家在標準CMOS流程上集成微機械系統的製造工藝與測試技術,並研發、生產了二十多種型號的加速度計感測器積體電路,獲得過2000及2001年度全球edn創新獎;還曾被美國MEMS行業著名雜誌SMALLTIMES評選為2002年度最佳成就公司。趙陽2004年6月剛剛入選享有盛譽的“Ernst&Young新英格蘭年度企業家”。
除了自己做老闆的,物理系畢業生還供職於著名企業研發部門的高層。毛思寧(80級)現任全球最大的硬碟生產商希捷公司(SeagateTechnology)先進器件及磁讀出頭研究和開發部技術總監及負責人。他所領導的希捷公司研究開發小組在GMR和TMR等新一代磁讀出頭及感測器研究中做出了國際領先的工作。特別是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裡,先後開發出存儲密度高達150Gbit/inch2和170Gbit/inch2的磁頭及其硬碟驅動器(HDD)。在過去20年中他已發表文章140餘篇,獲得美國專利23項,正在審閱的專利申請15項。此外,他還獲得70餘次希捷公司的技術成就獎,並兩次入選希捷公司“名人堂”(HallofFame)。
於讓塵(81級)是著名光網路通信公司AgilityCommunications的系統工程高級總監,領導著該公司設在矽谷的研發中心。他在高速雷射和可調雷射等技術領域有五項專利,在工業界很有聲譽。黃崢宇(86級)現為在業界頗有名氣的光通信模擬設計和仿真軟體開發商美國RSOFT設計集團公司的副總裁,負責該公司的產品開發、技術支持以及所有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RSOFT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提供一系列涵蓋器件、系統到網路層模擬設計軟體服務的公司。
闞睿(80級)現任摩根斯坦利固定收益研究中心執行總監。他的求職論文“AYield-FactorModelofInterestRates”中提出的眾所周知的AffineModel(Duffie-Kan模型),是在利率期限結構領域被引用最多的論文之一。
國內商界也有不少成功的物理系畢業生,趙陽、闞睿、毛思寧的同學胡暉(80級)曾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醫療系統CT部供職,主管多層CT研發,他曾四次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州新企業創造發明獎,是40多項專利的發明人。2002年胡暉回國在中關村投資15萬美元創辦海納維盛公司(Hinnovation),開發出國際領先的遠程醫療診斷系統,可向醫生遠程提供三維甚至四維的圖像。2004年2月,海納維盛被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威泰爾公司(VitalImages)以1800萬美元收購,兩年內增值120倍,創造了國內企業高增長的奇蹟,一時間被稱為“胡暉現象”。
物理系畢業生在國內商海翻雲覆雨的還有中國電子巨人康佳集團的總裁候松容(86級)、中國四大入口網站之一TOM線上的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許志明(79級)、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大通的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及首席經濟師龔方雄(81級)、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的普華永道企業併購合伙人兼中國有限公司總監謝韜(81級)、中國遊戲的拓荒者、被譽為“中國遊戲第一人”的張立波(89屆碩士)、擁有並致力於推進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無線通信技術LAS-CDMA標準的連宇通信總裁鄭挺、曾任中國豪門紅塔集團資本首席“火槍手”、手握紅塔上百億資產在資本市場叱吒一時並操盤中國規模最大的MBO基金申濱投資的王雷(81級)、世界著名軟體公司甲骨文(Oracle)的前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書恆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