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皮炎

化妝品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是由於使用接觸化妝品(包括生活化妝品的潤膚、增白、防曬、祛斑、養發護髮劑、口紅等及文藝化妝品的粉底霜、油彩、定性粉、水粉等)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包括染髮皮炎、油彩皮炎和冷燙皮炎等。

基本信息

病因

化妝品皮炎化妝品皮炎
化妝品中引起皮炎的物質種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防腐殺菌劑 如對位酚、氯氟苯脲三氯碳醯替苯胺三氯二苯脲、六氯酚、雙硫酚醇等,其中雙硫酚醇有光過敏作用
2.色素 多由焦油色素引起,常見為紅219(蘇丹+苯偶氮基-萘酚)、紅505(蘇丹Ⅱ)、紅221(甲苯胺紅)、黃204(喹寧黃)。
3.香料 有化學合成劑和天然製劑兩大類,常見有苯甲基柳酸鹽依蘭油、純茉莉、佛手柑油等。
4.化妝品基質 羊毛脂、丙二醇、界面活性劑、兩面活性劑等。
5.染髮劑 主要含對苯二酚是一種強烈致敏物,冷燙液主要含硫甘醇酸硫基乙酸、稀氨溶液、火鹼等。
6.含有藥物或中草藥化妝品 其中化學藥物和中草藥本身就是半抗原。發病機制與接觸性皮炎相同,多數系變態反應性,屬Ⅳ型變態反應,少數為Ⅰ型和光變態反應刺激性者包括偽造、劣質和變性化妝品的刺激,一些偽劣化妝品中含鉛、汞等超標,引起致敏或刺激作用。

發病機制

防腐殺菌劑雙硫酚醇有光過敏作用健康搜尋化學藥物和中草藥本身就是半抗原。致敏或刺激作用是本病的發病機制與接觸性皮炎相同,多數變態反應性,屬Ⅳ型變態反應,少數為Ⅰ型和光變態反應。

臨床表現

1.皮炎型 在接觸部位,多見面部發生紅斑、腫脹丘疹,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滲出等。自覺灼熱或瘙癢,染髮劑皮炎則除頭部外,面部、軀幹亦可發生。冷燙液引起的皮炎在手指部發生,因職業長期接觸者指甲亦受累,變薄、變軟、甲緣翹起或甲板剝離等。
2.色素沉著型 皮炎消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亦見於長期套用一種化妝品1~6個月後,面部色素加深,呈灰褐色斑,一般無自覺症狀,有時有輕度瘙癢。
3.痤瘡型 長期套用某一種化妝品(特別是脂類化妝品)1~3個月後在面部出現與毛囊一致的丘疹或膿皰。有時是在輕型痤瘡的基礎上,使用化妝品後加重。
4.光敏性皮炎型 套用化妝品(此類化妝品中含有某些光感性物質)後經接觸日光或紫外線後發病,和皮炎型一樣,出現紅腫、丘疹、水皰等,本型愈後易發生色素沉著斑。

診斷

一般不難診斷,根據使用或接觸史部位、停止套用後即行消退、再次接觸又行發生等。

治療

1.一般療法
(1)首先應追查病因,避免再接觸,清除刺激因子並告知患者以免今後再接觸患病
(2)避免搔抓摩擦、熱水或肥皂水洗滌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鶒清理胃腸,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3)藥物療法:以脫敏止癢為主,輕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組胺藥如皮損面積大,炎症顯著者可選用10%葡萄糖酸鈣、10%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對重症泛發患者可短期套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潑尼松20~30mg/d或肌注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寶松),或靜滴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有感染者可酌情選用抗生素。
(4)外用療法:基本原則同急性濕疹。根據皮損情況,選擇適應的劑型和藥物,以消炎、收斂、緩和對症為原則,禁用刺激性或易致敏的藥物。急性期紅腫炎症顯著、滲出糜爛者可用複方硫酸銅液(達里波斯液)或3%硼酸溶液進行濕敷,輕者可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或收斂消炎的油膏外用。如已形成慢性炎症,可酌用低濃度角質形成劑,如3%黑豆餾油或糠餾油糊劑、皮質類固醇激素等配為油膏或乳劑外用。
2.中醫療法 治則:宜清熱、涼血、解毒。內服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去柴胡當歸、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葉;大便乾者加大黃;濕盛者加澤瀉豬苓、茵陳;發熱加生石膏。症狀輕者可服龍膽瀉肝丸。

預後

光敏性皮炎型愈後易發生色素沉著斑。

預防

1.使用化妝品前,為了避免引起反應,最好先作皮膚斑貼試驗,採用少許化妝品塗於前臂內側皮膚,約(0.5~10)cm×(0.5~10)cm大小,上覆玻璃紙,然後用膠布或繃帶固定觀察24、48或72h,局部如有紅腫、水皰等反應為陽性,應當避免使用,若無任何反應則為陰性,說明可以套用。
2.正確選用化妝品,可根據自身皮膚情況,並考慮季節個人耐受性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同時要注意生產廠家有無國家認證的標識,出廠日期等。另外不要隨便更換化妝品,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3.當面部有濕疹、皮炎、痤瘡或其他皮膚病時,應積極到醫院治療,最好不要用化妝品,以免使原來皮膚病加重,或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