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哲學系

北京大學哲學系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是二者合一的教學院系。北京大學哲學系始建於1914年,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學系。創建之初為北京大學文科哲學門,亦稱“中國哲學門”,1919年更名為哲學系。歷史上,著名學者蔡元培、胡適、蔣夢麟、熊十力、唐鉞、鄧以蜇、湯用彤、梁漱溟、金岳霖、馮友蘭、宗白華、朱光潛、馮定、陳康、賀麟、沈有鼎、洪謙、張岱年、胡世華等先後在這裡執教。北京大學宗教學系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早的宗教學系,現已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鎮。北京大學哲學系和宗教學系合併招生,共同培養。

簡介

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北大哲學系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學科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學風優良的學術重鎮。北大哲學系是中國文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也是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基地之一,擔負著培養哲學門類各個學科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光榮任務;現有哲學、宗教學和邏輯學三個本科專業;並在宗教學專業的基礎上,於1995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宗教學系;有八個碩士點,八個博士點。北大哲學系最重要的資源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65人,其中教授24人(包括博士生導師23人),副教授32人(包括碩士生導師29人)。在致力於教學的同時,哲學系和宗教學系的教師寫出了不少富有創見的學術著作,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歷史和現實表明,北大哲學系對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並且在二十一世紀對中華民族和人類進步繼續做出應有的貢獻。

哲學是“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學問。從歷史上看,從事哲學的人是第一流的人才,大哲學家更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創造能力,他們的成果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但表現為經濟騰飛,社會繁榮,而且表現在對人類精神文明的更大貢獻。

歷史沿革

北京大學哲學系一角北京大學哲學系一角

北京大學哲學系始建於1914年,是中國高等學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學系。創建之初為北大文科哲學門,亦稱“中國哲學門”,1919年更名為哲學系。歷史上,著名學者蔡元培馬敘倫章士釗胡適熊十力梁漱溟湯用彤張申府金岳霖馮友蘭賀麟朱光潛張岱年宗白華洪謙王憲鈞朱謙之等先後在這裡執教。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等人也曾在此開設哲學課程,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

1937年,由於日本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哲學系隨校內遷,在雲南昆明與清華、南開的相關科系合組為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抗戰勝利後,1946年北大復校,哲學系也隨校北上,恢復為北大哲學系。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部分高校哲學骨幹教師匯入哲學系,進一步壯大了哲學系的陣容。1978年,心理學專業從哲學系分出,獨立成為心理學系。

改革開放以來,哲學系在課程改革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學科門類逐步完備,教師配備漸趨合理,圖書資料也日益豐富。1994年起列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由於學科發展的需要,1995年9月宗教學由原來與哲學、邏輯學並列的專業獨立成系。按照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宗教學系與哲學系聯體運作,以求協力發展。

目前,哲學系擁有2個本科專業:哲學、邏輯學;8個碩士研究生專業: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東方哲學、美學、倫理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6個博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美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3個全國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11個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毛澤東哲學思想(現代中國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東方哲學、美學、倫理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宗教學;一個和繫結合的研究所: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一個掛靠的教學、科研機構: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三個虛體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學套用倫理研究中心。現有教師69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27人,講師10人。學生人數為:本科生123人,碩士生95人,博士生50人,留學生23人。哲學系資料室藏書3萬餘冊,期刊150餘種。

80多年來,哲學系共培養了8000餘名畢業生,其中有馮友蘭、張申府、朱自清、顧頡剛、王浩這樣的大學者,也有鄧中夏這樣的革命志士,還有各行各業的大批骨幹力量。這些畢業生遍布海內外,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致力於教學的同時,哲學系的教師寫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學術著作,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工作表明,北京大學哲學系對20世紀中國哲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並且還將在21世紀對人類文明繼續作出應有的貢獻。

課程簡介

課程課程

為了培養新世紀所需要的高素質、複合型的人才,北大哲學系和宗教學系近年來實行了教學改革和新的教學體系的建設,一方面強化哲學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訓練,另一方面淡化專業,擴大知識面,著重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為了加強基礎,北大哲學系開設了哲學原理、哲學史原著、套用哲學、科學哲學美學、倫理、邏輯思維方法等七個方向的系列課程,宗教學系也開設了宗教經典、宗教史、宗教社會學、宗教學理論等新課。這些課程加強了經典和哲學原著的閱讀以及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方式的訓練,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同時掌握一門或幾門專業外語。在素質教育方面,北大哲學系和中文系、歷史系共同開辦了文科試驗班,培養具有全面的文科基礎知識的人才;此外還開辦哲學輔修專業,吸收外專業學生學哲學;並且承擔了全校素質教育課的哲學類課程。
北大哲學系和宗教學系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現已初見成效。兩系每年都有3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哲學各專業的研究生階段繼續深造。50%以上的學生輔修其他專業,其中有些考上輔修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畢業後參加工作的學生在各行各業也有很好的表現。有些出國留學的畢業生反映說,由於在北大哲學系學過的課程與國際接軌,他們能夠很快地適應國外研究生課程。北大哲學系和宗教學系面向全校大學生開設的課程,也受到熱烈歡迎,有時選課人數達到三百多人,超過了北大最大教室的容量。有些外專業的學生,包括熱門專業,如經濟學、計算機、光纜通訊專業的學生聽了哲學素質教育課以後,也積極報考哲學系的研究生。

中國哲學史課程

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課程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哲學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學哲學門,成立於1912年,兩年之後開始招生,課程以中國哲學為主。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當時沿用的仍然是舊的經學觀念,哲學和歷史的意義都比較缺乏。幾年之後,胡適到哲學系講授中國哲學史,在西方歷史和哲學觀念的影響之下,寫出了《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奠定了現代意義上中國哲學史課程的基本思路。
20年代後期,馮友蘭也曾在哲學系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講義構成了後來印行的兩卷本《中國哲學史》的基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馮友蘭、張岱年、湯用彤、朱伯昆、任繼愈等都集中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在新的環境之下,中國哲學史課程也開始重新設計,馮友蘭、張岱年等開出了在新的哲學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哲學史課程。50年代,中國哲學史課程的教學大綱發表於《新建設》雜誌,很長時間內成為全國大學講授該課程的參照體系。60年代,由任繼愈主編,北大哲學系學者為主,編寫了新中國第一部《中國哲學史》(全四冊)。在張岱年主持下,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也編注了《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彙編》(全8冊)。馮友蘭出版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並撰寫了《中國哲學史新編》的先秦和兩漢部分。1972年,由湯一介先生主持,中國哲學史組編寫了《中國哲學史》教材討論稿(上、下),以及《中國哲學史資料輯要》。70年代後期,在樓宇烈主持下,全面修改《中國哲學史》討論稿,1980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署名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史教研室。同時,由朱伯昆負責,中國哲學史教研室還完成了《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198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2001年,《中國哲學史》再次全面修改,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

中國哲學史課程是北京大學主幹基礎課。其主要教學內容是系統地介紹中國哲學從先秦到清代的發展線索,使學生對古代中國哲學傳統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哲學是智慧之學,中國哲學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人理論思維發展的歷史,所以課程內容的設計,以有效地反映這一主題為目的。我們以哲學問題為基本的框架,如宇宙論、知識論等,以概念、命題為基本的對象,通過清晰地講授,力圖揭示中國哲學對世界、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就課程內容的設計而言,很長一段時間裡,曾經受到僵化教條的影響,顯得有些生硬。同時也存在著不加分析地用西方哲學問題取代中國哲學問題的情形,妨礙對中國哲學傳統的正確理解。近20年裡,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越來越注意對於中國哲學精神和特點的把握。我們把這些研究的進展體現到教學內容的改變之中,比較注重對中國哲學自身特點的理解和體會。力圖重建中國哲學自己的問題,以及中國哲學自身的概念範疇系統。這當然不是排斥西方哲學的模式,事實上,我們在課程講授過程中,經常注意從中西哲學對比的角度來思考哲學問題的共性和個性,以了解人類思維的一般發展規律和中國理論思維的特點。

中國哲學史是一門基礎學科,但中國哲學本身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學習中國哲學的過程,既是理論思維的鍛鍊過程,又是精神境界提升的過程。在講授中,我們針對中國哲學的這個特點,特別注意把知識傳授和人文教育結合起來。比如儒家,就是一個特別重視道德修養的學派,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對於人的本質的一種理解。對於中國哲學來說,學問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其哲學主張和生活是一致的,我們也很注意介紹哲學家和他們的哲學式生活。所以中國哲學的學習經常會引起學生的某種親切感,覺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近,並有意識地在生活實踐哲學道理。我們有時候會組織學生參觀和哲學家有關的遺蹟,在懷古之中加深對中國哲學知識的把握和理解。

基本任務

北大哲學系和宗教學系的基本任務是培養素質高、基礎寬、能力強的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未來社會的層出不窮的需求。為此,哲學系在今後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中,以培養跨學科的複合型的人才為主要目標。這些複合型人才包括“PPE”,[哲學(Philosophy)、政治學(Politics)和經濟學(Economics)的縮寫],“PPP”[哲學、心理學(Psychology)和生理學(Physiology)的縮寫],“PP”[哲學和物理學(Physics)的縮寫], “MPL”[數學(Mathematics)和哲學、邏輯(Logic)的縮寫],“PR”[哲學和宗教學(Religious Studies)的縮寫,“PML”[哲學與現代語言(Modern Language)的縮寫],以及Classics(在本國號稱國學,在外國被稱為古典學),等等。北大哲學系和宗教學系同樣熱情歡迎有志於成為複合型人才的考生加入哲學系的行列。

圖書館

簡介

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料室始於1952年,最初是由容汝熀老師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教研室負責資料工作。圖書室內收藏和保管的主要是外文期刊。湯俠聲老師做翻譯,辛文榮和容汝熀兩位老師主要任務是整理蘇聯專家的講課稿,發給學生做教材。
1959年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家黃楠森先生到資料室工作。黃楠森先生和辛文榮老師擔任資料室副主任。湯俠生、顏品忠、王憲睿、岳峰四位老師為翻譯人員。隨後由黃楠森負責將系裡的圖書和資料合在一起,成立了編譯資料室。他們翻譯和編寫了《反杜林論注釋》、《哲學筆記注釋》、《毛澤東哲學思想》、《毛澤東自然科學》等資料。這些資料由於編寫與出版早、質量好,在哲學界起了良好的作用。1961-1962年資料室的老師承擔人民大學卡片發行社的中外哲學史資料卡片工作。文革前我系資料室也有保存。
為配合教學和科研,每年由黃楠森先生組織資料室老師討論系教學計畫,然後根據系教學計畫制定資料室計畫,資料室的計畫服從服務於教學計畫。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後,黃楠森先生和辛文榮老師抽調搞“社教”,直至文化大革命,編譯資料室的工作基本處於癱瘓狀態。1976年編譯資料室與大圖書館合併。哲學系自己的資料存在系裡,所有圖書和期刊歸大圖書館所有,資料人員也歸大圖書館管理。1978年編譯資料室又從大圖書館分回系裡。原來系編譯資料室合併到圖書館的圖書和期刊又重新分配到系資料室。經過將近兩年的清查工作,初步建立了底帳,參照圖書館規則分類、注目、排架。從教員手中追回圖書840多冊,購買新書2000多冊,補期刊900多種,許多有學術價值的重要期刊完整成套。隨後制定和健全圖書資料借閱、保管、閱覽制度。
1986-1987年在資料室主任顏品忠老師的帶領下,資料室辦了內部刊物《哲學參考》。除了哲學系教師每人一冊外,還向其他院校及與系有關的單位贈送。
學科調整帶來資料室調整,1998年外國哲學所資料室與哲學系資料室合併,合併後稱為哲學系資料室。這不是單獨的資料室與資料室合併,而是在探索道路、積累經驗,付諸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質量與特色相結合的新事物。

現狀

資料室總面積近300平方米,內設中文圖書室、外文圖書室、電子閱覽室,中外文現刊附設於中文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座位現有32個。
哲學系資料室在校系領導、老一輩教授的熱心關心和支持下,經過幾代資料室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和多年積累,逐步建成了以收藏哲學書刊為主的專業資料室。資料齊全、中外文雜誌品種豐富,較好地保證了有關專業書刊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近年來,訂購中文現刊171種,外文90種。哲學系資料室中外文藏書已達59522冊,中外文刊12757冊。其中,中外文圖書目錄已全部上網。在中文期刊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是《新青年》雜誌。英文雜誌多數為英、美一流的哲學理論性雜誌,包括歐美著名大學及權威研究機構出版的國際哲學刊物。
資料室在電子資源建設方面發展迅速,已收藏電子版大藏經4種以及佛教典籍100餘種,道藏1種,《聖經》和西方哲學原著光碟29種。電子閱覽室還下設音像部,主要收藏佛教等宗教類音像製品,供本系師生研究參考。哲學系資料室近年開始保存本系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及專著,並將學術論文按年、按教研室裝訂成冊,便於教師和學生查閱。資料室還收藏本系學生的學位論文,現有1489份,已製成資料庫。

館藏特色

哲學系圖書館的理念是“蒐集、整理、管理、服務”,強調資源和服務的整合。
整理舊書:目前已將散落在書架上的1423冊線裝書配上函套。
增訂新刊:每年訂購書刊,徵求教研室主任及教師意見,既做到增加新書刊,又保持書刊延續性。
服務師生:從實際出發,調整裝訂時間,既保證同學論文答辯的需要,又不耽擱新學年查閱資料。
面向社會:外系、外校讀者急需的書籍,若無特殊規定,可以複印。

歷史名人

  朱 自 清 朱自清 (1898-1948)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江蘇揚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鍊,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馮 友 蘭(1895-1990)馮友蘭(1895-1990)

馮友蘭(1895-1990)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建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從1939年到1946年7年間馮友蘭連續出版了六本書,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新理學》(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他成為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張國燾(1897-1979)張國燾(1897-1979)

張國燾(1897-1979)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又名張特立,1897年生於江西省萍鄉縣(今萍鄉市)上栗市(今上栗縣)。 。1916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後來曾參加五四運動。原為無政府主義者,後轉信馬克思主義。1920年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1949年移居香港後轉赴巴西加拿大。1979年12月因病去世於多倫多

牟 宗 三(1909-1995)牟宗三(1909-1995)

牟宗三(1909-1995)
宇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927年人北京大學預科,兩年後升入哲學系。1933年畢業後,曾先後在華西大學中奪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等校任教,以講授邏輯學和西方哲學為主。1949年去台灣,任教於台北師範大學台灣東海大學。1995年4月病逝於台北。牟宗三畢生致力於弘揚民族文化,為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世界化作出巨大貢獻。其許多著作被譯成英、韓、德等文字。主要著作有《邏輯曲范》、《理性的理想主義》、《道德的理想主義》、《歷史哲學》、《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另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等3部譯作。其哲學成就代表了中國傳統哲學在現代發展的新水平,其影響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

張岱年張岱年

張岱年(1909- )
張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別號宇同,河北滄縣人,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先生1933年任清華大學助教,1936年寫成名著《中國哲學大綱》。1946年任清華大學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1952年調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78年起張岱年先生擔任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國哲學史學會成立,張先生被推為會長。《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中國哲學發 微》、《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和《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 凡》等著作。

任繼愈(1926-2009 )任繼愈(1926-2009 )

任繼愈(1926-2009 )
任繼愈(1916-2009),字又之,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1916年4月15日生,山東省平原縣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38年畢業。1942年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42年起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擔任教師,1956年晉升為教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於2009年7月11日4時30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3歲。其主 要著作有《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 《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老子今譯》《墨子》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