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建於1956年。北京針灸骨傷學院2001年同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併,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遂分為東西兩區。現館舍總建築面積為8600平方米。現任館長為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醫學哲學博士後。圖書館下設辦公室、圖書部、期刊部、采編部、信息技術部等行政與業務部門。

基本信息

概況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現館舍總建築面積為8600平方米。現任館長為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醫學哲學博士後。圖書館下設辦公室、圖書部、期刊部、采編部、信息技術部等行政與業務部門。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館藏建設已形成了一個以中醫藥文獻為主、西醫文獻為輔、兼容其它學科的藏書體系。

藏物

現有館藏書刊55萬冊,其中館藏中醫藥圖書18萬餘冊,每年新增紙本文獻3萬餘冊;中醫線裝書1600餘種,共3350函;其中含珍本、善本100多種及少量孤本,主要以明清兩代刻本為主,許多是醫學經典藏書。作為全國唯一一所進入“211”工程建設的重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藏具有鮮明的中醫藥特色,有關中醫藥、傳統文化方面的圖書收藏較為齊全,並自主開發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藏電子圖書》《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論文》等資料庫。我館開發了《中國醫學書目資料庫》,收集了館藏1萬2千餘種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中醫藥圖書資料(包括港、台地區的出版物),是我國收集中醫藥資料比較全面、檢索功能較多、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資料庫。 圖書館建立了計算機區域網路並和校園網相聯。本館可向讀者提供文獻外借、閱覽、檢索、Internet上網、中醫藥科研課題檢索與查新等服務,同時我館有40餘個資料庫供我校師生查訊檢索。

沿革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最早成立於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圖書館,1993年正式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2001年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同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併,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遂分為東西兩區。現館舍總建築面積15811平方米,其中西區圖書館為2006年新建,2007年投入使用,面積為1.2萬平方米;東區圖書館1990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

師資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

圖書館現有職工38名,其中博士1人,碩士1人,在職碩士生3人,本科生15人,大專生14人,大專及以下4人;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26人,初級職稱3人。

在編人員狀況

館長(2人),辦公室(2人),流通部(8人),采編部(6人),

東區(7人),信息技術室(8人),閱覽室(6人)。

學歷狀況人數(比例)職稱狀況人數(比例)

本科以上20(51%)高 級9(23.2%)

大 專14(35.9%)中 級25(64.1%)

大專以下5(12.8%)初 級5(23%)

館藏

經過50多年的發展,目前我館館藏建設已形成了一個以中醫藥文獻為主、西醫文獻為輔、兼容其它學科的藏書體系。現館藏紙質書刊達66萬餘冊,並每年新增紙本文獻4萬餘冊,其中館藏中醫藥圖書3.1萬種,共近20萬冊。館藏線裝書2435餘種,共6179函,3萬餘冊;其中含善本及少量孤本,主要以明清兩代刻本為主,許多是醫學經典藏書,2005年起我館陸續收到教育部贈送總價三百多萬元的《中華再造善本》一套。館藏期刊10萬餘冊,其中中西醫期刊6萬6千餘冊,外文期刊2萬8千冊,現刊千餘種。另我館自2000年開始陸續購買了電子圖書,至今已33萬餘冊,其中中醫藥類電子圖書2.3萬冊。我館自主開發了《道藏醫藥文獻資料庫》《館藏中醫古籍資料庫》《本校師生著作學術文庫》《中醫醫德文獻資料庫》《國外中醫藥法律法規資料庫》《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論文》六個資料庫。

服務

圖書館建立了計算機區域網路並和校園網相聯。本館可向讀者提供文獻外借、閱覽、檢索、Internet上網、中醫藥科研課題檢索與查新等服務。我館對本校師生免費開放,周開館時間達到85小時。我館書刊已全部實行計算機管理,並對讀者實行全開架借閱一體的管理模式。每年9、10月份會對每個新生進行圖書館入學教育。我館還承擔了我校文獻檢索課的部分教學任務,並不定期舉辦學術論壇、講座等活動。我館2002年與周邊的化工大學圖書館、服裝學院圖書館、外經貿大學圖書館合作建立了四校圖書館館際互閱的體系;2003年底加入北京高校圖書館聯合體,為我校讀者和聯合體成員館讀者提供館際互借服務,極大的豐富了我校師生的可借閱圖書量。

成績

2004年教育部對我館查新機構重新進行了認定,授予“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YZH01)”公章和機構名稱匾牌。近五年來,我館參加了國家科技部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美合作課題、北京中醫藥大學課題十餘項,並有近十項課題獲獎。這五年來我館工作人員在各種核心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四十餘篇,由我館工作人員獨著、合著、主編、參編的出版物也有十餘種。21世紀我館的目標是:建設成為全國乃至國際中醫藥圖書文獻館藏最豐富、智慧型化程度最高、科研能力最強的大學圖書館。

榮譽

本館是全國中醫藥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的委員館,中國高等醫藥院校圖書館協會的委員館,北京地區高等院校圖書館編目工作委員會的理事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館。199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授予"全國中醫藥科技信息先進集體"稱號。1999年,本館成立了“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分中心”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的中醫藥科技查新機構。2004年,成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組織結構

館長室

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設館領導2人:

館長:魯兆麟教授

魯兆麟,男,1942年出生,北京市人。教授,主任醫師,中醫醫史文獻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重點學科——中醫醫史文獻學科學術帶頭人。

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工作40餘年,原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國家新藥評審委員會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中醫藥人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北京市中醫藥學會理事,各家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臨床藥物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還兼任多所中醫院校的客座教授,是享譽國內外的中醫學家,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先後主持與參加局級以上科研課題5項,獲科研成果獎3項,主編全國各家學說教材2部,率先開展中醫醫案研究,主編《二續名醫類案》,獲立夫醫藥優秀著作獎。先後主編及參編出版著作25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餘篇。

研究領域為中醫醫史文獻,主要研究方向為:1.歷代名醫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研究;2.中醫學術流派及學說研究;3.中醫醫案研究。

副館長:梁永宣教授

梁永宣女1963年出生,山西人。

1985年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1991年醫學史碩士,2006年中醫臨床基礎專業在職博士畢業,現為醫史文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醫史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研究所“中國科學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1995年~1996年曾赴日本北里東洋醫學研究所醫史學研究部、東京理科大學藥學部漢方研究室研修。1999年~2000年及2007年~2008年由衛生部公派二次赴日本國立茨城大學人文學部合作研究。

1997年與日本東京理科大學遠藤次郎教授合作發表於日本《漢方の臨床》“敦煌本《明堂經》的復原及對原《明堂經》的考察”一文,獲日本東洋醫學研究會會長矢數道明、理事長大塚恭男先生簽發的“漢方研究獎勵獎”,並獲“漢方研究勞作獎”獎章一枚;2003年完成的“朝鮮古醫籍《醫林撮要》的點校整理”獲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6年6月《宋以前金匱要略方流傳史研究》獲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並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科技獎學金一等獎。

至2009年為止從事醫史文獻教學及研究21年,發表論文40餘篇,主編著作5部,譯著2部,主持部局級課題8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1.張仲景文獻流傳史2.宋代醫學發展史;3.中日韓醫學交流史。

館長室地點:位於西區圖書館三樓

辦公室

辦公室協助館長處理日常行政事務、安排館內會議、起草館內檔案、接待來訪,負責全館考勤、財務、業務統計與報表、檔案管理,以及辦公用品、館舍、家具等後勤工作。

辦公室主任:劉宏

辦公室地點:位於西區圖書館三樓

信息技術部

信息技術部負責我館中醫藥科技情報服務、中醫藥科技查新、中醫藥情報計算機檢索教學、多媒體閱覽,以及我館業務自動化、網路化的實施與技術支持;下設技術室、情報研究室和多媒體電子閱覽室。

1.技術室

技術室負責我館區域網路及館內所有計算機軟硬體的維護、制定館內計算機設備的更新計畫、製作證件及協調與本校信息中心有關的業務,並承擔館內的科研任務。

2.情報研究室

情報研究室負責校內外的中醫藥課題情報檢索與諮詢、中醫藥科技查新和中醫藥情報計算機檢索教學、二級WEB網站與數字圖書館的建立與維護,並承擔館內的科研任務。

3.多媒體電子閱覽室

多媒體電子閱覽室向校內外提供各類多媒體閱覽、Internet上網及有關資料庫的檢索。

信息技術部主任:楊學智

信息技術部副主任:鄭力光

信息技術部地點:西區圖書館四樓

采編部

采編部位於圖書館一樓東側工作區內,下設採訪室和編目室。

采編部在中醫藥信息收集利用方面的總體思路為:學科層次清晰、內容揭示全面、數據處理準確、檢索瀏覽便捷、網路信息通暢。為完成上述目標,將不斷地改革創新作為指導整個時期的主線,不斷地提高業務的科技含量作為整個工作的主體。

采編部在從手工操作的傳統模式向自動化操作的先進管理模式轉變過程中,利用校園網這一網路平台,在已初步達到辦公無紙化的前提下,正在將原有的單一功能向網路化、數位化方向發展;在文獻資料有序化的前提下,向揭示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為確保與國內外信息資源交流的通暢,采編數據的標引著錄朝著標準化和規範化方向發展。"新書推介"是采編部在新世紀奉獻給所有關注圖書館發展的網友們的一份禮物,在那裡我們將克服時空的限制為弘揚、光大祖國醫學提供宣傳陣地;在那裡我們將在最快時間向大家全面報導國內出版動態;在那裡我們將及時展示我館館藏圖書信息資源;在那裡我們將努力對外擴大影響,提高我校及我館的知名度。

采編部主任:李宏

采編部副主任:胡欣

采編部地點:西區圖書館一樓

東區流通部

東區流通部下設現刊閱覽室(一層)、電子閱覽室(一層)、中西醫圖書借閱室(二層)、社科自然圖書借閱室(二層)、過刊閱覽室(二層)。西區流通部藏有中西醫、社科、自然科學等各類圖書。東區流通部向廣大讀者提供全方位開架外借、閱覽服務。

東區流通部主任:黃幼民

東區流通部副主任:張惠

東區流通部地點:位於東區圖書館樓

西區流通部

西區流通部,下設哲學文學藝術圖書借閱室(一層)、中醫圖書借閱室(二層)、西醫圖書借閱室(二層)、社科自然圖書借閱室(三層)、外文圖書閱覽室(四層)。西區流通部藏有各種中外文中西醫、社科、人文、自然科學、歷史、語言文字等各類圖書。西區流通部向廣大讀者提供全方位開架外借、閱覽服務。

西區流通部主任:姚佩華

西區流通部副主任:張光芹

西區流通部地點:位於西區圖書館一樓

閱覽部

閱覽部分下設現刊閱覽室、綜合圖書閱覽室、贈書閱覽室、線裝書庫。閱覽部藏有各種中英文醫藥現刊、過刊、報紙、中醫藥線裝書、中醫藥古籍影印本、我校各類學位論文、以及名人捐贈圖書等,向廣大讀者提供全方位閱覽服務。

閱覽部主任:張麗華

閱覽部副主任:呂曉燕

閱覽部地點:西區圖書館一樓

具體服務項目如下:

西區期刊閱覽館藏線裝書閱覽館藏贈書閱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