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繫

喻不為時用;賦閒。

詞語拼音

páo xì ㄆㄠˊ ㄒㄧˋ 匏繫(匏繫)

詞語解釋

(1).《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劉寶楠 正義:“匏瓜以不食,得系滯一處。”後以“匏繫”謂羈滯。 唐 李商隱 《為大夫安平公華州進賀皇躬痊復物狀》:“心但葵傾,跡猶匏繫,伏蒲之覲謁未果,獻芹之誠懇空深。” 宋 秦觀 《慶禪師塔銘》:“出家兒當尋師訪道,求脫生死,若匏繫一方,乃土偶人耳。” 清 李漁 《蜃中樓·運寶》:“敝友匏繫宦途,親迎禮缺。”
(2).喻不為時用;賦閒。 宋 蘇轍 《思歸》詩之一:“匏繫雖非願,蠖屈當有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昌符》:“後為御史劾奏,以為輕薄……謫去,匏繫終身。”
(3).喻指無用之物。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臆論·五福》:“今有人壽至八九十過百者,人視之則羨為神仙,為人瑞,己視之則為匏繫,為贅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