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人民黨

簡介

匈牙利人民黨1939年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反法西斯鬥爭。1944年12月改名為民族農民黨,其左翼曾與當時在地下活動的匈牙利共產黨合作。1944年5月加入匈共倡導的民族獨立陣線,隨後參加了臨時國民議會和臨時民族團結政府。在1945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得7%的選民選票,在國會中占23席。1946年3月與匈牙利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工會等組成左翼聯盟。1947年8月舉行的戰後第二次大選中,選票增加9萬多張,從原有23席增加到36席。1949年匈實行一黨制後,該黨停止活動,但法律上未被取締。1956年十月事件中,該黨曾一度恢復,改名為裴多菲黨。幾天后又被停止活動。1989年5月8日,該黨以匈牙利人民黨的名稱再次重建。

相關

其政治綱領主要內容是:(一)捍衛民族利益,維護匈牙利民族的同一性;(二)建立保護公民權益的社會;(三)建立機會均等的福利社會。經濟綱領中有:(一)所有制改革和開展新的土地改革是匈經濟振興的重要條件。贊成私有制有所增長,同時認為集體所有制和地方自治政府所有制也很重要。(二)市場是發展經濟的重要因素,但市場活動必須有社會監督和道德規範的約束。(三)匈牙利應走私人農業發展的道路,國家所有制土地越少越好,反對用大企業方式經營農業。農業合作社是保持集體經營還是改為個體經營,應當由社員自己民主決定。匈人民黨有黨員1萬人左右(1991年6月)。黨的主席是費凱代·久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