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雨

化雨

長養萬物的時雨。比喻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教育。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趙岐註:“教之漸漬而浹洽也。”另也做人名,姓化名雨。

基本信息

化雨

huà yǔ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老師文章山斗,門生輩今日得霑化雨,實為僥倖。” 清 方文 《呈覺浪大師》詩之三:“陰霾時且晦,化雨事原難。自有開宗日,天人合靜觀。”如:春風化雨

化雨鎮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化雨鎮

化雨鎮地處金鄉縣東南7公里,位於金鄉、魚台、豐縣、單縣四縣交界處,面積76.8公里,耕地7.5萬畝,轄46個行政村,114個自然村,總人口4.6萬。鎮內公路縱橫,河道成網,105國道、省道東豐線傍區、穿區而過,距濟寧機場僅40分鐘路程,正在建設的濟徐高速和規劃建設的環省高速在境內交叉而過,交通通訊事業跨入市縣先進行列。

近年來,化雨鎮先後獲得了“全省信訪工作先進鄉鎮”、“全省城鄉低保規範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教育強鄉鎮”、“全市平安建設模範鄉鎮”和“全縣先進基層黨委”等多項榮譽稱號。2010年7月撤鄉設鎮。

化雨鎮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大蒜第一鎮,率先使金鄉大蒜揚名全國,走向世界。全鎮種植大蒜、園蔥6萬餘畝,年產蒜薹2萬餘噸,商品蒜8萬餘噸,生產的大蒜個大皮白,辣味適中,營養豐富,質量一直處於全國領先水平。2010年金鄉縣確定在化雨鎮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目前示範區已建成了食用菌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基地生產的靈芝、冬蟲夏草、金針菇、黑木耳和以色列奧特斯特西紅柿遠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該鎮以袁集村、吳海村為中心的食用菌基地,已發展食用菌大棚260餘畝,年創效益1000餘萬元。

全鎮現有國有建設土地500餘畝,五宗土地擁有國有土地建設許可證,為廣大客商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化雨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內河道成網、溝渠縱橫,金魚河、蘇河、東溝穿區而過。地下水資源豐富,均是一級衛生飲用水,全鎮現有供水站5處,供水設施齊全,全鎮自來水入戶率達到了95%以上。

化雨鎮勞動力資源豐富,現有剩餘勞動力1.2萬人,年輸出勞動力8000餘人。地下煤炭資源豐富,煤炭儲量5000萬噸。

該鎮現已建成功能齊全的供電設施,形成了完備統一的農村電網,供電能力足以保證全鎮工農業生產和居民需要。

化雨鎮擁有工業企業88家,形成了電器、新型建材、紡織、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五大產業體系。兩處專業批發市場年經銷大蒜20萬噸,四家自營進出口企業年創匯1000多萬美元。雄厚的工業基礎、健全的市場體系、良好的服務環境、優惠的招商政策,促進了民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化雨人素涵孔孟之遺風,勤勞善良,崇尚信義,民風淳樸,化雨社會穩定,政治安定,是您投資的福地、創業的樂園。更具現代開放意識和敢為人先精神的化雨人民竭誠歡迎海內外客商來此投資興業、共創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